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版“亂世佳人”:與戲子私奔破產,送走孩子,卻締造了真豪門

提起中國古代女子群像,我們總會認為中國女子溫柔端莊,謙卑順從,總是依附於男權社會,柔弱被保護的一方。

然而,在民國時期,有一位女性,她美麗機敏,捨棄萬人追捧的精緻生活,敢於對封建大家長說不,敢於衝破時代的枷鎖

她的一生跌宕起伏,儘管力量薄弱,仍以自己的方式追求嚮往的幸福,竭盡全力呵護來之不易的夢幻般的瑰麗愛情。

中國版“亂世佳人”:與戲子私奔破產,送走孩子,卻締造了真豪門

一、拒絕做末世的“殉葬品”

上個世紀初,隨著封建帝制沒落、外國列強的諸番侵略,上海被分割為各個國家在中國的“租界”。在這場複雜的動盪中,上海在各國文化的碰撞下逐漸成為中國潮流的中心,而這十里洋場第一名媛——裘麗琳也用自己的方式度過著自己別樣的一生。

裘麗琳,又名宏楨,父親是上海大富豪裘仰山,外祖父是蘇格蘭裔海關官員,裘天寶銀樓的三小姐,自小就含著金湯匙長大,又是中蘇混血的異域美人,從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很快就出落為亭亭玉立、端莊嫻雅的名門閨秀。

裘麗琳每每參加上流社會的舞會,舞會上的男子們都會立刻拋下自己的舞伴前來邀舞,出門時,車後面總會跟著一溜煙的貴族公子們向其丟來一枝枝玫瑰,狂熱的追求者們把裘麗琳逼得躲到了深閨大院內。

母親瑪麗·羅絲深怕女兒如衛階般“香消玉殞”,在深宅中憋出傷痛來,便經裘劍飛帶著妹妹裘麗琳到名角必登之地“丹桂第一臺”欣賞麒麟童周信芳所出演的連臺戲《漢劉邦統一滅秦楚》。

中國版“亂世佳人”:與戲子私奔破產,送走孩子,卻締造了真豪門

當時風華正茂的麒派創始人周信芳芝蘭玉樹,朗月入懷,蒼勁有力的唱腔唱活了《鴻門宴》裡的張良,也唱動了滿堂女子們的春心萌動,包括十里洋場的第一名媛裘麗琳。

第一名媛自有第一名媛的風範,在其他太太小姐們還在繼續寫情書、送禮物時,裘麗琳正鼓動著身邊的朋友們辦起了義賣會,邀請了各大名角前來助興,周信芳亦在邀請之列。

名為義賣會,實為展示心意,兩人相談甚歡,多次私下相見引來了報紙媒體們的各種揣測,同時也引來了怒不可竭的母親瑪麗·羅絲與哥哥裘劍飛。

一心要女兒嫁入豪門的封建大家長們,怎能容許女兒與戲子暗通曲款?

何況當時周信芳甚至還有個17歲就被師傅硬塞給他的原配妻子,兩人還共育有一男二女。雖然周信芳早已與妻子分居,也提了離婚的要求,但從當時的社會背景來看,周裘二人的愛情道路仍然充滿坎坷。

裘家一方面給各大報刊“封口費”,另一方面派人威脅周信芳膽敢再覬覦裘家的寶貝千金就要

“借一條腿用用”。

中國版“亂世佳人”:與戲子私奔破產,送走孩子,卻締造了真豪門

裘家一如既往的選擇把女兒束之閨閣,並迅速為女兒擇“良婿”,一家紡織廠的經理。隨著婚期漸漸逼近,裘麗琳趁睡在外間的母親午睡時,偷跑到友人家中,並通過友人聯繫到了周信芳,兩人當夜便趕往蘇州,住進了蘇州的旅館。

聞訊而來的裘劍成帶著社會上的勢力,追到蘇州,找遍蘇州大旅館,卻忽略了蘇州的小巷客棧。

第二天又聽聞周信芳竟然還在上海唱戲,又趕回上海,卻怎麼也沒有辦法,就這樣裘麗琳躲過了一個可能改變一生的命運。

這在當時是多麼的叛逆的行徑,裘麗琳希望得到家人的祝福,不願意母親傷心難過,一封又一封的哀求信石沉大海,等來的竟是哥哥在報紙上宣佈與自己脫離關係。

為了能夠和周信芳在上海自由的生活,裘麗琳委託上海的律師在報紙上刊登消息稱,自己已經成年,依法享有人身自由的權利,如有人肆意侵犯將依法訴訟。

回到上海後,又聯繫了幾家大報社刊登了與周信芳結婚的消息。在裘母等人的眼中,裘麗琳這是自毀前程、大逆不道之舉,而裘麗琳卻甘之如飴,如同上海人追求時尚,裘麗琳也要追求自由戀愛,反對包辦婚姻。

中國版“亂世佳人”:與戲子私奔破產,送走孩子,卻締造了真豪門

二、中國版“亂世佳人”

有人說裘麗琳如王熙鳳一般潑辣能幹,倒不如說她如《飄》中的斯嘉麗,王熙鳳的結局是不幸的,裘麗琳是幸運的,在成百上千對才子佳人中堅守並收穫真摯的愛情。敢於衝破封建思想的牢籠,勇敢追求自己的幸福。

回到上海的裘麗琳與周信芳住在周父家,而早已功成名就的周信芳卻兩袖清風,只有一疊當票。原來,周信芳每月有一千四百銀元的收入,可不擅理財,還要被親朋好友們揮霍,還要養活戲班,經濟拮据時就讓人把一箱子的行頭拿去賣了,只留下當天表演要用的。

從小錦衣玉食的裘麗琳卻精明能幹,管理賬目也是一把好手。裘麗琳很快就接手了周家的財政大權,為了收支平衡,裘麗琳雷厲風行,定下規矩,每個月給周信芳父母四百銀元,超過的額外債務不再承擔,這自然引得周父周母的不滿,在傭人們看來,卻對這位天寶銀樓的三小姐敬佩不已。

生活漸漸安定了下來,新春佳節時三小姐仍然對裘家的親人們念念不忘,每年都派傭人到裘家賀年,卻連天井都未曾進入。

中國版“亂世佳人”:與戲子私奔破產,送走孩子,卻締造了真豪門

為了討生活,裘麗琳跟著丈夫“跑碼頭”。

當時,上海的地方勢力顧竹軒,威逼利誘周信芳給他的梨園當臺柱,但卻常用各種藉口,甚至直接掏出手槍拒付、少付周信芳薪酬。

不甘任人欺辱的周信芳選擇無聲地抗議,在戲臺上“泡”,顧竹軒發現後派人威脅他,擔憂丈夫的安全,裘麗琳到黑市買了一隻勃郎寧手槍每晚護送周信芳,多年後回憶她對子女說:

“雖然我不知道如何用槍,可是一旦你爸爸遇到危險,我覺得我會記得那些步驟並毫不猶豫對那些衝過來的人開槍。”

在黃金榮的保護下,周信芳得以脫身,當時戲院裡的規矩是按年結薪,裘麗琳認為不合理,據理力爭要求改為按月結薪,並提出“三七分賬”,戲院的收入要給臺柱子麒麟童分紅。

戲院老闆不同意,裘麗琳就不讓周信芳去登臺唱戲,臺柱子沒了搖錢樹也沒了,戲院老闆只好妥協,裘麗琳卻為戲曲界三七分賬、按月結薪開創了先河,後人紛紛效仿。在戲院安定下來後,在賢內助的支持下,周信芳得以安心得追求的藝術生涯。

中國版“亂世佳人”:與戲子私奔破產,送走孩子,卻締造了真豪門

周信芳排演了愛國之作《明末遺恨》,卻引來了日本人的不滿,派漢奸特務吳世寶“請”周信芳為兄弟們慰問演出,周信芳拒絕後就帶著周信芳在牢裡轉了一圈,看看他們平日裡懲治犯人的手段,威脅周信芳。

為了保證丈夫的安全,裘麗琳花了自己大部分的珠寶首飾與錢財買通吳世寶的老婆,這才使周信芳在上海平安度過。

無巧不成書,裘母聽說周信芳的愛國事蹟與卓越的藝術才情後,竟然與裘麗琳和好,並給女兒補了六萬的陪嫁,裘麗琳用這筆嫁妝為周信芳支付了戲院舞臺等費用。

讓周信芳自由的開創自己的藝術生涯,演出《徽欽二帝》《桃花扇》等膾炙人口的經典愛國曲目。

這不正如現實版的斯嘉麗,用行動證明了女子也能遮風擋雨撐起一個家嗎?

中國版“亂世佳人”:與戲子私奔破產,送走孩子,卻締造了真豪門

三、患難與共,死生契闊

“特定的環境造就了女性的新特質”,患難與共的裘週二人在動盪的時局中育有六個子女,母愛也成為了裘麗琳源源不斷地與災厄作鬥爭的力量,為了保護子女,讓丈夫安心發展戲曲事業,裘麗琳早早地把子女們相繼送出國。

周采芹成為英國的時尚明星,周英華成為了英國的華裔食神,周少麟繼承父親的衣缽,子女們各自找到了生存的意義。但誰能想到,沒有在家國破碎時罹難的神仙眷侶,卻在特殊時期相繼去世。

1968年,作為反革命的批鬥的對象,裘麗琳被打破了腎臟,醫院因為其“牛鬼蛇神”的稱號不敢救治,最終死在了醫院的走廊。周信芳在七年後也抑鬱而死。

情之所契,如鈴合歡;幸而有你,此生不換。裘麗琳用她的一生展示中國新時代女性覺醒的力量,柔情百轉留給愛情,頑強不屈留給鬥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