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徽州,阳产土楼,千姿百态,独特建筑,

阳产土楼,地处徽州歙县深渡镇,县城距离深渡镇6公里,临近新安江。村落山川环抱,最低处到最高处的土楼垂直高差约50米。

阳产村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村落,为郑氏聚居地。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封姬友于郑,史称郑桓公,为郑氏开族第一世祖。三国时期郑氏分支避乱于丹阳郡,宋代由歙北迁定谭而居。

明末清初,第一世祖孟留公由定

安徽徽州,阳产土楼,千姿百态,独特建筑,


安徽徽州,阳产土楼,千姿百态,独特建筑,


安徽徽州,阳产土楼,千姿百态,独特建筑,


安徽徽州,阳产土楼,千姿百态,独特建筑,


安徽徽州,阳产土楼,千姿百态,独特建筑,

迁至阳产,已有三百多年历史。鼎盛时期为十九世纪初至二十世纪初,人口一千二百多人,四,五百户人家。时至今日,村落仍然保持了原始的村庄肌理和生态风貌。

“阳”意为面对阳光,“产”在当地方言里意为陡峭故而得名。村中现有住户186户,民居372栋,其中砖瓦楼88栋,其余为土楼。由于地势高,交通不变,数百年来山民就地取材,以青石为筑基,开山取土,夯筑城墙,伐木建梁,采竹为筋,而成土楼。

阳产村是徽州人与自然环境融合的典型代表。其将当地人文思想和自然现状的有机结合,充分体现了东方一贯奉行的“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一体的宇宙观。实用且造价低廉的土楼,墙体厚实,冬暖夏凉,阳产先人用自己的智慧使得子孙绵延。

阳产土楼依山就势,千姿百态,布局合理,错落有致,与村中水垌,小桥,亭台等共同组成了独特的山地建筑风貌。作为徽州土楼的典型代表,阳产土楼是皖南区域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土楼群,是我国历史建筑的重要文化遗产。

内容:《法制日报》社记者马培文。编发胡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