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革新的變故,且看詩豪劉禹錫如何活出最豪邁的一生

導語:詩仙李白,盛唐榮光,盛世之下的詩仙太白;詩聖杜甫,晚唐衰敗,末日之下的現實聖人。唐代作為一個高歌的時代,有著李杜這樣的詩仙和詩聖,歌頌著一個朝代的興衰更替,但是也有著詩豪劉禹錫這般笑看人生,豪氣萬丈的錚錚鐵骨之輩。

詩豪劉禹錫,他不是最頂尖的歌頌者,卻以豪氣萬丈名千古;他不是最優秀的政客,卻以浪子之身高歌行;他不是最幸運的歷史人物,卻以豁達心胸走向未來。劉禹錫的一生,在經歷了永貞革新所帶來的大起大落,讓他練就了一顆越挫越勇、豪情萬千的勇者之心。

青年時代的一帆風順

劉禹錫,出生於唐代,其祖先為漢朝景帝賈夫人的兒子劉勝。父親劉緒為了躲避安史之亂殃及池魚,便舉家遷居蘇州,而劉禹錫也是在這之後在蘇州出生。而世代為官的家族背景,也為劉禹錫提供了極為優秀的學習和成長環境。

貞革新的變故,且看詩豪劉禹錫如何活出最豪邁的一生

劉禹錫

劉禹錫自幼熱愛學習,對於諸子百家和詩詞歌賦皆精通於心。在蘇州的江南水鄉,劉禹錫感受到了最為豐富的詩歌氛圍,吸收了最為新鮮的詩賦技巧。在得到著名詩僧皎然和靈澈的指點和薰陶後,在作詩方面劉禹錫的成長更是與日俱增。

在大約十九歲的年紀,劉禹錫在洛陽和長安等地遊學。不同於李白和杜甫窮遊天下的坎坷和顛簸,劉禹錫的遊學之路可謂是一帆風順,甚至在士林之中收穫了極高的聲譽和讚揚。劉禹錫的遊學是為自己以後的仕途積攢人脈和聲譽,鋪平道路,不同於李白和杜甫的遊歷是為了開闊眼界,結識官員,試圖尋找入仕的機會。

貞革新的變故,且看詩豪劉禹錫如何活出最豪邁的一生

劉禹錫遊學

在遊學歸來之後,劉禹錫順利的於同時期的柳宗元一同考上進士及第,通過科舉考試的傳統選拔方式走上了仕途,隨後又考中博學鴻詞科,擔任唐朝的監察御史,二十三歲便位極人臣,憑藉著自己的學識和才華成為了太子校書,前途可謂是一片光明,坦坦蕩蕩。

可以說劉禹錫的青年時代是一帆風順,後來的為官仕途也是平步青雲,相較於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這樣的著名詩人來說,他的前半生是風調雨順,沒有磕磕絆絆的。而也正是這樣順利的人生道路,在遭遇巨大變故後,才能激發出劉禹錫潛在的豪放氣概的性格和寧折不屈的精神。

永貞革新之變故

作為一帆風順走上仕途,甚至位極人臣的劉禹錫,自然也有著一個治國平天下的偉大夢想。但是國家的腐敗和宦官權貴的阻擋,讓劉禹錫的理想難以實現。於是便在永貞年間,以官僚士大夫為主要力量,以打擊官宦權貴勢力、革除國家弊端為主要目的的一場聲勢浩大的改革孕育而生,劉禹錫也參與其中。

貞革新的變故,且看詩豪劉禹錫如何活出最豪邁的一生

一同參與永貞革新的柳宗元和劉禹錫

但是官僚士大夫的力量,在手握兵權的宦官權貴和藩鎮軍閥面前,終究只是螳臂當車,自尋滅亡。一場永貞革新,沒有為唐朝帶來全新的改變和進步,反而是讓皇帝被逼禪位,劉禹錫和自己的同僚也面對著貶官流放的悲慘結局。

作為改革領導人的王叔文被賜死,王伾也在被貶之後病死,剩下劉禹錫和同期入仕的柳宗元等人均被貶為邊遠八州的司馬,這便是著名的"二王八司馬事件"。位極人臣的劉禹錫,一時間從人生的巔峰跌落谷底,而這一跌便是跌了二十三年之久。

人生能有幾個二十三年,而作為原本壽命就不如現代的古人,劉禹錫的二十三年則顯得極為珍貴。作為心懷治國平天下的志向的有為青年,二十三年的虛度光陰,是劉禹錫自己的損失,也是國家和百姓的損失。

而劉禹錫最讓人敬佩的,便是無論遭遇何種苦難,他始終能夠笑對人生,不改初衷。面對當朝權貴的迫害,劉禹錫如同一隻打不死的小強般越挫越勇,生命力旺盛。而詩詞歌賦,也就成為了劉禹錫宣洩心中所想和心中所向的主要途徑,中國詩詞迎來了一位詩豪的灌溉和滋養。

物是人非 我心依舊

十年之後,劉禹錫回到了整個早已物是人非的京城。十年的變化,讓整個大堂朝廷皆是趨炎附勢、攀高結貴的小人,面對著一群靠著投機取巧坐上權貴之位的得意之人,不以為然的劉禹錫用自己的詩句給予諷刺和批判。

貞革新的變故,且看詩豪劉禹錫如何活出最豪邁的一生

劉禹錫居住的陋室

一句"玄都觀裡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讓好不容易從偏遠地方熬出頭的劉禹錫又一次麻溜地"滾"了回去。心中豁達豪放的劉禹錫不怒反喜,能夠揭穿小人嘴臉,何樂而不為呢?不過劉禹錫面對的,是自己嘲諷對象給予他的"最高待遇",連續在多個偏遠地方來回輾轉,甚至還有來自地方知縣這樣的地頭蛇的欺壓和針對。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故事便是在這條地頭蛇對劉禹錫住所的不斷壓榨之中,孕育而生。一首讓劉禹錫名垂千古的《陋室銘》,一顆困境之下的豁達豪放之心,劉禹錫向世人展示了他初心不改,愈挫愈勇的人生態度,一切的苦難終究是偉人更靠近天空的墊腳石。

隨著老母親的病逝,好友柳宗元的病故,劉禹錫一時間失去了傾訴和宣洩的對象,慶幸的是又有了一見如故,惺惺相惜的白居易。

貞革新的變故,且看詩豪劉禹錫如何活出最豪邁的一生

《陋室銘》

不出所料,劉禹錫雖然回京,但又因為變本加厲的諷刺當朝權貴再次被貶。終於在六十五歲的年紀,劉禹錫上書辭官,結束了自己三起三落的政治生涯。值得慶幸的是,雖然仕途坎坷,但其晚年卻也還是善始善終,以正三品的虛職退居洛陽養老,有好友白居易為伴,兩人常有詩詞來往,均是名滿天下的佳作。

倔強行為 是對是錯

或許很多人覺得劉禹錫三起三落,皆是因為自己言多必失,逞一時意氣,誤一生大計。倘若他能夠放放下手中諷刺的手筆,潛心發展一段時間,或許永貞革新的舊日光輝可以再現。圓滑世故一點,或許也能夠封侯拜相,榮華富貴一生。

但是"丈夫無特達,雖貴猶碌碌!",劉禹錫用自己的詩句向世人做出了最強有力的回應。大丈夫倘若沒有了高尚的德行,選擇去混跡於汙濁不堪的虛假榮光中,即便坐擁金銀財寶也是碌碌無為之輩罷了。而劉禹錫也是一直這樣堅持的,永貞革新只歷經了短短一百多天,而劉禹錫卻用一生來堅守。

貞革新的變故,且看詩豪劉禹錫如何活出最豪邁的一生

堅守一生的劉禹錫

無數次希望和失望的交替,沒有讓這位屢遭苦難的才子失去信仰,向權貴低頭,反而在一次又一次的沾墨揮筆中,堅定了自己的人生原則。苦難難以磨滅一個心胸豁達,豪情萬丈之人的心境。錯與對,只在於是否違背了自己的初衷,而非最終的結局是否美好。

結束語:

劉禹錫的一生,是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豁達,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堅守,更是不為半鬥米折腰的豪情。劉禹錫的人生,雖然大起大落,甚至最後未能重回巔峰的位極人臣,卻也活出了自己的精彩人生。將當朝權貴諷刺個痛快,將針對自己之人氣個半死,劉禹錫的人生經歷也算是值回票價了!

苦難從來不是阻擋我們走向偉大的絆腳石,而是幫助我們積累閱歷靠近天空的墊腳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