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女孩派出所“自首”,专家:对待少年儿童欺骗撒谎行为有讲究


事件回放


4月28日,湖北十堰市武当路派出所来了一位史上最小自首者,9岁小女孩小雪。

派出所监控显示,小雪怯生生地站在接警台前说:"我要自首,爸爸让我来进监狱。"


9岁女孩派出所“自首”,专家:对待少年儿童欺骗撒谎行为有讲究


民警听完愣住了,询问事情原委。小雪说她上网课时偷偷用爸爸的手机玩游戏,而且进行游戏充值。

民警耐心对小雪进行了教育,告诉她不经父母同意花钱是不对的。

小雪哭诉说:"我不怕进监狱,自己做错的事就要勇敢承担。"

这时,站在门外的爸爸走了进来,向民警说明了情况。


9岁女孩派出所“自首”,专家:对待少年儿童欺骗撒谎行为有讲究


民警让小雪向爸爸承认了错误,爸爸让小雪向民警鞠躬表示感谢。

网友对小女孩的表现给予了一致肯定,称赞她小小年纪就勇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并且知错就改。

小雪爸爸的教育方式也很特别,他让女儿到派出所接受警察的教育,希望她能吸取教训。


9岁女孩派出所“自首”,专家:对待少年儿童欺骗撒谎行为有讲究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小雪爸爸的行为,有夸大事实和处理欠妥的嫌疑。孩子并没有犯罪,更够不上"坐牢",这样做容易误导孩子将自己与"坏人"划等号让孩子产生恐惧感和罪恶感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当孩子出现偷钱、撒谎、偷打网络游戏等不良行为时,父母必须高度重视孩子的诚信教育,并注意教育方法的科学性。


孩子说谎是一种本能


《人类简史》有一个重要观点:人类语言中讲故事的能力大大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讲故事的能力中,想象力和无中生有说谎的能力自然不可或缺,可以说,说谎是人类的本能

自从有了语言之后,说谎成为人类逃避危险和获得额外利益的一种特殊能力

9岁女孩派出所“自首”,专家:对待少年儿童欺骗撒谎行为有讲究


英国《每日邮报》曾做过一个调查,平均每个英国人每天会撒谎4次。

有研究指出,说谎是每一个3-4岁孩子所必经的阶段,

是智力和大脑发育一个标志性的进步

美国加州心理学家切尔西·海斯和莱斯利·卡佛通过长期的观察发现,1/4的2岁孩子已经会撒谎,50%的3岁孩子会撒谎,4岁孩子撒谎的比例甚至达到90%,10多岁孩子的撒谎比例也有70%


孩子说谎往往事出有因


事实上,成年人撒谎也好,善意性谎言也罢,都是事出有因而不得不说。所以,孩子撒谎,往往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孩子撒谎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认知发展的表现。不少发展心理学家认为,孩子的撒谎行为如此普遍,常常是因为认知能力发展的结果。

随着大脑的发育,孩子发现对父母撒谎可以不被发现,他们会频繁撒谎,并且越来越擅长

二是行为模仿的结果。实验和观察发现,经常被骗的孩子更爱撒谎,认知理论之父阿尔伯特·班杜拉认为孩子都能学会看到的行为。


9岁女孩派出所“自首”,专家:对待少年儿童欺骗撒谎行为有讲究


三是故意的行为性说谎。比如小孩子自己想玩电动手枪,就骗家长说是老师要求要买的。

这样的行为性说谎,是因为孩子希望实现自己的愿望,并合理化自己的要求。

四是把想象中的事当成真事说出来。比如孩子不小心摔碎了杯子,家长责骂时,孩子会说谎是杯子自己掉下去的。


正确对待孩子撒谎


诚实守信是人的立身之本,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培养孩子不撒谎、讲诚信的习惯,需重点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保持平常心。将小孩子说谎视为感冒发烧一样正常。许多家长听到孩子第一次说谎,尤其孩子才三四岁的时候,常常会责骂孩子,将孩子教训一顿,甚至说孩子"小骗子",这样处理极为不妥。


9岁女孩派出所“自首”,专家:对待少年儿童欺骗撒谎行为有讲究


二是为孩子建立道德标准。孩子越小越分不清对错,当孩子开始学会撒谎时,常常也是给孩子建立道德规范的最佳时间

2岁大小时,孩子会开始用"肚子疼"等谎言骗大人抱。从第一次发现孩子有撒谎行为时,就要明确告诉孩子,撒谎是错误的行为,让他在心中建立起清晰的道德标准。

三是建立诚信奖惩规则。每当发现孩子撒谎说假话时,坚决取消他撒谎行为想要得到的东西或想要做的事情。

同时,告诫他不允许再撒谎,一旦被发现,会酌情从重追加处罚。


9岁女孩派出所“自首”,专家:对待少年儿童欺骗撒谎行为有讲究


小雪上网课偷偷打游戏,并在未征得爸爸同意的情况下充值,错上加错,情况算得上比较严重。

更好的处理方案是,小雪爸爸根据家庭的奖惩家规,对小雪进行惩罚;同时,藉此机会,进一步明确诚信奖惩规则,强化女儿的规则意识和诚信意识。

只有让说真话的行为得到鼓励,说假话的行为受到惩罚,并持之以恒,才会让孩子逐步养成诚信的好习惯。

作为父母,如果对孩子守信用,孩子就会仿效。当孩子诚实守信时,父母要及时鼓励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