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浪》:對不起,我給當代青年拖後腿了


《後浪》:對不起,我給當代青年拖後腿了

昨天,朋友圈被《後浪》刷屏了,國家一級演員何冰聲情並茂地朗誦了這篇令人們為之鼓舞的文章。再配上視頻中朝氣蓬勃的青年人和欣欣向榮的偉大祖國,整個效果足以令“前浪”們淚目。

以60後何冰為代表的前浪們勇敢地擁抱後浪,表現出對年輕一代的理解與祝福。

“我看著你們 滿懷感激

因為你們 這個世界會更喜歡中國

因為一個國家最好看的風景

就是這個國家的年輕人

因為你們 這世上的小說 電影 音樂中表現的青春

不再是憂傷 迷茫

而是善良 勇敢 無私 無所畏懼

是心裡有火 眼裡有光”

今天早上醒來打開手機,有好幾個長輩給我轉發了這段視頻,並不忘叮囑我要努力奮鬥之類的。

的確,

這段演講是對以往“一代不如一代”“垮掉的一代”等論調的反駁,體現了一種對當代青年人的理解和讚譽,具有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

同時,說出了前浪們的心聲:年輕人,你們應該慶幸這個社會為你們提供了豐富的物質條件,讓你們獲得了最大程度的自由,並且你們彰顯的獨立個性和給世界帶來的變化同樣值得肯定。

《後浪》:對不起,我給當代青年拖後腿了

“我看著你們 滿懷羨慕

人類積攢了幾千年的財富

所有的知識、見識、智慧和藝術

像是專門為你們準備的禮物

科技繁榮 文化繁茂 城市繁華

現代文明的成果 被層層打開

可以盡情享用”

前浪們滿含熱淚,懷著贊同的心態評論、轉發這條“爹味”十足的視頻。但是,後浪們卻似乎並不領情。

“我沒有後浪誇得那麼好,這誇讚我承受不起。”

我們一直在抨擊美國夢,而《後浪》向我們展現正是一幅海晏河清的盛景圖。整個社會經濟、政治、文化高度繁榮,每個青年人都能夠自由而全面地發展,他們一個個朝氣蓬勃,正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建設著我們偉大的祖國。

可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一)並不是每個青年都有選擇的權利

人生而不同。出生在一二線城市中產家庭的那些中了“卵巢彩票”的孩子們,他們的確擁有無窮的選擇。可以買喜歡的東西,做喜歡的事情,從事喜歡的職業,擁有屬於自己的興趣愛好,他們可以盡情享受整個社會為其提供的便利。

《後浪》:對不起,我給當代青年拖後腿了

但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人畢竟是少數,他們生下來就擁有的東西也許是那些小市民家庭和農村家庭的孩子苦苦奮鬥一生也不一定能擁有的。

家裡沒有條件去支持他們的興趣愛好,而只能通過上學讀書這一條道路來改變自己命運。雖然國家在努力為其提供更好的條件,但是,他們的發展依然十分受限。

小時候沒有人會問我喜歡什麼,父親每次吃飯時候跟我說的話總是:“你要好好讀書,以後不要留在農村。”

我是一個聽話的孩子,當時雖然不是很懂,但是卻知道好好學習一定是沒錯的。像父親期待的那樣,我憑藉著艱苦的努力,考上了大學,又讀了研究生。

但是,現在的我仍舊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因為從始至終我的人生只有填空題,卻沒有選擇題。

(二)當代青年身上所揹負的東西不是別人輕易能懂的


《後浪》:對不起,我給當代青年拖後腿了

整個社會在發展,對青年人提出的要求越來越高,施加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沒畢業的面臨著嚴峻的就業形勢,工作了的被房貸車貸壓得喘不過氣來;沒結婚的為彩禮發愁,生了小孩的又為了小孩的教育操碎了心。

我們也想揹著單反到處旅遊,也想有時間經營我們的友誼,也想帶自己愛的人去看星辰和大海。但是,我們不能,縱使身心疲憊也絕不能停止奔跑,因為我們落下的太多。

對不起,卑微的我拖了當代青年的後腿。別人活得那麼意氣風發,我卻深陷迷茫與焦慮;別人在不斷嘗試新的挑戰,我卻怕失去收入來源遲遲不敢脫離毫無發展前途的崗位;別人把自己的興趣愛好做成了事業,但我連自己的興趣是什麼都不知道,只是每天像陀螺一樣按部就班地轉著。

也會有很多跟我一樣的人吧,畢竟幸運的人是少數。其實,我們也不用感到抱歉,雖然我們的人生可能比別人揹負的東西多一些,但是這並不影響我們過一個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人生啊!

何必取悅別人呢?取悅自己就好了!


END

今日話題

對於《後浪》,你怎麼看?(請把答案寫在評論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