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浪”們的理想,或許只是夢想

常聞人言“一腔詩意餵了狗,理想餵了狗……”好像在很多人看來,狗是一種時常處於飢不擇食狀態的動物,殊不知狗並不是經常都非常飢餓的。

狗可以吃骨頭,也可以吃肉,狗可以什麼都吃,也可以什麼都不吃。

我們將自己的理想抱負什麼的全部餵狗的時候,卻忘了問一問狗,你願不願意吃,如果狗會說話,那它一定不只是會搖頭擺尾,而是堅定不移的用一種斷然地口吻回答大多數人的提問“我嫌它髒”。

“後浪”們的理想,或許只是夢想

可見,狗也是挑食的,下回再想給它偷食,還是要慎重點,萬一狗不理,你的理想什麼的全部被敗在了狗食槽之後,大白於天下,而且狗不理起到了一個廣告作用。

豈不是天下人都知道你的理想一文不值,且狗不理嗎?這樣看來確實如此。慌了嗎?從容點,你不是一個人。

為什麼你的理想狗不理,其實原因很簡單,你的理想對於狗來說沒有價值,沒有食用的價值。

所以你就要好好的考量下你的理想了。

單從你自己都能輕易丟棄自己的理想來看,你的理想或許在你自己身上也沒有什麼價值,你自己棄之如敝履,自然就不能怪狗也不理。

“後浪”們的理想,或許只是夢想

或者好一點,你的理想並不骯髒,也許僅僅是因為狗不贊同,畢竟,狗也有自己的理想,它並不願意給自己身上增加一個你的理想,你不想要了就給別人,也沒有徵求別人的意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不會不懂吧。

那就別丟了,留著,留著你也實現不了,或者你也不願意去為之奮鬥什麼的。

就單純的留著吧,留著的話,你還有理想,否則,你連理想都沒有,活著就只是活著了。

“後浪”們的理想,或許只是夢想

我們經常將“夢想”與“理想”搞混。什麼是“夢想”夢想是基於現實的,它是一種目標,一種驅動力,一種有賴於個人經驗的朝前走的驅動力。

因為現實中的我們的境況並不完美,或者與自己想要達到的目標具有一定距離,所以我們才會夢想,夢想自己實現目標,或者是達到某種層次之後的狀態或者是境況。

這是夢想,以現實為基礎,具有一定的驅動力,驅動你前進,完成更好的目標。

什麼是“理想”?理想大部分時候拋棄了現實,僅僅是對於未來的一種想象。

雖然未來基於現實,但是這種參考並沒有太大的意義。因為這種想象是一種不可想象的想象。

“後浪”們的理想,或許只是夢想

它是基於某一種事務的最完美狀態,但是什麼是最完美的狀態,每一個時期對於完美的定義都是不一樣的。

所以,理想是一種態度,朝前走的態度,這種態度不滿於現狀,但讓用理想來描繪出未來的樣子,大概率是沒法描述的,只能是對於前方無限制的靠近而永遠沒有停留。這是理想。

我們有理想嗎?好像有過,好像也沒有。它是一種時代的產物,因此,不同的時代,理想的樣子並不一樣。理想與大環境的作用是相輔相成的,但同時也有呈反比的趨勢。

“後浪”們的理想,或許只是夢想

姑且以物質作為依據,物質豐盈的時代,理想什麼的自然會少一些,因為參照物質匱乏的時代,當今的成就已經完全的實現了曾經人們不可想象的生活,自然有的人會認為理想已經實現,再去說理想意義不是很大了。

在物質匱乏的時代,人們的精神追求就會更加的崇高。人們對於當時時代的想象力是無比豐富的,因為壞的一面已經被看穿,而好的一面是可以期待的。

“後浪”們的理想,或許只是夢想

因此,理想是為了好生活,是為了更好的生活,但是那種好,或者更好,是沒法想象的。

正因為如此,才會有人前仆後繼的捍衛理想,然後讓後來人可以看清一些那種無法想象的想象。這種理想也是最崇高的。

在舊時代,我國的新青年們會有崇高的理想,並且以崇高的理想為榮。

“後浪”們的理想,或許只是夢想

這是既定的現實,不可否認,那時候的青年們為了理想可以獻出來自己的一切,甚至是生命。

他們是值得敬佩的一代人,但時至今日,我們對於理想卻有了截然不同的反應。在現代很多年輕人看來,理想只是一種幌子,一種智商稅,理想並不能改變目前的現狀,並不能給自己產生實際的效益,這樣的理想還值得大家推崇嗎?

“後浪”們的理想,或許只是夢想

它只不過是一種宣傳的工具。為了愚弄那些麻木的人群,讓他們熱血沸騰然後被奴役。

當然,現如今的社會認同的是一種陰謀論,我們看到任何一則新聞,或者一段視頻之後,就會深入分析背後的寓意。這顯然成為了一種趨勢。

但是這種趨勢之下,我們能得到什麼?深刻的洞察力似乎在理論上可以為我們看待事物提供更深層次的幫助,這種幫助可是非常直接的幫助啊。

對於一個大家都喜歡強調效率的時代,這樣的幫助不可謂不直接。但是我們獲取了自己想要的陰謀論之下的結果之後,又有什麼用呢?

“後浪”們的理想,或許只是夢想

碌碌無為的人依舊是碌碌無為,然後對於別的人進行冷嘲熱諷,不斷地打擊,以彰顯自己的與眾不同,僅此而已。這就是陰謀論帶給我們的實際意義。

它並沒有對我們的生活有任何形式的改變,相反,卻讓我們的生活變得多疑,遊離,且經常會有不安的情緒。

“後浪”們的理想,或許只是夢想

我們鄙視理想,僅僅是因為理想不具備現實意義,但是現實意義真的是理想的全部嗎?不追求效率與時效性的理想真的就不是理想嗎?

現實意義並不是全部,理想一直都是理想,如果以陰謀論來作為論據,我們看到的一切確實應該被懷疑,但是我們可以看看舊社會的那些新青年們,他們的理想是什麼?

他們的理想在當時有沒有現實意義。

他們想要實現的理想在當時的環境下,面臨的壓力究竟是比我們的多還是少?很多事情一目瞭然,非常清晰。

我們看到《後浪》自然可以陰謀論它的背後是為了討好和想要得到認同。

“後浪”們的理想,或許只是夢想

因此,片中所展現出來的美好的一面,並不是這個時代的全部,因為這個時代的全部在大多數所謂的丟棄了理想的人看來是鬱郁不得,是自己的投入與產出不合比例,是自己上升的通道被堵死,是自己無論如何也不能看到美好的事情發生?這是真的嗎?是的,但只是一部分。

每一個時代是美好的,每一個時代也是殘酷的。你所看到的問題其實早就有過,你所期待的美好也一直都在發生。

只不過你用自己把握到的時代的情緒來作了一個區分。

“後浪”們的理想,或許只是夢想

如果用這種觀點去考量那些舊時代為了新理想而奮鬥的青年的話,他們沒有一個人應該繼續堅持自己的理想的,而為此獻身則更不值得。

因為他們所做的這一切並不能促成當時的社會風貌有任何的變化,他們當時所處的時代更加的無恥和黑暗。但是他們卻願意這樣做,他們願意前仆後繼的為了理想而奮鬥,而獻身。

如果按照今天的理論來說,這種理想應該被放棄。然而他們依舊堅持,依舊繼續,即使其中的很多人有生之年也沒看到自己的理想變為現實,甚至看不到理想朝著現實前進的趨勢。然而他們沒有放棄。

“後浪”們的理想,或許只是夢想

抗日陣營中,抗美援朝的戰場上,如果進行冷靜的分析的話,那種期待和平的理想實現起來可能要付出生命,但結果依舊不能盡如人意。

因為他們實現理想的路徑在現代很多人看來都是概率為零。

獲勝的通道完全被堵死,即使失去生命也不能照亮身邊的人,當時的付出甚至不能看到獲得回報的希望。

這在一個理智人看來,混吃等死然後對於他們冷嘲熱諷才是應該做的,但是這些英勇的將士以及最可愛的人退縮了嗎?

放棄了嗎?生活在美好時代的我們是否應該保留一些記憶?

《後浪》並不是一部可以讓很多人都滿意的宣傳作品,多數人覺得它不接地氣的原因還是在於片中描繪的一切與現實中我們的遭遇大相徑庭。

“後浪”們的理想,或許只是夢想

但是當你用理想衡量這個時代的時候,我們實際上打著理想的幌子追求的到底是什麼呢?

我們追求的是財富,我們追求的是物質上的豐盈。有人真的去追求理想嗎?

有,很少,那些真正去追求自己的理想的人,是不會氣急敗壞,也不會意志消沉的。他們更多的是在自己所喜歡的地方默默耕耘。

疫情之前你知道鍾南山嗎?大快朵頤的時候,你想過袁隆平嗎?

所謂的上升道路被堵死,付出卻得不到回報,理想不值得堅守,應該拿去餵狗等說法,都是建立在夢想的基礎上的,都是建立在你錯誤的將自己物質條件的提升上升到了理想的高度這個基礎上的。

“後浪”們的理想,或許只是夢想

這與理想本身並沒有太大的關聯。物質只是理想最終達到的路上的一小部分,它不能作為衡量理想的全部。

時代所呈現出來的美好生活有我們看不到的,也有我們看見的,那些看不到的生活深藏在人們的內心,亟待發掘,而我們所看到的非常有限,那就只能是物質。

然而物質並不是全部,它只是消費主義的換取的大多數人醉心於經濟基礎上的一隅。

理想之所以是理想而不是夢想,就在於我們真正的用心去追求,而不是用物質來衡量。

“後浪”們的理想,或許只是夢想

因為那些曾經為了我們當代人能有新生活的青年人,追夢者們,他們曾經的付出是無價的。

回到主題上來說,《後浪》依舊會使很多有理想有抱負的年輕人熱血沸騰,奮鬥,為了理想而奮鬥,一直以來都是這個世界的主題,它沒有任何的時效性。

每一個時期,我們都應該有堅持著的理想,堅持著不放棄的理想作為支撐。這也是時代前進的動力,社會發展的前提。

“後浪”們的理想,或許只是夢想

我們國家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了,人們的物質生活越來越豐盈,社會的面貌早已煥然一新,然而物質的發展並沒有帶動我們的精神欣欣向榮。

時至今日,一些人仍然不願意直面自己理想破滅的原因,真的是這個時代的問題嗎?

在歷史的洪流中,真正有理想的人大都是逆流而上的,社會潮流並不能讓他們妥協放棄,因為他們知道,如果輕易被社會的一種聲音所打倒,那他們的堅持也就毫無意義。

“後浪”們的理想,或許只是夢想

理想並不容易破滅,如果你的理想破滅的輕而易舉,那你就該反思了,這或許只是你夢想的一個偽裝。

你真正的理想是什麼?是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還是你早已經忘記。

……

你好,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