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女子,不遠嫁

小的時候,總聽老人講,古人有云女子筷子拿的遠,會嫁的遠。總覺的這些古人沒事總亂雲,沒有一絲科學依據。後來聽老爸解釋說女孩筷子拿得遠,表示從小就喜歡夾遠處的菜,而且,拿得那麼靠後面,手一定有力氣,這種個性和力量,能夠讓她高飛,眼界寬了,更向往遠方。解釋雖然牽強,但也有些許道理。

距跟父母上一次通電話時隔一個月了,隨著二胎的降臨,跟父母的通話兩次間的間隔總是不斷加長,雖是掛念的很,但每次下完班,吃飯料理完基本家務,再安頓好兩個小孩,已是好幾點,怕父母睡著了,也就不了了之了,有時候時間還早,但是太疲憊或者情緒不對,只想靜靜的窩著,也就不想打了,總之不打電話的理由千千萬萬,對,我就是一個遠嫁的女人。

好女子,不遠嫁

還記得嫁之前,父母有過萬般勸阻,大多的苦口婆心我已不記得,只有一句記憶猶新,她說,你從小愛哭,受不得一絲委屈,你若遠嫁,父母親朋不在你身邊,受了委屈你該找誰??當時只是覺得這思想太過籠統,成年的世界難道不該自己承載喜怒哀樂嗎?難道還像幼稚園那樣,被人欺負了,動不動就請家長嗎?何曾想過,隨時有人撐腰是天大的幸福。

家裡小妹倒是在本縣城找了個如意郎君嫁了,如今小孩婆婆媽媽一起帶,婆婆沒空,就寄放在媽媽家裡,媽媽沒空,就把小孩拎回婆家,小朋友一邊享受著奶奶的呵護,一邊享受外婆的疼愛,要是不開心了就隨時回孃家呆個幾天,媽媽要是有個病痛,她也是隨叫隨到。不像我家小朋友,外婆像是比較陌生的存在,小的時候,問他外婆在哪裡,他會自然而然說在平板裡(平常用平板視頻),小的時候婆婆沒空帶,小朋友我永遠是走一步拎一步。一個人帶娃的煩悶估計經歷過的人才會懂,我就不多加描述了。

好女子,不遠嫁

再出嫁的前一週,父母夜不能寐,半夜起床有時看見他們還在客廳喝茶,老爸說,一想到我要嫁人了,他是根本沒有辦法入睡,說著說著就紅了眼眶,當時愛情的光環還在我頭頂罩著,我說嫁人無非就是我從我們家搬到他們家住,隨時回來,更何況我就幾個小時的車程,根本算不上遠。性質都一樣的,勸他們不需要太難過,老爸,只是笑笑不說話。

出嫁的當天,父母失了態,老爸老媽哭的泣不成聲,一句完整的話都說不上來,告訴我以後自己的路要自己走,自己要保重。我雖是傷感,但也莫名其妙,三天過後,不是還要回門嗎,深覺老爸說的太過嚴重了。

小兩口第一次吵架,打電話向父母哭訴,老爸那邊安慰說盡了老公的好話,第二天一大早打電話給老公叫他多加包容我這個被寵壞的女娃,老媽說,老爸整晚都沒閤眼。

第一個孩子出生,在孃家呆了三個月,這是出嫁後在孃家呆的最長的一次,爸媽對大寶是倍加呵護,大寶吃喝拉撒玩全權負責,每天都是喜笑顏開,每天出門前的第一件事就是問我娘倆,今天要準備什麼菜。大寶十個月了,需要重新上崗了,不得不回婆家了,在動車站,父母再次哭成淚人,老爸說下次再見,估計大寶都會走路了,估計也不認識他了,眼神落寞,抱著大寶走過安檢口,大寶還不斷回頭,我眼淚奪眶而出,第一次明白離別的沉重。

好女子,不遠嫁

大寶一歲多的時候回去,大寶認生的厲害,抱一下大寶都要連哄帶騙,爸媽眼中溢滿的失落,無處可藏!每逢年過節,父母都會滿懷期望的問句,你什麼時候有回來?

自二寶出生以來,回趟孃家,像搬家一樣。上一次回孃家,老媽無奈的對我說,你下次沒事還是不要來回折騰了,誰不知道她是擔心自家的女兒,小孩路途的奔波,外加來回路費的開銷,精神跟經濟上都要負擔。有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家子女的陪伴。

不知道有多少遠嫁的女子曾跟我一樣信誓旦旦的承諾,一定會常回家看看,曾跟我一樣天真的以為,如今交通四通八達,回趟家還不是分分鐘的事情,!遠嫁,小孩的童年父母參與不了,父母的晚年,你參與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