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字读书要诀,既简单又实用

3月份开启了洋葱阅读课的学习,收获很多,每一页ppt都是干货,但这一次,我没有像以前那样疯狂地记笔记,而是抵住诱惑,用漏斗方式筛选对自己真正有价值的内容,在前两节课中,我总结了“学、想、做”的三字读书要诀。

为什么读书

沈从文说:“读书,是成本最低的投资;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读书绝对是对自己最好的投资,知识和经验都是个人成长的宝贵财富,这两样都能够在书里找到。

你现在遇到的很多人生问题,前人都曾经遇到过,而且有很好的解决方案,你所要做的就是带着问题去找到这些知识,然后跟着他们去应用和实践。

你也可以把尝试过的成功或者失败的经验再记录下来,去帮助更多人。

当然,读书不一定能立马解决你的问题,因为读书也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时间去积累。

苏童说:"青年时代的读书是天赐的时间机遇,可能你现在读的书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但会在某个未来时机创造你都没法想到的奇迹。"

著名作家海伦·凯勒,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但她不屈不挠地与命运抗争,在家庭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盲文,拼写单词,表达自己,在20岁时,考进哈佛大学女子学院。

海伦·凯勒用自己的毅力缔造了"知识改变命运"的神话。

你只要坚持,读书一定会改变你的生活。


三个字读书要诀,既简单又实用

知识改变命运

碎片化阅读,改变你的生活方式

浦弥太郎说:“经常会有钱不够、时间不够的情况,但不要把这样的话说出口。在忍不住要说的时候,强行咽回去。我觉得这些话无论如何都不该说出口。因为在有限的时间和金钱内推进事物的前进,是自己的责任。”

想读书却没时间读,这是很多人的困惑。

读书的实践哪里来?最好的方式就是把一天中的碎片化时间积少成多,化零为整。

洋葱阅读法说,如果你在(某个场景)……就读(文章、公众号、专栏)……

比如:

如果你在(上班路上)就读(公众号、专栏);

如果你在(公司午饭后)就读(厚一点的书、专栏);

如果你在(飞机上)就读(耐看一点的书);

把你刷剧、玩游戏、闲聊的碎片时间,都换成阅读,哪怕每天从阅读5分钟开始。

每天5分钟,一年可以读多少本书?

1本书平均7万字,每天5分钟大概需要1个月读完,1年可以读大概12-16本书,你就已经远远超过了90%的国人。

——洋葱阅读彭小六

“在单位时间内,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你的选择决定了时间的分布长度和投入程度,这些叠加会呈现出结果。”

你只要坚持,读书一定会持续地改变你的生活。


三个字读书要诀,既简单又实用

读书改变生活

“学、想、做”把碎片知识为你所用

读书的真正目的是把书中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知识,为你所用。怎么才能记得住、用得上?

首先会学。读书的时候要读重点,比如一篇公众号文章,他的核心讲的是什么?一个概念?一个工具?还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这些都隐藏在文中的关键词,所以要会学找关键词。

其次要想。读的同时,你要思考这个内容以前遇到过吗?在哪里可以应用?可以怎么用?

最后做3次。把学到的知识用起来,并且至少用3次,因为这样可以加深理解和记忆。在用的过程,如果遇到问题,就回头去读书中内容重新学习和理解,经过反复的学、想、做,知识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记忆、打磨,最终让你记得住、用得上。


三个字读书要诀,既简单又实用

学、想、做,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

现在,你可以通过这个“学、想、做”的动作,利用每天的碎片化时间,放下手机,拿起书本,开启你的阅读人生,改变你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