“天若有情天亦老”,二十七岁的短暂人生,被后世称为“诗鬼”

他是长吉体诗歌的创始者,他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他被后世称为“诗鬼”,他就是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李贺!

李贺,字长吉,公元790-816年,年仅27岁便英年早逝,却留下二百多篇诗文,其中更是经典无数,成就赫赫诗名。

“天若有情天亦老”,二十七岁的短暂人生,被后世称为“诗鬼”

李贺是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后裔,因本就是宗室远支,到李贺时早已家道衰落。

李贺少年便已诗名远播,本有机会应进士举,却因父亲名“晋肃”,“晋”与“进”犯“嫌名”,而被人举报,不得不放弃离开长安。

因未能参与科举考试,空有一腔热血与才华却得不到施展,让李贺悲愤难平,郁郁不得志,写下许多抒愤之诗。

后李贺经宗人推荐,终得官,任奉礼郎,从九品。为官三年,让他结交不少朋友,阅历和眼界也得到开拓,为后期创作帮助很大。

后辞去奉礼郎之职,在潞洲友人张彻的推荐下做了三年幕僚,后因昭义军讨伐无功,李贺只得撑着病躯回到昌谷故居,不久病卒,年仅二十七岁。

“天若有情天亦老”,二十七岁的短暂人生,被后世称为“诗鬼”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目睹战火纷争,眼看将士们英勇杀敌,报效国家,让李贺写下这首名篇,流传千年。

敌军杀来犹如一片黑云压境,仿佛要摧毁这城墙,将士们在阳光下金甲闪烁,敌军众多,来势凶猛,但我军亦装备精良,临危不惧。

不仅写出战场的激烈紧张,也表现出将士们英勇无畏的气概,誓死保家卫国的决心和勇气!

在本就肃杀的秋天里,号角声响彻长空,云霞将天空染成紫色。红旗半卷,援军赶到,霜重夜寒,鼓声低沉。

这两句巧妙的用“声”和“色”来表现,用号角声、鼓声来表现战场的悲壮、肃杀的气氛;用紫和红表现战场被鲜血染红,用这些艳丽的色彩反衬本应该灰暗、肃穆的边塞战场,形成鲜明的对比和视觉冲击,可谓巧夺天工!

为了报答国君的厚爱,甘愿为国战死。表现了将士们英勇报国不惜战死的决心和勇气。

全诗色彩鲜明,有声有色,刻画出一幅悲壮的边塞战争,构思巧妙,立意新颖,读来荡气回肠,让人印象深刻!

“天若有情天亦老”,二十七岁的短暂人生,被后世称为“诗鬼”

金铜仙人辞汉歌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这首诗可谓是李贺的代表作,作者想到了自己身世之悲,国家之痛,郁郁难平。

前四句感叹人生短暂,年华易逝,人生无常;中四句用拟人手法表达凄苦的身世和国家飘摇不定的悲愤;后四句是作者对家国兴亡变化的感叹和心声的吐露。

天若有情天亦老更是成为千古名句,为后人所模仿,为世人所赞叹。

“天若有情天亦老”,二十七岁的短暂人生,被后世称为“诗鬼”

马诗二十三首 其五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前两句展现了边塞黄沙万里,在一弯清月映照下,就像披上一层白雪,从侧面表现战场的悲凉肃杀。

这首诗看似写马,实则是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空有一生热血和抱负,却得不到赏识,无法施展的无奈和愤懑,是诗人一生的真实写照。

李贺脍炙人口的诗作还有《李凭箜篌引》、《致酒行》、《苏小小墓》、《南园十三首》等等。

“天若有情天亦老”,二十七岁的短暂人生,被后世称为“诗鬼”

李贺诗文题材广泛,有抒发政治抱负,有借古讽今,有咏物,也有神仙鬼魅题材。

其中神仙鬼魅题材,如:“鬼灯如漆点松花”、“纸钱塞鸣旋风”、“回风送客吹阴火”等,让人读来毛骨茸然,寒意逼人。可谓别出心裁、独树一帜,且诗人频用死、鬼、血、泣等阴涩晦暗的字词,让他有了“诗鬼”称号。

诗人在短短二十七年的生命中,为我们带来了无数名篇佳作,完成了许多诗人一生都无法达成的成就,成为一个值得历史去铭记的伟大诗人。

如果李贺能活到六十岁、七十岁,不敢想象他的成就会达到何种地步!我想这是我们的遗憾,也是中国古诗词的遗憾!

但或许正是这种不完美,这种遗憾,才成就了他的伟大与不凡!

欢迎关注我,会继续为大家带来更多的古诗词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