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是看還是聽?該怎麼選擇?

美國有聲書出版商協會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在電子書、紙質書都下滑的大環境下,有聲書實現逆勢增長30.2%。

而國內有聲書市場也同樣表現驚人,2017年中國聽書市場規模為32.4億元,同比增長36.7%,粗略估算,2018年有聲閱讀的市場規模約45億。

書,是看還是聽?該怎麼選擇?

其實,聽書不算是什麼特別新鮮的事物,在互聯網沒有誕生之前,廣播電臺也有長篇小說聯播的節目,當然沒有互聯網這麼方便,可以點播、可以回

放,隨時隨地都能聽,但總體的形式其實差不多,對於那些相對固定的聽眾來說,也是一種樂趣和享受。

書,是看還是聽?該怎麼選擇?

聽書當然有它獨特的益處,但我依然覺得,聽書不能代替讀書,從我個人來說,我讀書的時候喜歡做批註,每有所得,就寫在旁邊,聽書顯然沒有這個功能。其次,聽書也不利於思考,讀書的時候,喜歡哪一段,可以反覆咀嚼、品味,有感觸了,可以停下來慢慢思想,聽書雖然也能做到,但顯然比較麻煩,翻來覆去地倒退、快進,也容易讓人失去興趣。

聽書和讀書的區別不止於此,從根本來說,從讀書到聽書,不僅傳播方式變了,人的感官活動也變了。讀書是視覺活動,聽書是聽覺活動,人和文字、知識接觸的方式變了,感受當然也完全不一樣。

從形式上看,文字更抽象,讀書適合慢慢品味、咀嚼,而聽書適合浮光掠影地瞭解。從情感上看,讀書的時候人更加理性、更容易反思。而聲音更感性,聽書的時候更多是情緒的體驗,同時也更容易被朗讀者的情緒所感染和帶動。

這兩種方式很難說哪一種更好,比如讀一本古代的經典,一個人慢慢閱讀,會反覆去思考,去琢磨其中的意義,遇到不懂的,會去查資料,探求真相,他的情緒卻不太容易被書中的內容所帶動。而如果有一個人在那裡聲情並茂地朗讀、講解,聽者就不太容易去思考,反而更容易被朗讀者、講解者帶動情緒,甚至被講解者的情緒所裹挾。

書,是看還是聽?該怎麼選擇? 聽書更感性,並不是說聽書不好,只是適合不同的內容,不同的需求,同樣一部長篇小說,一個人繪聲繪色地朗讀,把故事講得精彩紛呈,聽的人從中感受到愉悅,因此得到休息和享受,這是一種。換一個角度, 午後的陽光下,或者靜謐的夜晚,捧著一本書,慢慢地品味經典的美妙,思考經典中經久不滅的東西,又是另外一種收穫。

所以,我認為聽書固然有它的作用,也有它的市場,但終究代替不了閱讀,聽覺的感受也代替不了視覺的感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