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浪:激起了大部分中年人的多巴胺,卻突出了大部分年輕人的無奈

《後浪》火了。

一句:奔湧吧,前浪。

讓人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後浪火的一塌糊塗。

火在b站,火在頭條,火在千千萬萬中年人的心坎裡。

激起了大部分中年人的多巴胺,爭相轉發到自己的朋友圈。

卻沒有火在90,00,10的心裡。

在年輕人的朋友圈《後浪》好像從來沒有發生過。

後浪:激起了大部分中年人的多巴胺,卻突出了大部分年輕人的無奈

人與人之間的壁壘被打破,但是階層之間的壁壘被高高建起。

現在的時代,雞湯越來越多,也越來越濃,但是實際並沒有什麼改變。

年輕人從來不需要雞湯,因為雞湯喝的太多了。

就像前段時間寫信給高曉松的武漢大學學生。

父母那一輩的人趕上了工作分配。

90後趕上了互聯網。

而我們呢?

全球疫情爆發,經濟疲軟,就業困難。

不是我們年輕人不想詩和遠方。

而是現實不允許我們詩和遠方。

現在的年輕人更加現實,更加認清現實。

視頻裡說:現在的年輕人很小的年紀就步入了不惑之年,不惑於興趣愛好,不惑於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

實際這是少部分人的不惑,迷茫依舊是大部分年輕人的標籤。

迷茫於未來,迷茫於就業,迷茫於生活。

這就是現實,也是年輕人的無奈。

而這不是去遠方旅行一次,看一場的電影,做一次勇敢的求婚就能夠改變的。

最後說一句:奔湧吧,後浪。

但是這不是一條雞湯文,一篇慷慨激昂的演講可以改變的。

弱者總是嘲諷和否定,強者絕不會吝嗇鼓勵和讚美。

所以,也請不要把你們的濃雞湯強加給我們年輕人,如果真的為年輕人好,請尊重年輕人的內心而不是前浪價值觀的樹洞。


關注教導主任說,教導主任和您每天侃天侃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