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春天》致我们逝去的童年时代


《四个春天》致我们逝去的童年时代

四个春天

《四个春天》这本书,作者用细腻柔软的笔触,勾勒出故乡的全貌,回忆儿时的旧友与趣事,记录父母的日常,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从这本书中发现,随着我们慢慢长大,儿时的记忆在时光的间隙里渐渐隐现,莫名有些惆怅。

但也是这本书,重新拾起了我记忆深处,那些童年时代的美好回忆。

1、动物的美好

(一)抓蝴蝶

有时候,镜头里扫过黄色白色彩色的蝴蝶,抬眼寻去,它们早已飞入幽谧林谷。爸感叹道:“只有到了野外,才能体会到‘欣欣向荣’的意思啊!”

记起来,我小时候总爱穿梭在田野里抓蝴蝶,做标本。

《四个春天》致我们逝去的童年时代

抓蝴蝶

彩色的蝴蝶是抓不到的,只有那种白色的,可能被称为“飞蛾”的小动物才容易被捉住,那时我们统称为蝴蝶。

我协调能力特别好,每次轻手轻脚地在油菜花旁边潜伏着,慢慢接近蝴蝶,等到它停留在花丛中间时,右手忽地一把抓住翅膀,蝴蝶就到了我的手里。

抓得多了便全装在一个瓶里,看着蝴蝶在瓶里争先恐后地往玻璃外冲撞,便觉得有趣。

看到大蝴蝶或者不同色彩的蝴蝶,很想要保存下来,于是拿来一本书,活生生将它们夹在书里。

想来那时候还未意识到小动物生命的珍贵,而当我意识到生命的珍贵时,才真的长大了,发现再也回不去了。

(二)捉蜜蜂

我们还一起钻山洞,在洞口转泥虫。

记得小时候的夏天,蜜蜂活动频繁。

《四个春天》致我们逝去的童年时代

捉蜜蜂

那时候家里还没盖上高楼,还是红砖泥土砌起来的墙面,泥土少的地方,风干后表面便会凹进一个洞,蜜蜂就爱钻洞。

可能听家里的老人说蜜蜂尾巴有蜂蜜,我们没事便拿出一个哇哈哈的瓶子,用瓶口对准凹洞,等着蜜蜂钻出来。

一天下来可以捉好几只蜜蜂,结束后几个小伙伴一起比看谁的蜜蜂数量最多,输了的要去地里帮大人们干活。

至于蜜蜂尾巴到底有没有蜂蜜,我一直没有弄清楚。

因为后来用手接触蜜蜂的时候,才知道蜜蜂容易蜇人,因此我也没能尝过活蜜蜂的蜂蜜。

长大后,一次和老姐去婺源旅游,有幸在篁岭看到了养蜂人,那是第一次见到成群的蜜蜂和蜂巢,也是第一次知道原来蜂巢也是可以吃的。

原来活蜜蜂的蜂蜜这么甜,还有一股油菜花淡淡的香味。

(三)斗蛐蛐儿

我们用火柴棍大小的树枝在酥土上划圈圈,转出一个三厘米深的锥形小坑,坑壁要陡,像快速搅出来的旋涡。

不一会儿,泥虫感觉到震动,便从土里拱出来,跌跌撞撞滚到坑里,总是刚爬上来一点,又跌了下去,笨拙不堪,憨态可掬,我们总得先哈哈乐上一番,才往洞里爬去。

《四个春天》致我们逝去的童年时代

斗蛐蛐儿

没去过贵州,因此也没见过西北那边的土地,我们是在蓬松的土堆捉蛐蛐。

那时候有经验,能够根据昆虫的粪便干湿和多少来猜测哪个洞有蛐蛐,便用长细棍戳洞口,等着蛐蛐爬上来,用容器装着,回家开始斗蛐蛐儿。

谁家的蛐蛐儿输了,便再去洞口寻找下一只能力强的蛐蛐儿,那是经常会看见好多小伙伴蹲跪在地上捉蛐蛐儿,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四)池塘钓虾

湖里的大鱼时常跃出水面,扑通一声,漾出大大的水波。

湖底尽是怪石,枯水季仍能看到很多泉眼在汩汩冒水。

近岸处的水草、石缝里藏着很多大虾子,脱下衣服一兜,总能抓到几只,把衣服拧干晒在教室窗口,到放学时太阳偏西,也就干了。

《四个春天》致我们逝去的童年时代

池塘钓虾

小时候,约着小伙伴们一起去池塘钓虾是最快乐的时光了。

钓虾也是有技巧的。首先要有肥肥的饵料(蚯蚓),我们会扛着铁锹,跑到潮湿长着草的肥沃泥地里,用铁锹挖蚯蚓,要那种青色的胖胖肥肥的蚯蚓才是极好的饵料。

有时候收获颇丰,满满一瓶子的大蚯蚓,有时候会挖到那些红色的细长的蚯蚓,这种一般没什么用,总被我们扔到一边,因为钓鱼才用得上它们。

挖好蚯蚓后,小伙伴拿出一铁锹的灰,将蚯蚓倒进去让其失活。

小时候初生牛犊不怕虎,直接用手拿着蚯蚓往会里摔,用手剖灰。

差不多后拿出几节剪好的细线,一头将2.3条蚯蚓系在线上,另一头系在准备好的稍长的木棍上,这样钓虾的工具准备好了。

小伙伴将剩下的蚯蚓装好,拿起盆桶便往池塘里跑,一边跑一边哼着歌,好不快活。

2、秋收的季节

夏天,油菜花变成了油菜籽,收获时节,附近农民们借中学的操场晒菜籽,那是我们一年中最快乐的时刻之一,可能仅次于春节。

我们家在江汉平原,是真正的鱼米之乡。农村里家家户户都有几亩田,种些蔬菜和粮食。

一年四季,油菜花、水稻、棉花、黄豆等等,一年忙到尾,从来没有休息的时候。

因此小时候得空,经常体验生活,帮家里插秧、种棉花、收割水稻、晒稻谷等等。

《四个春天》致我们逝去的童年时代

棉花苗

(一)插秧&种棉花

插秧时,卷起高高的裤腿,赤脚踩进泥里,头上戴着草帽,手里拿着秧苗,随着腰部一起一弯,秧苗被一根根插进地里,整整齐齐。

小时候被蚂蟥盯上过一回,从此再也不敢下地插秧。

种棉花其实很繁重,但我们只是帮着挖土,所以算得上轻松。

《四个春天》致我们逝去的童年时代

制钵器

用专门的”制钵器“往地里使劲,一个圆柱体的泥土就被挖出来。挖到足够多的圆柱泥土后,接下来需要播种。

将几粒棉花籽放在这些圆柱体的凹处,接着盖上土,用塑料薄膜覆盖几天等发芽,发芽后就可以将棉花苗移走,整个营养钵的过程也就完成了。

(二)收割水稻

收割水稻那时候用的是镰刀,大人们一簇一簇收割,稻穗一簇一簇倒在地里。

那时候小朋友最爱做的事情,便是在收割完稻谷的田地里走上一圈,能捡到部分被落下的小稻穗,那稻谷是我们的快乐来源。

那时候,家里经常有人生火焚烧秸秆,火堆燃烧了它的力气后,势头渐渐温柔下来。

小伙伴围着火堆,将白天捡来的稻穗扔进火堆,伴随着砰砰的声音,爆米花便像魔术一样出现,大家扒拉着、争抢着,打打闹闹,嬉笑声在渐渐合拢的暮色中远去。

(三)分离谷物

割完的稻穗被一捆捆运走,铺在禾场或者禾场前路上。马路上有车,借助车的重力可以将稻谷与稻穗分离开,估摸着两到三天稻谷才能彻底被分离。

不在马路边上的家庭,会将水稻铺在自家的禾场上,用自家的老黄牛,栓上重重的大石辊,一圈一圈地绕,直到稻谷被分开。

这样被分开的稻谷里面参杂着稻苗的稗子,还要人工进一步过滤。

于是在有风的日子,家家户户又开始劳作。

《四个春天》致我们逝去的童年时代

风滤法

将水稻拢成堆,用铁锹撮一锹稻谷,顺着风的方向,向天空抛去,在风的作用下,轻的稗子会随着风移出一段距离,剩下的稻谷受重力的作用直直落下,我一直很佩服劳动人民的智慧。

过滤后的稻谷需要第二次过滤,风箱就出现了。

风箱主要是用来分离不饱满的谷物,所谓的空秕。一人用力扇动风箱,另一人将稻谷放进最上面的凹槽,利用风力将稻谷种的空秕和灰尘给清理掉。

有风箱的日子里,总是充满了孩子的欢笑。

(四)晒谷

清理后的谷物湿度还很高,放久了容易发热发霉,因此高质量的谷物需要有限定的温湿度。

大人们便会将稻谷平铺在禾场,薄薄的一层,利用夏季太阳的温度,将稻谷中的水分蒸发掉,达到高质量的谷物要求。

《四个春天》致我们逝去的童年时代

晒谷

每次放假回家,可以看见车窗外满眼的金黄色,太阳越是毒辣辣的,地上的稻谷越是显得黄灿灿。

不时有老伯拿着木耙在地上推着,或是用双脚在那一片黄灿灿的地里,走出一条条规则的条状,达到均匀受热的目的。

一个暑假后,回到学校,朋友说我在家晒“日光浴“,脸和手臂全黑了,像包青天。我恨及了那个称呼,也恨及了晒谷的日子,发誓要好好读书远离家乡,避免秋收的”日光浴“。

随着科技慢慢进步,插秧、收割、过滤等操作被机器取代,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和秋收的效率,也带走了儿时的那爱恨交织的体验。

3、平凡生活的乐趣

(一)跳跳糖

一粒一粒含在嘴里,体会着白糖的甜和炒米的香在舌头和上下颚之间流转的幸福。

《四个春天》致我们逝去的童年时代

跳跳糖

我记得,小时候有一种跳跳糖,一粒一粒的糖刚放进嘴里,一颗颗糖像加满了油似的,开始不断往上蹿跳,发出咯咯的声音,我很享受糖在舌头和牙齿之间升降的快感。

还有那种泡腾片,小时候总爱将泡腾片放进瓶子里泡水喝,看着气泡一颗一颗地从下冒出,糖分也从那一颗一颗气泡中散发出来。

拿一根塑料软吸管,在瓶口上用工具开个小口,一头放进书桌的瓶里,另一头放进嘴巴里,午睡时候最享受这种偷喝泡腾水的快乐了。

(二)萤火虫

“对啊,大人们一人一把扇子,你还专门在大门上安了盏灯。”

《四个春天》致我们逝去的童年时代

萤火虫

小时候,大人们手里一人一把蒲扇,摇曳着送来阵阵清风,还能驱赶蚊虫,那时候家里还没有空调,夏天的夜晚总是在屋外度过。

一张凉席一把蒲扇,在禾场里乘凉。

小孩三五结对拿着瓶子在河岸边的公路上捉萤火虫,装进瓶口里一闪一闪的。

大人们在凉席上话家常,几个小女孩躺在大人身边抬头望着满天的星星,一颗一颗地数着,数着。 一颗,两颗,三颗。

你们说天上到底有几颗星星啊?我怎么数不完呢?

(三) 酒厂

每天打酒的人吸着酒香,围在酒坊门外。男主人成日埋头铲着酒糠,女主人取酒售卖,两个人在长年缭绕的烟雾里,面目也不太分明了。

《四个春天》致我们逝去的童年时代

红砖烟囱

湖北这边很少有酒厂。

前些日子疫情影响,需要去岳阳东坐高铁,途中汽车经过岳阳,车窗外看到一幢幢长烟囱,外面是红砖砌的,自下而上由宽到细,到最顶上冒出一缕缕偏灰色的烟。

大概在酒厂附近住的人都能闻到那些酒香吧,真有点羡慕他们。

如今的我一杯独醉,我在想,如果我居住的环境换成岳阳酒厂,现在的我会不会是个酒量极好的女中豪杰?

4、父母的豁达

(一)唱歌&练琴

一时间,我觉得他们是那么的青春,似乎从未被时间摧残,从未老去。

父母其实很像小孩,疫情在家的那段日子,我爸妈的行为有时候比我还要幼稚。

比如唱歌,每天起床第一件事,便是打开全民K歌,看看自己涨了多少粉丝,收到了几朵鲜花,碰到自动打分很低时跑来一个劲问我,是不是他哪里跑调,需要调整?

我每次很好笑并无奈地告诉他,这个分数的高低和唱的是否好听一点关系都没有,让他不要在意。

比如学乐器。在开了全民K歌会员看视频学唱歌后仍不满足,开始学键盘,让我下载完美钢琴软件,他自己在平板上捣鼓。

《四个春天》致我们逝去的童年时代

吹小号

因为年轻时候吹小号的缘故,到现在为止,一些歌曲的简谱他还记着,凭记忆写下谱子后问我哪里不对,我便上百度给他划分了小节线、节拍和休止符。

开始了没日没夜的练琴模式。有时候跟我爸对比起来,我的学习热情和持续时间还真不如他,一天10小时的时间,他花在音乐上的时间就有8小时。

而我像个大人一样,每天为工作烦恼和加班,生活都失去了乐趣,相比于他们的豁达自然,似乎我更显得苍老。

(二)跳舞

如果可以,我真的希望父母比我年轻些,让我走在他们前头,我觉得有些悲伤我承担不起。相比他们的豁达自然,似乎我显得更加苍老。

比如跳舞,前段时间《酒醉的蝴蝶》特别火爆,我爸在家跟着抖音学跳舞,但一直都学不会。

我妈看不下去,把舞蹈视频拿给我,说让我教我爸,于是在我卧室,开始了3小只憨态可掬的舞蹈之路。

虽然他们动作僵硬,但我却觉得他们跳的很棒,因为他们很享受跳舞的过程和乐趣。

比如羽毛球比赛。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工作外,我唯一的娱乐活动就是羽毛球,每天饭前跟我爸对战三十回合,输了的人洗碗。

《四个春天》致我们逝去的童年时代

羽毛球

开始我是不会打羽毛球的,因为家里从来都是打合作球,尽量让对方接住以免球掉下来,因为捡球实在是体力活。

后来在深圳习惯后,总爱扣球,在家里和我爸打球时,每次都扣球,他在那边接的可费劲,抱怨着我不会打球,下次不跟我打,碗也不洗,我和我妈在这头狂笑。

(三)劳作的奶奶

太阳出来时,他们已经翻过了山谷,穿过郊野农田,涌入独山城,去往各自的市集。

我特别佩服我奶奶,她就是这样。

那时候还是冬天,早上八点我刚刚睡醒,听到奶奶在楼下做豆腐。原来她六点就从家里出门,装了半袋黄豆,挑着木桶去市集上磨浆做豆腐给我们吃。

她不会骑车,硬生生来回走了16公里。有时候我觉得她好傻,为什么不让我们开车带她上市集呢?这样多轻松。

但更多的时候我很羡慕她,过着平凡而简单的慢生活,不用想这繁杂世界的纷纷扰扰,田园生活多惬意。

《四个春天》致我们逝去的童年时代

挑扁担的奶奶

5、理解成长的意义

(一)适应社会

其实,幼时并不觉得这些事有多坏,甚至有种隐隐约约的快乐,长大后回想才不禁直冒冷汗。

当我们开始了解并认为这是坏事的时候,说明我们长大了,懂事了,同时也失去了孩子的那份不计后果的天真。

在心理学上,这是很常见的现象,也就是超我战胜了本我。

就像电影《狗十三》里的情节一样,当李玩开始去迎合父亲和家人,而隐藏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时,大家都笑了,因为觉得她懂事了。

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本我确实很快乐,但每个人生活在这个社会上,必须接受社会的准则,也就是超我的制约。

不知道是好是坏,但每个人都会经历这样的改变,也就是所谓的“成长”。

《四个春天》致我们逝去的童年时代

狗十三

(二)短暂的逃离

路过公交车站时,突然想不如跳上一辆车,随便去哪里转转。

大学时的毕业心愿之一:晚上在学校门口的公交车站上,随便踏上一辆车,坐在后排靠窗的位置,随着车子漫无目的的出发。

一路欣赏沿途的风景,欣赏这个城市的落日余晖和浪漫的夜晚。

要是能刚好经过长江大桥就好了,窗边有渔船、轮渡和遥远的海岸线,还有拂来的阵阵凉风,桥上煞是好看的昏黄灯光,和灯下一行行逗乐的情侣。

耳机里放着最爱的歌曲,公车嘟嘟地兀自往前开,就这样静静地聆听着,欣赏着,旁观着这一切,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四个春天》致我们逝去的童年时代

武汉长江大桥

(三)分离的意义

看他的身影在路灯的间隙里一高一低隐现,逐渐变小、消失,有些莫名的怅惘。

想起来前任说的“相见不如怀念”。

因为每一次见面意味着别离,那么为了避免离别时的悲凉还不如开始时就不见。

可他忘了,与离别时的悲凉相比,相见时的体验才更有意义和深刻。

“离别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相见”。

此后至今,再也没有了消息。

在人生的这趟列车上,会碰到形形色色的人。

有些人三观一致,相谈甚欢,便成了好朋友,在车厢中嘻嘻闹闹。但大家下车后,未来是否会再相见,谁也不知道,毕竟这是一趟不能预知且无法回头的列车。

因此要珍惜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个人,尤其是我们的好朋友。

而好朋友之间,最怕的不是我失去了你,或者是从别的朋友那才知道你的消息,最怕的是,再也没有了你的消息。

《四个春天》致我们逝去的童年时代

分离

人总是长大后才开始忆起童年,和童年的美好。

春天的油菜花、夏日的绿稻、秋天的金穗,在大地上翻滚。那曾是我孤独童年的乐园。

谨以此文,纪念我逝去的童年时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