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祕書應怎樣從實踐中汲取營養?

“學習新風尚”公眾號:首先要弄清楚參與社會實踐、掌握實踐知識對機關文秘工作有何意義。從前有人說“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實際上根本不可能,除非他是神仙。


從現實看也是這樣,有些文稿之所以寫得空洞無物、脫離實際,就是因為“不出門”,不接觸實際、不瞭解基層情況、不懂得實踐所需的基本常識、不明白基層幹部和廣大群眾有什麼想法和需求。有的同志以為讀了很多書、積累了很多資料、上級精神也都記得滾瓜爛熟了,起草文稿已經夠用了,還要實踐知識幹什麼?不,僅憑這些還遠遠不夠。起草文稿是用於解決實際問題的,而不是就寫作而寫作、擺擺架子做做樣子的,要解決問題就必須切合實際,要切合實際就要懂得必要的實踐知識。


比如講到農業產業化的問題,它的概念、內容和基本要求文件上、報刊上都講得很清楚了,但你光知道這些還不夠還必須從本地實際出發提出任務和要求,包括確立什麼樣的主導產業,建立什麼樣的產品基地、龍頭企業怎樣建設、需要提供哪些方面的服務等等,沒有這些,哪怕你寫得天花亂墜,也是一紙空文。有詩言道:“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說的就是不能光啃書本,還要注重實踐。

書本知識加上實踐知識,才是全面的、實在的、管用的知識。


有些同志說:我並不否認實踐的重要性,但整天忙於應付材料,不是看就是寫,哪有時間和條件去參與實踐呢?這就要看各人參與實踐的主動性和方式方法如何了。事實上,文字秘書參與實踐和了解實踐知識的機會是很多的,比如


——有目的地介入某項工作,瞭解掌握該項工作的性質、特點及相關知識。如,你對企業改革不太熟悉,可以到一個企業去了解改制方案如何制訂和施行;你對商品流通不太熟悉,可以去考察一個市場或一個商貿企業,甚至可以幫助推銷某個產品。

總之,可以採取缺什麼補什麼的辦法,只要多介入、多瞭解,也就慢慢熟悉了。


——通過調查研究,既掌握第一手資料,又從中獲取實踐知識。調查研究的對象本來就是兩個文明建設第一線出現的新情況、新典型新課題,是人們各個方面、各種形式的實踐活動,成績與不足經驗與教訓、意見與建議,無不包含著大量的知識信息,只要多留心、善捕捉,調查研究的過程也可以成為豐富實踐知識的過程。


——利用接近領導和參加會議的機會獲取實踐知識。領導者既是指揮者又是實踐者,其領導活動既來自實踐又指導實踐,包括某個問題怎麼處理、某項重大活動怎麼組織某項決策怎麼形成等等,實際上都是一種實踐,其中有很多知識值得我們學習。另外,參加決策性的會議、部門的專業性會議和有關的研討會、論證會等,聽領導講話,聽典型發言,包括不同意見的爭論,都是掌握實踐知識的極好機會。


——多向專家學者和實際工作者請教,以人之長補己之短。客觀上,由於文字秘書畢竟不是直接從事改革與發展第一線的工作,主動介入實踐的機會也十分有限,因而大量的實踐知識要以間接方式獲得,向人請教也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方法。專家學者和實際工作者一般在一個或幾個方面有較深的研究或較豐富的實踐經驗,多向他們請教,哪個方面不懂就向哪個方面的行家請教,必定大受裨益。在這裡,關鍵是要放得下架子,甘當小學生,虛懷若谷,不懂就問,積少成多,集腋成裘,千萬不能不懂裝懂,似懂非懂,自己糊弄自己。


實踐是一部無字大書,要讀懂它,絕非一日之功,惟有持之以恆,鍥而不捨,方能日益長進。同時,單位領導也要從愛惜人才和培養人才出發,有意識地安排文字秘書儘量多接觸實踐,包括安排他們下基層調研、隨同領導參加有關活動、駐村駐廠、與有關專業部門建立經常性聯繫等,使之能經常接受實踐知識的輻射和薰陶,從而開闊眼界,增長才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