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白龙洞探幽(文

点击上方,聆听音乐!

金山白龙洞探幽(文/徐生 编辑、组图/书中浪子)

金山白龙洞探幽

徐生(江苏)

镇江金山位于老城区西北角,距市中心大约4公里。山仅几十米高,周长也就五百米左右。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則名,金山可谓名山,更是仙山,许多文人墨客白居易、李白、苏东坡、王安石、赵孟頫、范仲淹等到金山后,都留有遗迹和脍炙人口的题咏,并在金山留下墨宝。“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的千古绝句就写于金山。王昌龄游览了金山后,在芙蓉楼写下了“寒雨连江夜入吴,贫民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千古绝句。古代的康熙大帝,乾隆皇帝六下江南,现代的国家主席李先念都曾经游览过金山, 康熙皇帝亲笔御书“江天一览”四个大字。金山不大,可是美丽的传说却相传甚多,“张顺夜伏金山寺”,“济公金山斗八魔”,“梁红玉擂鼓战金山”,“唐僧金山寺出家”,“江流儿报恩”等等,尤其关于白娘子的“白蛇传“,水漫金山寺故事最是动人,为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

金山白龙洞探幽(文/徐生 编辑、组图/书中浪子)

那么小的一座山,集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妖魔鬼怪于一处,传奇千年,源远流长经久不衰,魅力何其大,至今仍有许多迷待我们去探究。金山原来是江中一座小岛,有山有水,有寺庙包裹着,想烧香,或者想目睹真容,你得冒险登舟,长江风大浪急,越是困难,越会激起人们的好奇心,上去不易,回来津津乐道的自然是各种传奇。随着长江的摆动,沧海桑田,清道光年间金山与陆地连成一片,这才有了骑驴上金山的说法。

金山白龙洞探幽(文/徐生 编辑、组图/书中浪子)

金山的亭台楼阁,庙宇、宝塔自是雄伟壮观,这不必说,人们概念中,金山只有法海洞和白龙洞,其实还有朝阳洞和古仙人洞。一座小山就有四个神奇的洞穴,每个洞穴都有着各自的主人,有着一段传奇。除了白龙洞,法海洞、朝阳洞、古仙人洞都不深,可以说尽收眼底,唯有白龙洞与众不同,深不可测。传说白娘子的白龙洞可以通达杭州,所以白娘子和小青可以来去自由,可是自古以来谁又钻过这个洞呢?我认为这是有可能的,不过不是从地下走,而是从水里游。金山在江中,白龙洞在金山正北面的山脚下,【西北的说法是错误的,西北是朝阳洞和古仙人洞。】,洞口就在江边,出洞就可以下长江,顺江长江而下,往北五里就是京杭大运河 和长江的交汇,进入大运河,就可以直达杭州,那真是太方便了,所以说白龙洞通杭州的说法是成立的。


金山白龙洞探幽(文/徐生 编辑、组图/书中浪子)

现在的白龙洞,前面是个能容纳十几个人小厅,那是上世纪70年代初建的,进去后寒气逼人,厅的上方的神龛上,供有白娘子和小青的白色大理石立像,高约一米,面对里面的小洞口,奇就奇在历经沧桑半个世纪,始终洁白如玉。厅堂中可以看见原来的洞口,为了安全,管理人员用铁丝网把洞口拦了起来,防止人们钻进去,出危险。钻到洞里去探幽,那是我们胆大的孩子小时候显摆的地方。上世纪70年代前,我和小伙伴进去过好多次,每一次都有新的感受。天然的洞口直径50公分左右,儿童弯着腰进去没有问题,成人够呛,尤其进去 二 米左右,有一个上坡,洞变得很窄,容一个儿童可以匍匐艰难的爬过去,遇到回潮的天气就变得很滑,坡度虽然不大,前进非常困难。这一段估计二米左右,过来这一段洞就渐渐大些了,也就十米左右就到了顶头,这里高于二米多,可以容纳七、八个人没有问题。传说白娘子和小青水漫金山的时候,只要鼓声一响起来,江水滔滔似万马奔腾,虾兵蟹将,个个奋勇当先,喊杀声震耳欲聋,直扑金山寺。这面战鼓就留在了洞的尽头,位于右边的石壁上方。说是鼓,其实就是在花岗岩的石壁上,有一块不规则的圆形的平面,恰似鼓型,有60公分左右的直径,与凹凸不平的四周形成明显的反差。更为奇怪的是,用拳头擂石鼓,可以发出很响的咚咚的鼓声,擂旁边却没有鼓声。白龙洞里有石鼓,这是确定无疑的。我们小伙伴总是抢着擂鼓,比着看谁擂得响。


金山白龙洞探幽(文/徐生 编辑、组图/书中浪子)

每次总有小朋友带蜡烛,有时候会有好几个蜡烛头,呆在里面的时间主要看蜡烛能用多久。如果有人带了手电筒,那在里面肯定要钻叉洞。在石鼓的地方退回二米左右,右侧有一个裂缝,稍微弯腰侧着身子就可以钻过去,里面比较大,呈不规则型 ,没有主洞,有一个小聽,二、三个平方,周围枝枝丫丫有好几条岔口子,洞高二米多,岔口是由石壁分开,就像人张开的手指缝,石壁都像立着的刀口,很薄很锋利,有点恐怖。在岔洞的左面,靠近洞口的地方,有一个坎,经常有小朋友争抢着爬上去,居高临下看别的小朋友玩。有个像刀一样的石壁下面没有连着地,是悬空的,小朋友可以趴着爬进去,也就是做做样子,谁也不敢真的爬进去,因为里面黑咕隆咚,啥也看不见。那些岔洞,准确的讲应该岔缝,侧身站着可以进去,但是我们最多进去二小步就不敢再往前走了,究竟有多深,只有天知道。每次在里面的时间都不长,因为蜡烛是有限的。


金山白龙洞探幽(文/徐生 编辑、组图/书中浪子)

现在白龙洞只能在外洞浏览,里面是进不去了,那石鼓还有机会再敲响吗?岔洞里面也成了永久的迷。根据我的亲身经历,我认为金山里面有部分是空的,这毋庸置疑,通不通杭州,还是留给人们去遐想吧。


金山白龙洞探幽(文/徐生 编辑、组图/书中浪子)

作者风采:

金山白龙洞探幽(文/徐生 编辑、组图/书中浪子)

徐友生,笔名徐生,1952.4,武汉人,在镇江市退休。镇江市作协会员,镇江市民间文化艺术家协会会员 ,镇江市知青作协会员。曾经在网络和金山杂志,京江晚报,镇江一周等发表过许多文章。业余美专(国画三年)结业,商专结业。


金山白龙洞探幽(文/徐生 编辑、组图/书中浪子)

   李淑华,书中浪子,女,1966年出生,中学英语高级教师,镇江市作家协会、丹阳市作家协会、丹阳市诗词楹联协会会员,镇江市委统战部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丹阳市委统战部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会员,丹阳慈善总会义工、丹阳护生小居、丹阳凤凰慈善、丹阳如意慈善会员,曾在《青年诗林》《镇江师专》《丹阳日报》《镇江日报》《京江晚报》《英语周报》《中学生英语》《英语之友》《扬子晚报》《作家天地》《当代作家》等报刊杂志,在《同步悦读》《作家平台》《一线作家》《人民杂志》《新长江文学》《艺术荟萃》《女人花文学》等微刊及大小网站论坛发表或获奖的论文、诗歌、散文、小说、评论等1500篇。《中外文艺》《当代文摘》《最美作家》特邀专栏作家,《浪花文艺》创始人、总编、主播。


金山白龙洞探幽(文/徐生 编辑、组图/书中浪子)

金山白龙洞探幽(文/徐生 编辑、组图/书中浪子)

摄影 郭振东

作者风采:


金山白龙洞探幽(文/徐生 编辑、组图/书中浪子)

郭振东艺术简介

郭振东(随光逐影),男,笔名:远山。江苏丹阳人,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美国摄影学会会员,全国公安文联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家协会理事,丹阳市摄影家协会顾问,中国艺术摄影网签约高级摄影师。
数百幅作品在国际国内摄影大赛中获奖入展。2012年举办《“随光逐影 风韵无限”郭振东艺术摄影作品展》,出版《郭振东艺术摄影作品集》。多次获得地方政府文学艺术成就奖。
2019年7月在中囯文联摄影艺术中心主办的《2019“大美祖国”全国摄影作品征集活动》中荣获“优秀评委奖”。


金山白龙洞探幽(文/徐生 编辑、组图/书中浪子)


中文:通不通杭州,还是留给人们去遐想吧。

英文:If it doesn't work in Hangzhou, let's leave it to people's imagination.

日文:杭州に通じないので、やはり人々に思いをはせるようにしましょ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