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记忆里的那些年味儿

一直以来,从腊月二十三开始,过年的大幕就被徐徐拉开,当日的扫尘和祭灶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此后,腊月二十六"杀年猪"、腊月二十七"洗福禄"、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等,营造出浓浓的过年氛围。而除夕之夜,贴年红、祭祖、团年饭、守岁等习俗,则将过年推向了高潮,门神、年画、压岁钱等,都是人们喜爱的传统文化活动,并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童年记忆里的那些年味儿

对于8090后来说,童年的年味儿是最浓的,那么存留在你记忆里的,还有哪些年味?

童年记忆里的那些年味儿

年味是什么,年味是浓浓的火药味,只要是男人,有几个没点过爆竹的,有几个没玩过鞭炮的,亲手点燃的瞬间,那就是年味最浓浓的时候。小时候,盼着过年,男孩子就喜欢的是就是放鞭炮,女孩们最喜欢看的是就是看男孩放鞭炮。

童年记忆里的那些年味儿

年就是饺子味,大年初一,也就是春节这天,都在吃饺子。有很多的人,喜欢在饺子里面包饺子的时候包上一枚硬币,谁要是吃着这枚硬币就说明来年有福气,但钱很不卫生,这几年很多的家庭包水饺包上一粒花生米进去。

童年记忆里的那些年味儿

年味还是腊肉的味道,腊肉以其在腊月制作而闻名,是过年必备的食品,可是不同的地方的腊肉的做法是不一样的,所以有了不同的类别,比如中国的南方主要是以腌腊猪肉较多,北方以腌牛肉为主。不同的地方做法不同,口味就不同,因而各具特色。

童年记忆里的那些年味儿

年味还是大巴、高铁、飞机上的味道,每逢年关,远在外地的游子们不远万里回到家乡,和家人们吃上一桌和和美美的年夜饭。

童年记忆里的那些年味儿

年味是亲戚朋友给的红包,一个个喜洋洋的红包,包裹着多生父母长辈们的牵挂。

童年记忆里的那些年味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