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麗去世、李星星被性侵,網友疑惑:爸爸去哪兒了?

4月11日,北大高材生包麗去世了。

她曾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裡,不斷地被同為北大高材生的"渣男"男友侮辱和控制,最後無奈之下選擇了吞藥自殺。

到死,她也沒等來"渣男"牟林翰的道歉,更沒有看到惡魔受到懲罰。

包麗的媽媽憤怒地表示:我的孩子就是被牟逼死的,他是殺人兇手。

包麗去世、李星星被性侵,網友疑惑:爸爸去哪兒了?

而再往前幾天的一則新聞裡,一名48歲的企業高管、金牌律師,被曝性侵年僅14歲的養女,長達4年之久。

該事件在網絡發酵後,事情卻朝著各個方向在發展。

有人質疑這名高管當初收養女孩時就已是"動機不純",有人懷疑是被害女孩的目的性太強,也有人質疑是女孩母親當初收了對方的錢"賣了女兒"。

不管是哪種,最後大家都把矛頭指向了女孩李星星的母親,大家都說女兒有今天的遭遇,她才是罪大惡極的幫兇。

網上,對於李星星母親的謾罵也越來越多:"這個媽媽,你到底收了那個男人多少錢?"

"李星星有這種媽媽,不是蠢就是壞。"

"這哪裡是媽媽,這是賣女兒的魔鬼。"

面對網友的質問,李星星的母親解釋說:"我從沒拿過鮑毓明一分錢,我是因為腳有殘疾,很難養活女兒。

看到鮑有這麼好的條件,才同意他收養女兒,以此帶給女兒好的教育和生活。"

包麗去世、李星星被性侵,網友疑惑:爸爸去哪兒了?

包麗去世,母親出來發聲,李星星出事,母親面對質疑作答。

我很想問一句:有人關注過這兩個女孩的爸爸嗎?孩子出了事,他們有無失責?

從包麗吞藥自殺到現在不幸去世,從頭到尾都是她的媽媽在替她發聲、在追責。

包麗去世、李星星被性侵,網友疑惑:爸爸去哪兒了?

"李星星性侵案"在介紹這則新聞的背景時也描述說,李星星的父母是由於離婚,她才跟著媽媽一起生活。

也就是說,她是有爸爸的,作為一名父親,孩子現在受了這麼大的傷害,他怎麼不出來說話?

承擔撫養責任的是媽媽,為女兒維權的是媽媽,受到質疑和譴責的還是媽媽。

想替網友問幾句:作為一個男人,當年離婚時,前妻因殘疾無力撫養女兒,你有沒有考慮過女兒的未來?

當前妻因無力撫養女兒要將其送養時,你有沒有想過要承擔起一個父親的責任?

當前妻把女兒送給陌生男人撫養時,你有沒有擔心過女兒的安危,難道就沒有一丁點兒的危險意識?

包麗去世、李星星被性侵,網友疑惑:爸爸去哪兒了?

兩個女生,同樣都是被人渣精神控制,被逼得走投無路而自殺,但遺憾的是,她們的父親卻都不在。

當然,或許他們有自己的難言之隱,但不得不承認,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的女孩,在她們的成長路上,父親的角色是缺位的。

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一條小視頻:一個小女孩在作文時歌頌母愛,爸爸看到後,假裝生氣地問:怎麼只愛媽媽,不愛爸爸呢?

小女孩答:我不知道爸爸為我做了什麼啊?

這個爸爸說:你的吃的、穿的、用的,哪一樣不是我掙來的?

不行,你今天必須給我寫父愛。

包麗去世、李星星被性侵,網友疑惑:爸爸去哪兒了?

很多人看完這條視頻都鬨堂大笑,為女孩的天真,為爸爸的可愛,但其實,我看到的,更多的是真相。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的陪伴遠比物質的享受更重要。

當然,不是每個家庭都有條件,能讓孩子日日與父母相伴,畢竟,"抱起磚頭無法抱你,放下磚頭又無法養你"也是存在的。

但是,我也見過很多孩子,父母從小在外地打工,雖然無法每天陪孩子,但只要一下班,都會和孩子通電話、聊視頻,關注著孩子的身體和心理。

這樣的關心,對孩子來說就是一種底氣,一種被人關心、愛護的底氣。

從小缺失父愛的女孩,長大後會走兩個極端:要麼特別反感男性,認為他們是多餘的;

要麼特別渴望,哪怕明知對方是渣男,但卻無法說服自己離開。

因為渣男也曾給過他從未有過的異性關注和陪伴,哪怕這種關注和陪伴是假象,是控制。

包麗去世、李星星被性侵,網友疑惑:爸爸去哪兒了?

上面說到的兩個女孩,都是後者:

包麗也曾堅決地和牟分手,但牟痛哭且以自殺作威脅,於是包麗又回到了他的身邊。

李星星到警察局報警被侵犯,但在警察局錄完口供後,又被鮑哄好,兩個人又和好一起回家繼續生活。

通過這一次又一次的事件,只想提醒家有女兒的父親,請一定要重視起為人父的責任來。

女兒的成長只有一次,既然為人父,就擔起養和育的責任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