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高校黨外人士代表談疫情之下“肝膽相照,共克時艱”

自疫情發生後,圍繞“把災難當教材 與祖國共成長”這一主題,全省高校統一戰線積極響應,

黨外人士踴躍發聲,如何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充分利用疫情這個特殊教材,努力化疫情危機為教育契機,引導廣大師生在困難和危機面前,與人民共命運、和時代同步伐。重點黨外代表人士紛紛表示將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緊密地團結在黨中央周圍,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大力弘揚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優良傳統,在共克時艱中鑄牢共同的思想基礎。

在災難大考中堅定報國力行的使命擔當

河南高校党外人士代表谈疫情之下“肝胆相照,共克时艰”

民進會員 河南大學校長 宋純鵬

大學,有擔當方成氣象。河南大學師生齊心協力,奮勇戰疫,在大疫中展現家國情懷,在大考中體現使命擔當,在大課中實現立德樹人。

厚重歷史豐富抗疫教材。“苦難輝煌”是河大歷史最鮮亮的底色。8年抗戰辦學,學校先後輾轉遷徙信陽雞公山、鎮平、洛陽欒川、嵩縣等地,雖顛沛流離,仍矢志不渝、不忘初心、不懼犧牲,辦學興校育人,教學科研不輟,賡續中華文明,播撒智慧星火,河大這段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歷史成為中國抗戰時期高等教育悲壯而又自豪的一座豐碑,成為學校最鮮明的基因特質、最鮮活的育人教材,也是學校百年餘來事業發展的不竭動力。面對今年前所未遇的新冠肺炎疫情,學校發揚歷史傳統,在教學條件變化、師生互動空間變化的全新環境下,把疫情災難當教材,讓師生領悟生命之重、信念之強,感受責任之重、使命擔當,滋養從容和淡定的內心,涵養堅忍和奮鬥的精神,培養自信和優秀的習慣。

責任擔當體現大學情懷。

疫情突發,河南大學第一時間派出包括黨外人士在內的醫護人員火速馳援武漢、支援省內疫情重點地區,更多的河大人把工作崗位當成抗疫戰場。廣大黨外知識分子組織捐款捐物、建言獻策,始終與黨同心同向、肝膽相照,風雨同舟、共克時艱。著名呼吸科專家、淮河醫院院長張禕捷曾參加抗擊非典和H7N9,又一次站到了抗擊疫情的最前沿;抗體藥物開發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馬遠方教授團隊,不懈科研攻關成功開發出新冠病毒快速檢測試劑盒;原創抗疫歌曲《暖城》《長江,長江,我是黃河》廣為流傳,極大激發全社會抗疫熱情。

只爭朝夕推動一流建設。疫情防控和教學科研兩手抓兩不誤,堅持“雙一流”建設目標和定位,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構建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深入推動學科發展,優化學校整體學科佈局,高質量完成“雙一流”建設的驗收評估。持續提升科學研究水平,提高科研核心競爭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打造高水平人才隊伍。推進體制機制改革,提高條件保障能力和學校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加強黨的領導與黨的建設,推動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

在抗疫阻擊戰中,在這場戰疫大考中,我們將秉承河大傳統,發揚河大精神,堅持育人要義,化疫情危機為教育契機,著力培養具有寬厚基礎、創新思維、健全人格和中國情懷的“鐵塔牌”拔尖創新人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輸送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共抗疫情,凝聚中國力量

河南高校党外人士代表谈疫情之下“肝胆相照,共克时艰”

無黨派人士 平頂山學院院長 蘇曉紅

這場戰“疫”,是一次大考,更是一堂大課。平頂山學院狠抓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不間斷,充分挖掘疫情防控期間育人元素,通過多種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把災難當教材、把困難當磨礪,將愛國主義教育、生命教育、信念教育、道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融合,實現了“停學不停課、思政不斷線”,努力化疫情危機為教育契機。

探索課程思政,“雲端課堂”重引領。強化“課程思政、思政課程”意識,把握抗擊疫情的教育契機,結合國情、校情,因時因勢,挖掘整理疫情防控過程中湧現出的感人事蹟,提取教育內涵和精髓,把在抗疫中充分體現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具有強大凝聚力的中國精神、心懷天下的家國情懷以及疫情防控工作的相關知識有機融入專業知識和課程教學,既關注學生專業知識學習,更注重對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引領。

加強思想引導,“網絡家訪”送關愛。

重點對家庭經濟困難、疫情重點防控地域的學生開展網絡家訪。學校老師與學生及其父母圍繞學習、生活以及疫情防控等情況進行視頻交流,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將學校的牽掛送到學生身邊,增進學校與家庭的聯繫,增強學生戰勝疫情的信心和勇氣。

注重生命教育,“心理關愛”解壓力。開通網絡心理諮詢服務熱線,全方位幫助學生學習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知識,引導師生珍惜生命,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提升健康成長能力。老師通過微信等互動平臺推送以“共抗疫情 心理關愛 平院在行動”為主題的心理疏導文章,為同學們提供心理援助。組織輔導員和學生參加心理健康系列講座,提高學生心理應激應對能力。

厚植愛國情懷,“線上班會”樹信心。定期組織全校419個班級開展“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網絡主題班會活動,各班級依託QQ群,微信群,釘釘等網絡平臺,輔導員、成長導師、學業導師變身“直播達人”,把疫情變成教材,厚植愛國情懷,將網絡班會打造成特殊時期學生德育新陣地。同學們齊聚網絡雲端,通過主題班會積極參加線上升旗儀式、疫情防控志願者培訓、線上特殊團課與主題團日活動、“集思防疫月”線上社團文化節等活動,共同探討家國情懷、人與自然的關係,分享抗“疫”中身邊的正能量,堅定疫情防控工作必將勝利的信心。

厚植愛國主義情懷,踐行立德樹人使命

河南高校党外人士代表谈疫情之下“肝胆相照,共克时艰”

民盟河南省委副主委 河南科技大學副校長 魏世忠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場時代大考,也是一堂思政大課。深入開展“把災難當教材 與祖國共成長”主題教育活動,既是深入貫徹全國全省教育大會精神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實全國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的有力舉措,對於青年大學生和民主黨派厚植家國情懷,激發責任擔當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一要在講好戰“疫”故事中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愛國主義精神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曆史的基因傳承,是推動中華兒女奮勇向前的不竭動力。面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這場戰“疫”,教育系統尤其是高校廣大教師要充分挖掘戰“疫”中先進典型、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蹟,把這些鮮活的教材融入到課堂教學中,體現在社會實踐中,用一個個生動的故事教育引導青年大學生從思想深層認識到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從行動深處將愛國之情轉化為刻苦學習、報效祖國的實際行動,在祖國危難時刻共同匯聚起風雨同舟、共克時艱的強大合力,唱響新時代愛國主義精神的最美“交響曲”。

二要在講好育人故事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事業發展必須回答的根本問題。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波及面之廣、影響力之大,前所未有。越是在這個時候,高等教育工作者越是要不斷增進對教育本質和功能的審視。每當我想起鄭邦山廳長在河南省疫情防控第九場新聞發佈會上對全省教育系統師生的寄語,都備受鼓舞、深受啟發。作為一名分管學校自然科學科研工作的副校長,責無旁貸帶領廣大教師充分發揮好科研育人的功能,對標科技前沿領域深入開展研究探索,努力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為莘莘學子樹立起“科技報國”的標尺,努力鍛造一批批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三要在講好肝膽相照故事中勇於擔當作為。各民主黨派、統戰團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把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為鞏固拓展“不忘合作初心、繼續攜手前進”主題教育成果的衡量標準,以實際行動詮釋與黨和人民攜手同心、攻堅克難的使命擔當。作為洛陽市民盟主委,我號召全市民盟盟員積極行動起來,堅定信念、履職盡責,發揮優勢、全力抗“疫”。盟員中的醫務工作者、基層幹部職工義無反顧奮戰在疫情防控最前線,民盟各基層組織和個人捐資捐物近13萬元力疫情防控,並通過社情民意信息等形式,積極建言獻策,畫好了民盟與中國共產黨眾志成城、同舟共濟的最大“同心圓”。

風雨無阻向前進,同舟共濟共成長

河南高校党外人士代表谈疫情之下“肝胆相照,共克时艰”

無黨派人士 河南工業大學副校長 李利英

作為一名黨外教育工作者,要深刻領會“把災難當教材、與祖國共成長”主題教育活動的意義,利用戰“疫”這個特殊教材,立足本職、立德樹人。

特殊成長,立德樹人。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人民譜寫了一曲眾志成城共戰疫情的壯麗凱歌,這是愛黨愛國生動鮮活的實踐教材,也是感人至深的實踐大課。校黨委書記寄語工大學子“願歸來時,你已成長”,對工大學子提出了殷切期望和美好祝願;組織學生收聽收看“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引領學生加強自身修養、提高精神境界,培養愛國奉獻的家國情懷;開展網絡主題班會、學風建設、志願服務、宣傳典型等活動,將一線抗“疫”的生動實踐融入思政課教學,對學生開展愛國主義、理想信念、生命健康、科學知識、傳統美德教育等等,真正開創了學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立足本職,化“疫”為機。突如其來的疫情,不僅是對我們生命健康的衝擊,更是對高校治理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驗。廣大學生要“把災難當教材、與祖國共成長”,高校更要化“疫情”為機遇,倒逼教學方式改革。我們堅持“四早四重”,踐行“五高標準”,全力護航“不停教不停學”。搭建“空中課堂”,開展網絡教學能力提升培訓,組織校內外專家課程建設培訓,700多門網絡教學課程如期開課,本科畢業生畢業設計順利開展,本專科學生網絡教學運行平穩有序。

同心同德,同向同行。響應號召,同心戰疫是作為黨外人士在這個特殊階段裡最緊迫、最重要的政治任務。“上下同欲者勝,同舟共濟者贏”,同心戰疫,就是要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標上同心同向,行動上同心同行。面對這場“大戰”“大考”,廣大統一戰線人士更加築牢了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信念,用實際行動發揮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的力量,展現每個中華兒女的擔當。在當前我們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刻,在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雙勝利的攻堅時刻,統一戰線各界人士更應“把災難當教材”,與黨中央同心同德、同向同行,與祖國風雨同舟、共同成長。

把災難當教材培育人民健康的守護者

河南高校党外人士代表谈疫情之下“肝胆相照,共克时艰”

無黨派人士 河南中醫藥大學副校長 馮衛生

“在抗擊疫情的戰役中,構建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學生們堅韌不拔、從容不迫、愛國愛民的奮鬥精神和家國情懷,真正地與祖國一起成長,用成長的足跡踩踏災難,讓不幸成為通往幸福的橋樑……”鄭邦山廳長2月14日,在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專題新聞發佈會上的這番話,為我們教育工作者如何投身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鬥爭指明瞭方向。教育我們的學生把災難當教材、把困難當磨礪,做到在災難面前與國家共患難、與人民共進步,共同完成這場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學教育與道德教育,這是我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一次寶貴實踐。

蔓延全國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疫情,是我們生活在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物質生活質量迅速提升的90後、00後,切身經歷的第一場全國性的災難。在順境中成長的他們缺少對災難的認識,對中華民族和中國共產黨百年苦難輝煌的鬥爭歷程認識還停留在紙面,他們的視野多停留在個體的感受上,缺少對國家、民族、社會的宏觀認識。得益於現代通訊媒體的發達,學生們在這場鬥爭中獲取了海量的信息,對黨、國家、民族有了全新的認識,抗疫鬥爭的全過程成為了他們一本“活”課本、一堂真正的“社會”課,

作為醫學院校的教育工作者,我們的責任就是引導學生、幫助學生,思索探求,樹立“堅韌不拔、從容不迫、愛國愛民的奮鬥精神和家國情懷”,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真正認識到“個人的夢想只有和國家民族融在一起,才能煥發出驚人的力量”。

作為醫學院校,我們三所附屬醫院的醫護人員在抗疫的鬥爭中作出了巨大貢獻,書寫了一個又一個感人的故事。更令我們欣喜的是,我們很多的學生在這場鬥爭中主動“出列”,並不同程度的參與其中,有積極參與河南“小湯山”醫院建設、有主動參與社區防控服務、有捐獻財物支援一線,結合自身實際和專長,為抗疫鬥爭貢獻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他們是我們身邊最鮮活的“教材”,是我們最熟悉的榜樣。

我們要總結好、挖掘好他們的事蹟,用身邊人、身邊事教育學生、啟迪學生,深化他們求真、求實的科學精神,醫者仁心、救死扶傷的職業使命,大愛無疆、逆向而行的責任擔當;強化他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解和認識,在抗疫的鬥爭中建立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向學生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為學生提供受用終身的精神財富,幫助他們成長為人民健康的守護者。

把災難當教材,與祖國共成長

河南高校党外人士代表谈疫情之下“肝胆相照,共克时艰”

無黨派人士 河南工程學院副院長 張銦

全國人民在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經過艱苦努力,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果,向世界彰顯了中國力量。以這場疫情鬥爭的生動實踐為契機,對大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對於堅定大學生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義。

道路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歷史和人民的必然選擇。疫情爆發以來,武漢等地採取封城措施,全國各地大規模的停產停工給國家經濟帶來相當大的壓力,但疫情防控工作仍然有條不紊地開展,經濟社會穩定。新冠肺炎戰“疫”中數萬名醫護人員馳援一線,休假工廠迅速開工,雷神山、火神山僅僅10天奇蹟般矗立。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優越性,才讓今天抗擊疫情充滿信心和底氣。

理論自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黨和國家的奮鬥目標。在這場抗擊疫情戰鬥中,第一時間調動全國醫護人員前往武漢,奮力醫治病患,協調調配全國醫療物資和生活保障物資馳援武漢和湖北其他地區,全力支持湖北省加強病人的救治工作,維護好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體現了生命面前人人平等,而這正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堅持人民至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高於一切理念的集中體現。

制度自信:中國疫情能得到快速有效遏制得益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在抗擊疫情中的快速有力舉措,受到了世界衛生組織幹事譚德賽高度評價:“中方行動速度之快、規模之大,世所罕見,展現出中國速度、中國規模、中國效率,我們對此表示高度自信。這是中國製度的優勢,有關經驗值得其他國家借鑑。”

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國人民在抗擊疫情的“戰鬥”中所體現出來迎難而上、艱苦奮鬥、頑強拼搏、不怕犧牲、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等精神正是中華文化的生動體現。在全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背景下,中華文化所蘊含的智慧、理念、氣度、神韻涵養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內心深處的自信與自豪,中華文化必將在抗擊疫情中,以更加自信的姿態走向全球。

新的歷史條件下,新一代大學生更應該堅定四個自信,勇於擔當作為,承擔起新時代建設者的歷史責任,不負黨的期望、人民的期待、民族的重託,不負韶華,努力成為一個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

河南高校党外人士代表谈疫情之下“肝胆相照,共克时艰”

審核 | 陳 凱

供稿 | 省教育廳組幹處

河南高校党外人士代表谈疫情之下“肝胆相照,共克时艰”

不負韶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