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委會工作人員親歷:我曾和中國隊一起為了世界盃奮戰

四年一度,世界盃的熱潮又一次席捲而來。伴隨著真球迷、偽球迷對各路世界強隊的追捧,沒能進軍世界盃決賽圈的中國足球隊,則再一次被瘋狂diss,繼續扮演著被調侃嘲笑的角色。“俄羅斯世界盃,中國除了足球隊沒去,基本上其他都去了”——白巖松的一句玩笑話,微博上轉發過萬。

然而人們彷彿忘了,這屆中國隊已經是2002年之後,距離世界盃決賽圈最近的一批人。他們也曾憑藉努力,令億萬國人歡呼雀躍激動落淚。我曾經以組委會工作人員身份,伴隨中國隊征戰世界盃預選賽。雖然只是預選賽,也已是國內舉行的最高規格足球賽事。回想起來,很多情景還都歷歷在目。

組委會工作人員親歷:我曾和中國隊一起為了世界盃奮戰

搶過“獨家”,寫過“爆款”

一場世界盃預選賽,除了參賽球隊,還需要競賽組織、安全保障、場館保障、票務營銷與宣傳推廣等諸多後勤部門協同,才能順利進行。俄羅斯世界盃亞洲區預選賽40強賽主場賽事,我負責宣傳推廣工作。

一場比賽的宣傳推廣,一般在賽前一個月就已經開始。我要提前飛到比賽舉辦城市,為賽事新聞發佈會做準備。從場地佈置、物料準備,到撰寫領導發言稿、新聞通稿,再到邀約媒體,都要在短時間內準備完畢。發佈會結束回到北京,還要收集相關報道。隨後,依照提前制訂的宣傳計劃,按照時間節點,策劃新聞點、提供新聞素材、開展線上及線下活動……有條不紊地將計劃內容依次實施。

臨近開賽10天,我會與組委會大部隊一起,再次趕赴賽地。這時,我的工作主要是聯絡、服務媒體,比如每天提前將球隊日程發至媒體群,及時解答各種問題,有時也會宴請相關記者。並且,我自己也會充當記者,及時瞭解信息,撰寫、發佈官方微博和微信內容。

印象比較深的是那次在長沙,我居然搶到了一回“獨家”。當時,國足主帥還是法國人佩蘭,雖然後來他因為戰績不佳受到媒體口誅筆伐下課,但他在任時對待記者的態度卻頗為開放。每次訓練前,都會召開15分鐘的新聞通氣會。後來的高洪波和裡皮時期,均未延續這一做法。那次是國足抵達長沙後的第二次訓練,當時距離中國隊對不丹隊的比賽還有幾天時間,全國媒體大部隊還未抵湘。而本地媒體又因為集體報道重大活動,只有寥寥幾人來到新聞發佈廳。恰逢那天晚上,廣州恆大將要參加亞冠決賽。助理教練李鐵和國腳張稀哲均表示,全隊都很關心這場比賽。雖然隊裡不會組織大家集體觀看,但大部分都會在房間裡自發為恆大加油。我迅速寫出新聞通稿,發在媒體群裡,剛好趕上亞冠決賽開戰前2個小時,各種消息不斷刷屏之時。《國足全隊齊關注亞冠決賽,恆大國腳賽後火速赴長沙》被新華社以及其他數十家媒體採用,迅速成為當晚的輿論焦點。

還有一次,我和同事編的段子刷爆了朋友圈和微信,成了“現象級爆款”。那是世預賽40強賽的最後一場,中國隊不但必須要在主場戰勝卡塔爾隊,還要期望其他小組的競爭對手失利,才能以成績第4好的小組第二身份,搭上晉級12強的末班車。一大早,我們就在各個微信群裡發出“今天,全中國球迷統一行動,分成6個戰鬥大隊——第一大隊,為國足加油,力克卡塔爾;第二大隊,為澳大利亞加油,擊敗約旦;第三大隊,為沙特加油,幹掉阿聯酋;第四大隊,為越南加油,阻擊伊拉克;第五大隊,為菲律賓加油,牽制住朝鮮;第六大隊,為伊朗加油,要壓制住阿曼!”隨後,這條信息被瘋狂轉發。如果你是球迷,是不是現在還有印象?

組委會工作人員親歷:我曾和中國隊一起為了世界盃奮戰

組委會工作人員親歷:我曾和中國隊一起為了世界盃奮戰

組委會工作人員親歷:我曾和中國隊一起為了世界盃奮戰

組委會工作人員親歷:我曾和中國隊一起為了世界盃奮戰

三場比賽,三種心情

整個亞洲區預選賽40強賽,中國隊一共踢了5個主場(由於馬爾代夫放棄主場,所以中國隊在瀋陽多踢了一個名義上的“客場”)。這其中,有三場比賽我在現場,其餘則是在後方輔助。

我在現場觀看的,分別是在深圳中國隊對陣中國香港隊、在長沙對陣不丹隊和在西安對陣卡塔爾隊。三場比賽,三種心情截然不同。

首場對陣中國香港隊,這是中國隊首個主場,又恰逢閱兵小長假,全國球迷熱情高漲。我們策劃了“9月3日,白天天安門閱兵第一現場,晚上寶安體育場閱兵第二現場”的新聞報道,引起很大反響。面對實力遠不如我們的對手,沒有人懷疑中國隊會輕鬆戰勝中國香港隊,懸念只是能贏幾個球而已。距離比賽開始還有兩個小時,寶安體育場外已經人山人海。滿眼都是舞動的國旗,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對勝利的期待。

上半場,我一直站在中國香港隊的球門後,見證著中國隊對球門的狂轟亂炸。45分鐘裡,中國隊一共射門10多次,光是門框就打了4次!于漢超禁區內突破過人,因為慣性摔倒在我眼前;任航在距離我不到5米的地方,飛身衝頂;鄭龍遠射稍稍偏出,差點兒把我的手機打到地上……

雖然半場結束,比分還是0:0,但沒有人懷疑,我們會取得大勝。然而,隨著時間一分一秒流逝,中國隊始終沒能攻破對方大門。一直到第91分鐘,張琳芃禁區內頭球擺渡,足球打在對方球員張開的手臂上,裁判員卻沒有任何表示……中國隊喪失了最後一次機會。比賽結束,0:0依舊定格在比分牌上。我和同事們不禁開始擔心,巨大的心理落差,會不會讓球迷們出現什麼過激反應?好在,沒有人鬧事,大家都有序地退場。只是比進場時,安靜了許多。

在長沙戰勝不丹隊,肯定是中國隊最輕鬆的一個主場。12:0的超大比分,也是很多年以來,中國隊贏得最酣暢淋漓的一次。但是,由於對手實力過於孱弱,所以中國球迷雖然高興,卻也沒有什麼太激動的感覺。畢竟跟小組出線比起來,這場勝利的含金量並不算高。

而在西安的收官之戰,則截然不同。這場比賽,事關中國隊能不能在15年以來,首次出現在世預賽亞洲區最後的決戰之中,堪稱2001年以來,中國隊最重要的一個主場!此時,國足主帥已經從佩蘭變成了高洪波。球隊面貌一新,展現出了必勝信心。球迷們從全國各地齊聚西安,萬眾一心為中國隊助威。球票在開賽前5天,就已經被全部搶空。

整場比賽,我一直坐在看臺上的媒體坐席。上半場,中國隊雖然屢有攻勢,但遲遲不能破門,人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下半場,高洪波用前鋒于大寶換下姜寧,吹響了總攻號角。沒過多久,于大寶一腳剷射,足球擊中橫樑彈出!正好落在黃博文腳下,他在禁區前大力低射,球進了!全場沸騰了!我環顧身邊,很多經歷大賽無數、平常很少激動的記者,也都興奮得跳了起來!

但是,中國隊贏球還不能確保出線,還需要看其他小組的比賽結果。澳大利亞不輸約旦、菲律賓不輸朝鮮、伊拉克不勝越南、阿聯酋負於沙特、伊朗不輸阿曼4球——只有在這5個條件中達成3個,中國隊才能晉級。記者們緊張地點擊鼠標,不停刷新電腦頁面,時時傳達著其他場次比分。“澳大利亞5∶1贏了約旦!”“菲律賓3∶2逆轉朝鮮!”——好消息就這樣口口相傳。第88分鐘,武磊再次破門,中國隊2:0領先!“出線了!我們出線了!”記者們忘情吶喊著,還有人對著電腦潸然淚下。終場哨響,全場5萬人自發唱起了《歌唱祖國》。

記者們沒有時間在看臺上耽擱,大家匆忙從五樓跑到一層,在新聞發佈廳門前排起了長隊。因為前來採訪的媒體太多,必須同時持有采訪證和新聞發佈會副證的記者才被允許進入。就是這樣,100多人也把發佈廳塞得滿滿當當。當中國隊主教練高洪波進入會場時,現場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

當我從媒體工作間離開時,已經過了午夜十二點。此時,依舊有不少記者還在緊張寫稿。走在已經安靜下來的西安街頭,腦子裡回放著比賽的一幕幕。突然,我不禁攥起拳頭,使勁揮舞了幾下。直到這時,我才徹底放下工作,以一個球迷的身份,單純享受勝利的歡樂。

組委會工作人員親歷:我曾和中國隊一起為了世界盃奮戰

組委會工作人員親歷:我曾和中國隊一起為了世界盃奮戰

組委會工作人員親歷:我曾和中國隊一起為了世界盃奮戰

票!票!票!

我所負責的賽事宣傳推廣,除了提升比賽關注度,還有很大一方面目的,是為了吸引更多球迷到現場為中國隊加油。說白了,為了多賣票。

圍繞訓練、比賽的新聞報道,只有鐵桿球迷才會特別關注。要吸引更多人來到現場,也需要把“偽球迷”和“趕時髦者”動員起來。因此,除了專業體育媒體,與更多領域的媒體展開合作,也是我的重要工作內容。

這種合作,往往會以有獎閱讀的形式進行。比如與本地潮流生活類微信大號合作,《去深圳現場看國足世預賽的十大理由》《“長沙小驕傲”張藝興衣錦還鄉,助陣國足世預賽》,這樣的文章閱讀數基本都能破萬,文中還會附帶購票信息。當然,我們也會拿出幾十張球票,作為該微信大號的粉絲福利。經驗證明,這種形式的促票效果相當不俗。

按照慣例,每場比賽我們也會為媒體提供一些贈票。每場贈票數量,根據比賽熱度不同也不一樣。比如中國隊在長沙對陣不丹隊,數量會多一些;而首末兩場關鍵之戰,票就特別緊張。臨近比賽,我有時甚至不敢看微信、不敢接電話,要票的人太多,實在捉襟見肘。即使答應了給票的,基本也都要到比賽開始前一、兩天才會發放。這樣做,也是為了最大限度減小球票流入黃牛黨手中的可能。

每場比賽,組委會要防範、打擊的不僅有票販子,還有偽造得可以亂真的假票。為了讓球迷能夠區分真票與假票,組委會也是拼了,使出了各種“絕招”!在長沙,根據當地公安機關的要求,球票上除了要粘貼防偽標識、加蓋防偽章,每張票還要附帶一張壹角紙幣,球票的編號,與紙幣的編號相對應。如果有人造假,不僅屬於偽造有價票證,更是偽造人民幣!如此做法,也是為了震懾製假者。

不過,這些防偽標識以及人民幣,需要一張張手工貼上去。4萬多張票,工作量極大。怎麼辦?全員上陣!無論任何工種,只要手裡沒活兒,全部一起在辦公室貼啊貼……每天,都得夜裡一、兩點才能收工。

組委會工作人員親歷:我曾和中國隊一起為了世界盃奮戰

組委會工作人員親歷:我曾和中國隊一起為了世界盃奮戰

我們真正的主隊,永遠只有一支

雖然很多人熱衷吐槽中國隊,調侃國足的段子也層出不窮。但是,這更多體現的是一種恨鐵不成鋼。到了關鍵時刻,中國球迷對於國家隊的全心支持,每每令人動容。

每次球員、教練報到,都有許多球迷早早等在國足下榻酒店的大堂。他們展開國旗、舉起助威圍巾,用歌聲、加油聲迎接心中英雄。而球隊訓練時,哪怕訓練場根本不對球迷開放,很多人也會守在門口,高喊口號為國足鼓勁。有的人甚至趴在地上,只為從捲簾門的門縫窺看一眼。

40強賽首個主場,中國隊在深圳與中國香港隊比賽;5天之後,又北上瀋陽與馬爾代夫隊交手。我們在官方微博上發起活動,徵集跨越南北、轉戰深圳與瀋陽為國足助威的球迷故事。有一位陝西球迷,先從寶雞出發,乘坐普快趕赴深圳,用時25個小時;看完首場比賽,還是乘坐普快從深圳到瀋陽,這次需要將近34個小時。僅僅在火車上,就要耗用近60個小時!這還不包括他回家的路程。這樣的痴心舉動,十分令人欽佩。我們贈送了他兩場比賽的球票。他在微博上曬出在看臺上為中國隊助威的照片,顯得那樣開心……

組委會工作人員親歷:我曾和中國隊一起為了世界盃奮戰

組委會工作人員親歷:我曾和中國隊一起為了世界盃奮戰

組委會工作人員親歷:我曾和中國隊一起為了世界盃奮戰

世界盃期間,很多人的微信暱稱、微博名後面都掛上了自己所支持的球隊國旗。德國、巴西、法國、阿根廷……我們會為了這些球隊的勝利歡呼、為了失利難過。然而,無論悲歡,很快都會過去。這就是“喜歡”和“愛”的區別吧!我們真正的主隊,永遠只有一支——中國隊!期待未來,中國隊再一次打進世界盃正賽。那時,我們將奉獻出全部熱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