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男孩都有一個挖掘機的夢想?

男孩對機械原力的膜拜出於天性。除了四驅車和變形金剛模型,他們最鍾愛的玩具可能就是挖掘機和推土機了。而這一切都發生在藍翔霸屏之前。

如同每個女孩都想擁有芭比娃娃,而對小男孩來說,一輛工藝上乘的挖掘機玩具,可以讓他們深信自己是個剷車司機,在地板上玩上三天三夜。

據新華網報道,眾多男士對挖掘機情有獨鍾,小孩子也是玩得不亦樂乎,也讓商家日進萬金。不少人在問:一家三代為何鍾情於大型機械類玩具,一個挖掘機何以成為一家三代人的新寵?網友留言可謂五花八門,但鮮有科學性的分析和專業性的回答。

為什麼男孩都有一個挖掘機的夢想?

男士為何喜歡“挖掘機”?

一是路怒症的心理折射。當人駕駛上大型機械,心理會出現一系列變化,從恐懼開始,到好奇,到萌生征服欲,再到人機和諧對話後的愉悅和成就感,進而自我膨脹,由此產生超越現實的心理期望,“馬路憤怒”的情緒便油然而生。心理學研究表明,路怒症攻擊性行為來自五種幼稚心態:明知道沒必要趕時間卻以飛速抵達目的地為榮,視其他司機為競爭對手且以超車為樂,對道路有強烈的佔有慾容不得別人超車,容錯率低以及睚眥必報。孩子玩挖掘機則更多的是滿足對機器的佔有慾和挖沙帶來的破壞慾,同時還有操控機器完成任務的成就感。

為什麼男孩都有一個挖掘機的夢想?

二是社會文化的影響。有一句廣告語人們已經耳熟能詳:“挖掘機技術哪家強?中國山東找藍翔。”原因是電視、網絡和平面媒體鋪天蓋地地狂轟濫炸,長時間強刺激之後,哪怕是一條微小的信息也會在受眾的腦海裡留下深深的烙印。而網民對這一廣告語的惡搞無疑又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什麼情侶版、校園版、史記版、西遊記版、孟姜女版等等,被“惡黑”的廣告語藉助網絡的傳播,躺著的孩子怎能不中槍?而發展中的中國,到處在拆遷,到處是工地,天天在演繹著“藍翔技術”,喜好模仿的孩子又怎能不躍躍欲試?

為什麼男孩都有一個挖掘機的夢想?

三是仿生學的反哺。人類對生物體的結構、功能和工作原理進行研究後,將其移植到人造工程之中,這種發明創造的新技術催生了仿生學。早在1840年,美國西部開發時期,出現了模仿人體構造如大臂、小臂和手腕、能夠行走和扭腰類似機械手的挖掘機。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為了解決挖掘機剷鬥粘土而影響工效的問題,我國中科院任露泉院士從田鼠、蚯蚓、蜣螂等小動物身上遇黏不粘得到啟示,發明了地面觸土機械脫附減阻功能製造技術。兒童目睹挖掘機工作,自然會聯想到自己的雙手從而產生學習的動機,在操控過程中,貫通了人機之間的共體,實現了信息的傳遞、變換和加工,機械手是自己雙手的鏡像,是自己手臂的延伸。仿照人的手臂工作發明了挖掘機,遊戲中孩子向挖掘機學習曲臂、挖掘和扭腰,是仿生學的反哺。

為什麼男孩都有一個挖掘機的夢想?

四是表達的需要。如同喜歡風、水一樣,兒童還喜歡玩沙。因為沙屬於低結構玩具,所以近些年成為了兒童心理治療的利器,即沙盤遊戲。是“自由和保護的空間”的特性使沙盤遊戲成為臨床治療的基礎和治癒轉化的條件。兒童是弱語言群體,他們在學習說話之前已經能夠聽懂一些詞語短句,但對一些特殊要求和特別想法等複雜內容難以表達完整和準確,沙盤遊戲則可以用非語言的形式來表達兒童的內心世界。兒童操縱“挖掘機”挖沙近似於在玩沙盤遊戲,一鏟一挖,一送一放,沒有過多的要求和過重的任務,除了帶來操控的樂趣以外,還在傾訴內心世界,甚至還有情緒的發洩,只不過其內容不是我們聽到的話語,而是看到的遊戲成果。

如果你滿腔熱血得不到釋放,如果你滿腔壯志卻得不到重用,那麼來吧開始自己創業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