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相繼宣告開學時間,考研複試估計不遠,如何解決動力不足問題

欄目:熱點事件教育解讀,大眾問題、小眾視角。


受疫情影響,不少人戲稱建議2020年"重啟"。確實這樣一場疫情給我們的生活、學習和思想上都帶來了極大的打擊。從大的方面講,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剝奪了太多人的生命,這讓人非常的痛心;從小的方面講,全球疫情之下發生了太多的變化,有些變化和我們息息相關、又讓我們難以接受。


高校相繼宣告開學時間,考研複試估計不遠,如何解決動力不足問題


變化是什麼,中國有一句俗語叫做"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這場疫情之下的變化,如果我們無法改變;那麼我們是不是需要選擇接受?選擇適應。爭取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減少自己的損失;甚至說,實現彎道超車。

"偶爾停一停,等等你的靈魂。"無論我們願意或者不願意,接受或者不接受;我們都在2020年初期停下了自己的腳步;即使重新邁開了我們的步伐,我們也依舊走得很慢。等等你的靈魂,換句話說就是,聽一聽我們腦海中的聲音;知道自己想要些什麼。

筆者關注考研,很幸運的是各個平臺都有些朋友關注;但是,最近聽見了一些焦慮或者心慌的傾訴。有些是2020年準備複試的朋友,也有2021年準備考研的朋友;還有就是,考研黨的家長。


高校相繼宣告開學時間,考研複試估計不遠,如何解決動力不足問題


2020年準備複試的朋友關注的更多的是"今年的複試會是什麼樣的形式,網絡複試又會怎麼落實公平。""自己,現在很心慌;該背的沒有去背,該做題的沒有去做。""取消複試已經不可能了,可是前段時間已經中毒太深。"

2021年準備考研的朋友主要是擔心自己的狀態。"好煩,一年的計劃;眼看到五一了,還沒開學。""老有錯覺,就是還有很長時間。可是一看倒計時,真的不長啊。"

家長朋友更多的是問:"最近總和孩子上火,總感覺他在玩手機。可是,網課也是手機上,又不好去說。只是幾次看見他,看手機笑嗨了;網課那麼好玩嗎?"


高校相繼宣告開學時間,考研複試估計不遠,如何解決動力不足問題


首先,真的非常感謝朋友們的信賴;其次,作為考研的過來人就心情和情緒這一塊,我還是準備寫上一期,給大家分享;最後,筆者想著之前的分享涉及了焦慮這一塊和解決父母和孩子上火這一塊,那麼今天就以如何做到自我激勵、提高自己的學習動力的角度進行分享。

第一、學會適應環境

客觀的說,學習環境的變化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學習的效率和效果;受疫情影響,我們的學習由學校轉移到了家裡,這必然有些影響。家庭的功能畢竟和學校有所不同,家庭更多的是滿足我們的生活起居、進行必要的娛樂和休息等。

一定程度上我們的潛意識在家裡自我感覺是一種放鬆;加上在家中學習"誘惑"太多——手機、床、零食和電視等。我們要接受這樣的差異,也就是說我們內心必須接受一定程度的效率降低、效果較差的事實。

第二、打造合適的環境

我們再讓我們的潛意識裡明白,家裡是可以學習的;這需要持續一段時間的"暗示"。比如,不管有課或者沒有課,在上課時間了避免接觸其他物品,形成心理習慣。

前面我們談到環境對我們的不利影響,我們在特定環境下效率和效果差,怎麼改變呢?除了前述的養成時間上的習慣上,我們還可以打造適合學習的"局部環境"。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歸屬學習專屬區。

比如:打造一張專屬學習的桌子;書桌上不準擺放和學習無關的用品;每次上網課或者自主學習的時候,就在這樣的專屬地方學習。


高校相繼宣告開學時間,考研複試估計不遠,如何解決動力不足問題


第三、尋求幫助

我們熱愛學習嗎?或者說我們主觀上希望自己好好學習嗎?如果希望,我們可以尋求幫助、尋求他人幫助自己養成好的習慣。比如:讓父母叫自己起床,讓朋友每天給自己的學習計劃完成表"簽字"。每天規定時間、規定任務;做好時間管理和提高自控力。

第四、適當的自我欣賞

我們完成了任務,是不是需要自我獎勵和自我欣賞呢?答案,是需要。管理學和心理學都是早有答案。至於怎麼激勵就是一個管理學的難題?主要的思路是,看你需要什麼。

天熱了吃個冰淇淋,對於我就很好;對於極品吃貨而言,也許一頓吃就可以很好的激勵。對於一個對目標有極大"想頭"的同學,是不是可以買買大學周邊呢?比如,喜歡上北大。書桌的前面一張巨大的北大海報,是不是也挺好。


最後,願星月不負趕路人。你們還有什麼建議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