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這3句話,就能打開真正的財富之門

《富爸爸,窮爸爸》是企業家、作家羅伯特·清崎的著作,這本書曾暢銷全球近20年。本書用作者的親身經歷,即他的人生財富經歷,告訴世人他的金錢觀和世界觀,並且勸解所有讀過此書的人——讓錢為你而工作!

這本書己知讀了大概,中心思想是:用暫時的工作,攢足投資的本金,投資所產生的利益用於享樂。這也跟現如今的“先享受,後還貸“的主流理財觀念背道而馳。在己知的拜讀之下,有3句話可以供大家參考,己知也認同作者的觀念,這的確是打開財富世界的大門!

理解這3句話,就能打開真正的財富之門

書中真的自有黃金屋

  • 窮人為錢工作,富人讓錢為自己工作。

書中的富爸爸秉持這樣的態度,窮人總是為錢發愁,以為更多的工資可以解決更多的問題,但實際上,錢並不能解決他們的問題。一開始的富爸爸,也就是作者9歲時去找他請教致富之路時的富爸爸,當時他手下已經有了150位僱員,可以說他很能理解窮人的感受。在這150位僱員中,總會有人對自己的薪資感到不滿意,認為太低了,老闆是資本家,剝削了他們的漲薪權益。

作者就問富爸爸,那為什麼不給他們加薪呢?富爸爸說,即使給他們加薪,他們也會遇到更多的問題。比如,原本每月3000美元的工人,他每月的開支達到2000美元,剩下的1000美元可以用來儲蓄,然後創業。但如果給他加薪到5000美元,那麼他的開支就會從原來的2000美元,提升到4000美元,甚至更多。或許這個人原本是非常都鬥志的人,還會思考著創業和其他收入。但一旦得到更多的、穩定的收入,他就會止步不前,還會沾染上更多的其他惡習!這並不能解決他的經濟問題,反而增加了他的理財困擾。

理解這3句話,就能打開真正的財富之門

抱怨並不能改變,更多的是降低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

的確,很多人總是在抱怨自己的公司、上司、老闆以及這個社會,但從來沒有考慮自身的問題。沒有考慮自己為什麼只能拿這麼點的工資,也沒有考慮過為什麼自己不能拿、如何拿更多的工資,甚至連工資以外的收入也沒有考慮過。

但凡有致富頭腦的人都會想過:“打工,這輩子不可能實現財務自由!”可很多高收入的人群,依然覺得自己已經足夠了,賺得比一般人多了,漸漸地,也就失去了創收的慾望。也沒有發現,當風險來臨時,所有的積蓄根本抵擋不住。

  • 窮人對金錢,是恐懼的態度;富人認為錢是價值的源泉。

書中的富爸爸還說,窮人對錢永遠是一種恐懼的態度:他們害怕,害怕失去目前的工作與薪資;害怕風險;害怕重新開始;害怕支付不起這個月的貸款等等,所以他們會拼命地幹活、工作。但他們並沒有思考過為什麼自己總得幹這份工作,而唯一的答案出奇地一致:為了錢!

看看,就是這句“為了錢”,就可以什麼都去幹,而從未想過為什麼要這麼幹,如何才不這麼幹,即使是犯罪的,也去幹嗎?

理解這3句話,就能打開真正的財富之門

為了錢,就能知法犯法嗎?

富人對待錢與工作,是怎樣的態度呢?富爸爸說,他很喜歡讓錢為自己工作,這樣他就可以提前實現財務自由的目標,從而也能幫助更多不幸的人群。這也是讓他能夠成為美國夏威夷首富的原因之一!

  • 窮人認為,學習止步於大學;富人認為,學習值得用一生去鑽研。

在《富爸爸窮爸爸》這麼書中,“學習”一詞出現的頻率非常高,而兩位爸爸對學習的態度正好相反。窮爸爸是大學教授,他認為學習就是為了得到更好的工作,穩定有保障;而富爸爸認為學習是為了發現更好的商機,讓你更快速地獲取金錢,從而更具抵抗風險的實力。

理解這3句話,就能打開真正的財富之門

知識,不僅僅是從書本上獲取

很多人覺得,學習,只要走出了大學校門,學習就得停止,書籍可以不需要看了。可現實社會總是事與願違,社會更真實一些。在當今社會,如果你不願意繼續鑽研自己的技藝,那麼很快就會被願意鑽研的人給淘汰掉。

所以學習是一生的事情,而不是暫時的行徑。

知道了富爸爸與窮爸爸的區別,也知道了富爸爸的成功秘訣之後,怎麼樣,有沒有想改變一下自己的人生的想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