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如何破解社區未成年人活動“門庭冷落”的尷尬困境

探索如何破解社區未成年人活動"門庭冷落"的尷尬困境

2016年3月22日是世界水日,蘇州工業園區朗科社區針對社區未成組織了一場關於"保護地球 珍惜水資源"的科普宣講活動。活動從3月15日開始可以正式報名,期間社區社會工作者通過線上、線下全方位發放和推送通知,把活動通知張貼到了各個樓道和人流量較大的小廣場,在業主QQ群和微信群也進行了推送,但是最後的報名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為期一個禮拜的報名,整個社區只有2個小朋友主動報名參加此次科普宣講活動。

2016年4月20日是中國首個航天日,為了慶祝這個節日,朗科社區全體工作人員為社區孩子策劃了"我愛航天日之共繪大火箭"活動,同樣是通過線上線下兩種方式發佈,這一次在短短兩天不到的時間內就有13個社區孩子報名。

在前後僅相差一個月的時間內發佈的活動,一個"門庭冷落"、一個"門庭若市",到底是何原因導致如此尷尬的困境?社區又應該從何處著手打破以往的社區活動的樊籬,通過這兩個事例,讓朗科社區的全體班子成員不得不坐下來共同探討商議尋求社區未成年人活動的新思路、新途徑。

讓孩子自己做主,參與到社區活動制定當中

最瞭解孩子的永遠是孩子本身,想要知道孩子們最喜歡什麼活動,對什麼樣的活動最感興趣,活動以什麼樣的形式展開更吸引孩子,這些問題也許只有孩子自己才最有發言權。

朗科社區為了可以為孩子們"私人定製"屬於他們自己的活動,2016年5月4日,蘇州工業園區朗科社區首次把開放空間會議的形式運用到孩子們身上,朗科社區書記主任譚利莉說:現在的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有時候我們可以用對待成人的方式平等的對待他們。開放空間會議技術以往我們是用在社區治理和社區自治方面的,針對成年人的。後來我們發現這個方法也可以很好的運用到孩子身上,孩子們盡情發揮想象,每個人都做自己活動的主人,表達自己的看法。

5月4日當晚,一共有21個孩子參加此次"我的活動我做主"主題會議,基本分佈到了每個樓道,年齡跨度在6到14歲之間,孩子們隨心所欲的表達自己的想法,每個孩子都手執小卡片,寫上自己最想參加的活動,最敢興趣的活動。然後由社區工作者進行歸納整理,一共整理了4大類,28小項,這些信息成為了社區活動的"參考寶典"。

另外長期設置"我是小參謀"小小志願崗,每次社區活動的制定都會參考"小參謀"的意見,社區活動"放低姿態"虛心接受意見,只有迎合了受眾的胃口,才會有更多的孩子願意參加社區活動,從根本上解決"門口羅雀"的窘境。

"對症下藥"寓教於樂

未成年人天生好動好玩,社區教育的本質是讓孩子們在玩鬧的時候可以有所收穫,社區是孩子活動最多的場所,是孩子們接觸社會的第一步,未成年人是祖國的希望和未來,他們的高素質將是祖國未來的生產力。如此而言,社區未成年人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朗科社區將"寓教於樂"作為未成年人教育的宗旨,以此為標杆,堅持"素質教育"不動搖。如何將未成年人吸引到社區活動中起到未成年人教育的作用,就需要"對症下藥",改變傳統乏味枯燥的"灌入式"、"自上而下"的教育,打開新思路開創新形式。

2016年3月21日是世界森林日,為了讓社區孩子們愛綠護綠、瞭解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增強環保意識,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社區一般都會採取環保宣講活動,或者召集孩子們張貼宣傳海報等等,這些活動雖說很有意義,但是很少有孩子主動參加類似的活動,所謂的"有意義"卻沒有人"買賬"。

為了可以做到寓教於樂,就必須大膽改變活動形式,因此,3月18日的那天,在兩名社工和社區志願者的帶領下,社區孩子們來到周邊公園,走近森林,親近自然,和綠色來一場親密"約會"——放風箏。孩子們在放飛風箏的同時,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瑰麗和美好,激發孩子們自主保護環境的決心和意願。

類似的活動還有很多,孩子們自己製作紅包送長輩,動手的同時感受中國傳統孝文化,巧手做航模,學習中國航海精神,"小小志願者"走出社區,走進白血病兒童病房,親歷"愛"與"責任"等等。讓教育與實踐相結合,激發孩子們想象和動手能力,通過創新。有趣、豐富的社區活動形式吸引更多的社區孩子參加社區活動,寓教於樂,發揮教育資源的最大優勢,做好基層社區教育的保障工作。

"優學匯"教育品牌的成功設立

2016年7月25日,蘇州工業園區朗科社區的孩子們下午睡完午覺就早早來到了社區居民活動教室,每個孩子人手一隻雞蛋,一臉的期待,到底是什麼活動讓這麼多孩子冒著酷暑前來呢?原來這天是朗科社區"優學匯"課程的最後一課——烘焙課程。今天的烘焙課上老師要手把手教孩子們製作香噴噴的蛋撻。

此次烘焙課程是7月份"優學匯"課堂的最後一課了,自7月初"優學匯"開班以來,吸引了小區內眾多孩子的熱情擁護。其實朗科社區的孩子對暑期"優學匯"課程並不陌上,因為這個課程已經陪伴孩子們走過三個暑假了,朗科社區"優學匯"課程的四項宗旨是:資源優、品質優、經濟優、影響優。目的就在於利用社區平臺發掘優秀的資源給社區孩子提供經濟實惠又優秀有趣的課程,陪伴孩子們度過精彩的暑假時光。

2013年7月5日,朗科社區"優學匯"課程正式開班,當年的"優學匯"依託各類培訓機構和愛心商戶,第一期總共為孩子們帶去8節精彩紛呈的課程,包括"少兒繪畫"、"幼兒英語"、"小小作家"、"小主持人"等等。一經開班就廣受好評,社區居民紛紛點贊,稱"優學匯"是孩子們"家門口的課外充電站"。

2013年至2016年,歷時三年的發展,"優學匯"儼然成為了朗科社區未成年人教育的最大品牌,它從最初的由外來機構承辦,發展成為社區志願者志願承辦,參加人數從原先的48人次發展成為185人次,平均小區內每個孩子每年都參加一次"優學匯"課程。未成年人教育品牌的成功設立使社區未成年人教育活動更加系統化、專業化。為社區未成年人提供優質高效的"課外學堂",立志做到為他們的成長"保駕護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