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读懂驰骋于欧洲战场上的匈牙利轻骑兵

“匈牙利轻骑兵”是《世纪帝国II:征服者入侵》中一个新增的轻骑兵系强化单位。除了出色的移动速度和强化了的战斗能力,部队最有特色的地方便是背上插着一双羽翼。到底历史上是否真的有这种怪异装束的骑兵呢?

「匈牙利轻骑兵」在游戏英文原版为「hussar」。此兵种起源于约15世纪的匈牙利地区,至18至19世纪,更广泛地活跃于欧洲各地,成为近现代骑兵科的重要兵种之一。由于18、19世纪的「Hussar」常在中文翻译作“骠骑兵”,而游戏中的外观设定又近似于波兰常见的翼骑兵,故此常有人误以为「hussar」翻译作“匈牙利轻骑兵”是个错误。然而,“hussar”一词的确是起源于15世纪的匈牙利王国周边地区,原本是对活跃于对奥斯曼帝国前线的轻骑兵组织的称呼。

一口气读懂驰骋于欧洲战场上的匈牙利轻骑兵

19世纪波兰画家所绘1605年基尔希摩之战中波兰翼骑兵

在匈牙利语中称之为“huzár”。有关其语源有两种说法:一种为拉丁文「cursarius」也就是强盗,可参照英文的corsair的音转,原是拜占庭帝国的一种骑兵单位;另一种说法为来自于斯拉夫语的「gusar」(强盗,今日的塞尔维亚语只解作海盗),但这个「gusar」最终又可追溯到拉丁文的「cursarius」。其名字的来源主要是指这种轻骑兵的作战方式以偷袭和掠夺别人后方为主。有趣的是,在匈牙利语中「húsz」是20,而「ar」是「亩」,故又顺利成章地产生了“凡有20亩土地的地主必须交出一名轻骑兵作兵役”的引伸意。

一口气读懂驰骋于欧洲战场上的匈牙利轻骑兵

15世纪的匈牙利轻骑兵

早期的匈牙利轻骑兵的确是轻骑兵。他们没有标准的装备,故此只是根据个别骑士的经济能力作装备——比较富裕的人能够购买装甲,但有些则只能轻装出击。到了16至17世纪,匈牙利轻骑兵渐渐向轻装化的方向发展,成为相对于传统骑兵的骑兵种类。他们以快速的移动力和强大的衝击力而闻名于对奥斯曼人的前线上。

16世纪以后当神圣罗马帝国为首的基督教势力开始反攻匈牙利等中东欧地区时,帝国更时常以这些轻骑兵为佣兵,使其活跃于中东欧以外的欧洲战场。匈牙利式的轻骑兵一直在欧洲各处运用,尤其到了火器普及化后,轻骑兵的机动性更使其脱颖而出成为各国骑兵组织的宠儿。在18至19世纪,不少新式的「hussar」骑兵开始流行,也是承袭了传统匈牙利轻骑兵的轻装特点。

一口气读懂驰骋于欧洲战场上的匈牙利轻骑兵

18至19世纪流行于欧洲各地的的骑兵便是承传自匈牙利轻骑兵。图为19世纪初的法国骠骑兵(拿破仑战争)

不过,使匈牙利轻骑兵声名大噪的的而且确是在波兰。大约在15世纪末时,波兰已从塞尔维亚等地区聘用这类轻骑兵其中有大部分是逃避奥斯曼人入侵的难民。至少在16世纪刚开始,已从文献中看到匈牙利轻骑兵佣兵。在1570年波兰—立陶宛的军事改革中,正式建立了波兰自己的“翼骑兵”部队。翼骑兵最大的特点便是在骑手的后方装有一对羽翼,象征其速度与无比的冲击力,以及可在纵马狂奔时发出震摄敌人的声响。不过,也有研究认为羽翼对作战没有帮助,而且增加了骑手控制马匹的难度;故此安装羽翼只出现于典礼仪式上,而非实战中。

波兰翼骑兵虽然习惯也称之为「hussar」,但其与传统的匈牙利轻骑兵并不一样,是身披装甲的重骑兵,在波兰语中又称为“同伴骑兵”。

一口气读懂驰骋于欧洲战场上的匈牙利轻骑兵

翼骑兵的善战为波兰赢得了像1683年维也纳解围战的重要战役

波兰翼骑兵比传统的中世重骑兵更具机动性,而且适当的装甲又使其较一般的轻骑兵不易耗损,很能适应中东欧的平原地型。翼骑兵的主要武器为长枪,其统一由波兰王座提供,可达4至6米长。此外尚配有大型马刀,部分骑手更会使用反曲弓作骑射。其手持长枪的形象和「同伴」的名称,很容易使人联想起古马其顿的精锐「同伴骑兵」。波兰骑兵的强盛在16世纪至18世纪可谓冠绝中东欧地区,为波兰赢得了像1683年维也纳会战等关键战役。一直到1776年,在热兵器的普及下,翼骑兵才退出战争舞台,被近似于骠骑兵的乌兰骑兵所取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