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告訴你——今日起“如何養陽氣”,健康長壽之鑰匙

上古天真論》:“昔在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間齊長而敦敏,成而登天。迺問於天師曰:餘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岐值對:上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姦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譯文:從前的軒猿黃帝,生下來就很聰明伶俐,從小就學會說話,在幼年時候,對事物的理解力很強,長大之後,敦厚踏實,對事物具有高度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到成年時候,做了天子。他請問於岐伯道:我聽說上古時代的人,年齡大都能夠活到一百歲,而他們的行動,還沒有衰老現象但現在的人,年齡才五十歲左右,動作便衰老了,這是時代環境的不同呢?還是人們違失了養生之道呢?岐伯同答說:上古時代的人,他們大都懂得養生的道理,效法於陰陽,調和於術數,飲食有節制,作息有常規,不妄事操勞,所以能夠形體與精神都很健旺,活到他們應該享受的年歲,一百歲以後才去世:現在的人就不是這樣了、把酒當成水漿那樣貪飲,把不正常的事當做經常的生活,酒醉以後還肆行房事,縱情色慾,竭盡精氣,消耗散失了真元,不知道保持精氣的充滿,經常地過分使用精力,貪圖一時的快心,違反養生面取樂,作息沒有一定的規律,所以到五十歲左右便衰老了。

《上古天真論》:“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實,病安從來。是以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面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日樸。是以嗜慾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於物,故合於道。所以能年皆度百歲,面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古代深懂修養道理的人,經常教導人們說:外界的虛邪賊風,注意適時迴避,同時思想上要安定清靜,不要貪慾妄想,那體內的真氣就和順,精神亦內守而不耗散,這樣,疾病就無從來侵襲你了。所以他們意志都很安閒,少有慾望,心境安定,沒有恐懼,形體雖勞動,並不使他過分疲倦,正氣從而調順,各人所欲滿意,吃的覺得美好,穿的也很隨便,樂於習俗,沒有地位高低的羨慕,人們都很樸素誠實。所以不正當的嗜好不會動勞他的視聽,淫亂邪說也不會誘惑他的心意,不論愚笨的、或聰明的、或賢能的、或不肖的人,對任何事物都沒有恐懼心理,可見他們都符合於養生道理的。所以年齡都能夠達到一百歲而動作仍一點也沒有衰老現象,這是因為他們對於養生的一些道理全都掌握了,因此才不致於有疾病的危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