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地風情】成都城牆的歷史,應該從哪年算起?

成都作為歷史文化名城,有正規的城垣始於公元前310年。秦滅古蜀開明王朝後,設蜀郡,治成都。公元前310年,由秦丞相張儀策劃,蜀郡守張若主持修建了“與咸陽同制”的成都城。秦成都城周長12裡,城牆高7丈,為泥土夯築。城上建有供瞭望的“觀樓”和作射劍場的“射蘭”。城內沿牆建有儲藏糧食的“下倉”。

據《搜神記》記載,張儀在築成都城時,由於成都平原土質疏鬆,所築城牆屢次坍塌。正當眾人一籌莫展之際,忽然一隻大龜從江中浮出,游到東子城的東南角上死在那裡。張儀請教巫師,巫師讓他沿著龜跡築城,終於把城築成。所以成都別名“龜化城”。秦成都城分為東、西兩部分,東為大城,西為少城。大城的南垣在今文廟后街,北垣約在西玉龍街之南,東垣約在鹽市口一帶。少城的西南壁在今通惠門以東、下同仁路口附近,其北垣約在今紅光東路以南。

【蜀地風情】成都城牆的歷史,應該從哪年算起?

天啟成都府圖

秦築成都城到隋建國前,雖然歷代都有維修,但沒有太大的變化。據《成都古今集記》載,秦成都城的城樓是用來定築城南北方位的建築。其中保留最久、最著名者乃少城西南宣明門上的張儀樓。由於張儀樓選址得當,雖緊鄰郫江,但迄至唐代千餘年間歷年氾濫的郫江水未曾危及此樓。杜甫在《石犀行》、岑參在《張儀樓》有書為證。唐末,張儀樓被遷建於羅城之上。宋末毀於戰亂。

漢武帝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增修成都城。大城、少城各開九門,時稱“都門二九”。其中大城西南開三門,其餘三面各開二門。少城則西、南、北各開三門。今能考知的城門有:大城北有洛陽門,南有江橋門;少城北有咸陽門,南有陽城門、宣明門,西有市橋門(又稱石牛門)。漢代成都除大城、少城外,在城區近郊還建有錦官城、車官城、學官城。尤以集中生產蜀錦的錦官城最為著名。

【蜀地風情】成都城牆的歷史,應該從哪年算起?

成都少城公園

東晉永和三年(公元347年),桓溫率晉軍入蜀滅掉了成漢。在成都,他因“怒其(少城)太侈,焚之”。將少城的一部分基本夷平。直到隋朝初年,少城才被重新恢復起來。隋文帝第四子蜀王楊秀坐鎮成都時,擴展了少城西、南兩面,周約10公里,史稱“擴廣子城”。築城就近取土,所遺土坑被改造為園池。傳說有個胡僧看到這個池子,驚歎道:“摩訶宮毗羅”。“摩訶”是梵語,意為池大而有龍。後來,摩訶池成為前、後蜀著名的皇家園林。

唐朝後期,南詔屢次進犯西川,數圍成都。因成都城垣狹小,有警則民競入城,窘困萬分。唐僖宗乾符三年(876年)6月,西川節度使高駢為加強成都城防,上表請求擴建成都新城(羅城)。唐僖宗《賜高駢築羅城詔》許之。此次築城,高駢改變了用土壘的辦法,採用磚砌。他下令開挖成都平原古墓中的磚瓦作為築城材料,並剷平城內高地,運土築城。成都城牆為磚牆自此始。

【蜀地風情】成都城牆的歷史,應該從哪年算起?

高駢築羅城後的成都城

成都築城,自秦以來,以羅城規模最大,役八州十二縣丁夫約十萬,費錢一百五十萬貫,用磚一千五百五十萬塊。在剛開始築城時,高駢擔心南詔聽到風聲會乘機進犯,於是派景山假託外出遊玩進入南詔,勸南詔王歸附唐朝。同時高駢揚言在四川邊界加強巡邏。這樣,南詔不敢貿然出兵,終於在876年11月將羅城修築完工。建好後的羅城周長25裡,加上外圍的甕城共33裡。高駢的《請築羅城表》成為成都有甕城的最早記載。羅城城牆高2丈6尺,牆基寬2丈6尺,城牆頂寬1丈,城朵高4尺。城上並建樓櫓廊廡5608間。在城的四隅,還設有馬面,士兵可於此向外射箭或發射石炮。羅城有10座城門,今能考知的有:南門萬里橋門,西南門笮橋門,大東門,小東門,大西門,小西門,北門太玄門,朝天門。建造羅城,無疑增強了成都的防禦能力,穩定了西南局勢。

北宋初年,王小波、李順起義,成都失陷。宋師敗李順後,故蜀宮城被毀。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明軍滅明氏大夏政權。曹國公李文忠奉旨經理四川,他認為成都舊城狹小且城牆低,於是盡廢成都漢唐內城,根據宋元城基增築新城,壘高城牆深挖護城河,成都的城址沒有多大變化。洪武十一年(1378年),都指揮使趙清增修外城,包砌磚石,周圍20餘里,高3丈4尺,比羅城小,但城牆有所增高。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涼國公藍玉為配合朱元璋第十一子蜀王朱椿就藩,再次督修成都城,力圖把成都打造成“非壯麗無以示威”的金城湯池。

【蜀地風情】成都城牆的歷史,應該從哪年算起?

成都城牆

明末清初,由於戰爭不斷,明末所建新城多已毀圯。唯蜀王宮牆和大城的甕城、門樓尚存。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四川總督福康安奏準發幣銀六十餘萬兩,徹底重修成都城。這次重修集全川之力,歷時三年,直到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才全部竣工。清代的成都城牆十分雄偉,遠望城牆垛口,有如鋸齒一般。大城外的甕城上有四座炮臺(箭樓),各高三層,有炮窗,大城內側有一道矮矮的女牆,城牆上的堆放每隔半里一所,瓦頂磚壁,是預備軍務是守城所用。四門城樓皆五楹二層,即所謂八角樓。

清代,由於成都住有滿蒙八旗兵,所以在城西修了一座滿城,習稱少城。清人吳好山在《成都竹枝詩》中寫道:“滿城城在府西頭,特為旗人發帑修。”滿城周長四里五分,高一丈三尺八寸。

【蜀地風情】成都城牆的歷史,應該從哪年算起?

成都城牆

民國以後,成都城牆開始被部分拆除。1912年首先拆除了少城的北段城垣,繼拆南段城垣。為交通方便計,1913年於西較場側增闢通惠門,民間稱新西門。1914年又於東較場側增闢武成門,習稱新東門。1921年拆除了西御街口的少城城垣。1933年又拆毀了大城的甕城,闢為街道。1935年拆毀了少城的最後一段城垣(從人民公園至小南街)。1939年於城南中、下蓮池之間增闢復興門,習稱新南門。抗戰期間,為防日軍空襲,便於市民疏散,又在各交通要道處拆除部分城牆。有些地方城牆垮塌,人們走出了通道,稱之為“垮城牆”。

建國後,1958年4月,成都市第二屆人大四次會議決定拆除城牆。這樣成都就只剩下北較場成都軍區一段500餘米長的殘牆。1968年,省革委決定拆除皇城,在其原址上修建了萬歲展覽館。從此,成都的城牆停留在了人們的記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