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一夜裁掉7000名員工:別在最好的年紀,活得太安逸

前段時間,看到一個報道:

華為宣佈大規模裁員,寧願冒著賠償10億元的風險,也要在中國區裁掉近7000人,年齡大多在34歲以上。

華為一夜裁掉7000名員工:別在最好的年紀,活得太安逸

雖然此事尚未確認,但近年常傳各企業裁員消息,很多人覺得華為老總任正非對待員工太苛刻。

對此,任正非的回應是:

一個公司想要長遠發展,企業的員工不能太過安逸,這樣公司的氛圍會非常懶散,失去危機意識;如今發展這麼快速的時代,沒有狼性般的競爭容易被社會淘汰。

換句話說,裁員的原因就是因為這些員工過於:“懶散、安逸,沒有危機意識”。

華為一夜裁掉7000名員工:別在最好的年紀,活得太安逸

事實上,華為支付高昂的賠償金來做這件“得罪人”的事情,完全是為了企業本身著想。

如果華為今天不賠償10個億,未來就會因為這些員工的“不作為”拖累企業,損失更多個10億元。

其實,這不是今年第一個開始裁員的知名企業了。

華為一夜裁掉7000名員工:別在最好的年紀,活得太安逸

西門子因調整生產線,重大調整1萬餘人;甲骨文中國業務調整,裁員900餘人;科大訊飛優化了30%人員;雀巢把人工配送改用倉庫網絡配送,裁減掉近4000人......

大公司尚且如此不穩定,不用說那些中小型公司了。

所謂安逸的工作,在這個時代,似乎離我們越來越遙遠了。

時代拋棄你,不會打聲招呼

你能想象嗎?世上最有錢的地方——鈔票印刷廠有一天都會走向倒閉。

據報道,為英國等140多個國家印製鈔票的世界最大印鈔廠——德拉魯公司,日前發出了破產預告。

這家有著200多年曆史的老牌印鈔公司曾鼎盛一時,承包了全世界三分之一的鈔票,每週印刷的鈔票疊加在一起的高度是珠穆朗瑪峰的兩倍。

可是近兩年以來,公司資金週轉不斷出現問題,加上公司本身的技術停滯不前,導致今年損失了價值4.9億英鎊的英國新版護照的鉅額訂單,公司受到嚴重打擊。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最關鍵的因素——那就是支付的變革。

華為一夜裁掉7000名員工:別在最好的年紀,活得太安逸

目前,以微信、支付寶為代表的支付平臺的普及,使移動支付成為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人們出門幾乎不需要帶現金,對於鈔票的需求自然是急劇下降。

不僅僅只是在中國,丹麥、俄羅斯、韓國、美國......移動支付已經成為一種全球趨勢。

有人說,若干年後,也許我們只能在博物館看到紙幣和印鈔機,並看到這樣一句話:

“很遺憾,它並沒有做錯什麼,只是被時代不需要它了。”

這個時代就是這樣瞬息萬變,新鮮事物在不斷湧現,思維方式也在更迭換代。

滴滴出現後,出租車行業遭受嚴重衝擊;

國民美食方便麵銷量持續走低,就是敗給了橫空出世的外賣行業。

綠箭口香糖市場佔比大幅下滑,對手不是益達,而是微信。

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

現實就是這麼的殘酷,時代拋棄你,從不會提前跟你打招呼,更不會對你說一聲抱歉。

世上沒有絕對的安穩

華為一夜裁掉7000名員工:別在最好的年紀,活得太安逸

曾經,多少人夢想的人生就是,找一份穩定的工作,結婚生子,簡單平淡。

可是那些所謂穩定的工作,就真的穩定嗎?我看不見得。

大學同學楊梅,一畢業就進入當地銀行,做了一名櫃員,接下來結婚生子,一切都是順風順水,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可前幾天,楊梅忽然發了條朋友圈:

一切都是新的開始,加油!

配圖則是她面前的書桌與攤開的書本。

打聽才知道,原來近些年銀行受線上支付衝擊嚴重,本就蕭條,加上80%的業務被自助機器代理,銀行的櫃員越來越少。

身邊不少員工陸續離職,楊梅愈發不安,而她也悲哀地發現,在銀行一年多,除了給客戶辦理業務和熟練地點鈔之外,她竟然什麼都不會。

於是,在慎重考慮下,楊梅毅然辭掉銀行的工作,自考了MBA,決定給自己開闢一條新的道路。

這要放十年前,肯定會被不少人戳著脊樑骨罵:傻了吧,銀行多好的工作啊!

可放在今天,時代日新月異,更迭飛速,由不得你不擔憂。

華為一夜裁掉7000名員工:別在最好的年紀,活得太安逸

我很佩服楊梅,起碼她有重頭再來的勇氣;

可是現實中呢,多得是人要麼不滿意於現狀,可留下來覺得不甘,離開又很迷茫,始終沒有勇氣尋求改變;

要麼在悠閒的工作中樂得輕鬆自在,每天不思進取,蹉跎時光,渾渾噩噩度日。

你以為你年復一年,工作經驗與日俱增。

可事實是,重複同樣的工作十年,和擁有十年的工作經驗,完全是2個概念。

不禁想到了那個唐山收費站的大姐,收費站取消了,她卻振振有詞地說:“我今年36歲了,青春都交給收費站了,除了收費啥也不會。”

說到底,這又能怪誰呢?

這個世界沒有絕對穩定的工作,真正的穩定,不是你在一家單位有飯吃,而是走到哪裡都有飯吃。

想要在這個時代站穩腳跟,唯有時刻保持學習的能力,順應時代的變化。

別在最好的年紀,活得安逸

華為一夜裁掉7000名員工:別在最好的年紀,活得太安逸

其實,我不是想說穩定就代表不好,能獲得一份穩定的工作也是要靠實力的。

我只是希望大家,不管身處任何一份工作都不要懈怠、麻木、失去進步的動力。

要時刻居安思危,保持持續的學習和成長的心態,擁有跳出舒適區的能力。

想起之前認識的一位業內大咖老曹,剛畢業就入職一家知名培訓機構,五年下來,一路做到了部門主管的位置,薪資高福利好,不少人都羨慕不已。

可老曹並沒有滿足於此,他時刻觀察著當下行業動態,敏銳地察覺到了在線教育的新風口,果斷地辭去了原先的職位,跳槽去了一家創業公司。

現在的他,年僅34歲,卻已經做到了上市公司的銷售總監。

都說人過30,多多少少身上都會中年危機的跡象:焦慮、迷茫、油膩......

可事實是,中年危機從來不會出現在像老曹這樣早有準備的人身上。

羅輯思維的創始人羅振宇,靠知識付費把公司做到了估值70億,可曾經的他只是一個不被重視的體制內編導。

張泉靈在42歲時選擇離開熟悉的主持行業,投身於互聯網大潮,不斷地拓展自己的思維,成功從央視名嘴轉型為投資女神。

很喜歡一句話:這個時代的高手,不再是默默無聞埋頭努力的人,而是那些不可替代的有創造力的人。

華為一夜裁掉7000名員工:別在最好的年紀,活得太安逸

不難發現,越是優秀的人,越有危機意識,越懂得突破固有的思維,接受新的挑戰。

千萬別在最好的年紀,活得太安逸。

要永遠保持清醒、獨立,對世界充滿熱愛、好奇,以及不滅的探索精神。

如果你覺得現在過得舒服了,未來,一定會有更多的不舒服在等著你。

對自己有要求,對生活有追求,對未來有期待,人生才會始終走上坡路。

好在,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好的時代。

你可以選擇平庸地過一生,也可以通過不懈的奮鬥與折騰,創造自己的璀璨人生。

永遠不要覺得努力太晚。

記住,種一棵樹的最好時機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共勉。

圖文來源於網絡,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我們及時予以致歉/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