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秘书应怎样从实践中汲取营养?

“学习新风尚”公众号:首先要弄清楚参与社会实践、掌握实践知识对机关文秘工作有何意义。从前有人说“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实际上根本不可能,除非他是神仙。


从现实看也是这样,有些文稿之所以写得空洞无物、脱离实际,就是因为“不出门”,不接触实际、不了解基层情况、不懂得实践所需的基本常识、不明白基层干部和广大群众有什么想法和需求。有的同志以为读了很多书、积累了很多资料、上级精神也都记得滚瓜烂熟了,起草文稿已经够用了,还要实践知识干什么?不,仅凭这些还远远不够。起草文稿是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而不是就写作而写作、摆摆架子做做样子的,要解决问题就必须切合实际,要切合实际就要懂得必要的实践知识。


比如讲到农业产业化的问题,它的概念、内容和基本要求文件上、报刊上都讲得很清楚了,但你光知道这些还不够还必须从本地实际出发提出任务和要求,包括确立什么样的主导产业,建立什么样的产品基地、龙头企业怎样建设、需要提供哪些方面的服务等等,没有这些,哪怕你写得天花乱坠,也是一纸空文。有诗言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的就是不能光啃书本,还要注重实践。

书本知识加上实践知识,才是全面的、实在的、管用的知识。


有些同志说:我并不否认实践的重要性,但整天忙于应付材料,不是看就是写,哪有时间和条件去参与实践呢?这就要看各人参与实践的主动性和方式方法如何了。事实上,文字秘书参与实践和了解实践知识的机会是很多的,比如


——有目的地介入某项工作,了解掌握该项工作的性质、特点及相关知识。如,你对企业改革不太熟悉,可以到一个企业去了解改制方案如何制订和施行;你对商品流通不太熟悉,可以去考察一个市场或一个商贸企业,甚至可以帮助推销某个产品。

总之,可以采取缺什么补什么的办法,只要多介入、多了解,也就慢慢熟悉了。


——通过调查研究,既掌握第一手资料,又从中获取实践知识。调查研究的对象本来就是两个文明建设第一线出现的新情况、新典型新课题,是人们各个方面、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成绩与不足经验与教训、意见与建议,无不包含着大量的知识信息,只要多留心、善捕捉,调查研究的过程也可以成为丰富实践知识的过程。


——利用接近领导和参加会议的机会获取实践知识。领导者既是指挥者又是实践者,其领导活动既来自实践又指导实践,包括某个问题怎么处理、某项重大活动怎么组织某项决策怎么形成等等,实际上都是一种实践,其中有很多知识值得我们学习。另外,参加决策性的会议、部门的专业性会议和有关的研讨会、论证会等,听领导讲话,听典型发言,包括不同意见的争论,都是掌握实践知识的极好机会。


——多向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请教,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客观上,由于文字秘书毕竟不是直接从事改革与发展第一线的工作,主动介入实践的机会也十分有限,因而大量的实践知识要以间接方式获得,向人请教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一般在一个或几个方面有较深的研究或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多向他们请教,哪个方面不懂就向哪个方面的行家请教,必定大受裨益。在这里,关键是要放得下架子,甘当小学生,虚怀若谷,不懂就问,积少成多,集腋成裘,千万不能不懂装懂,似懂非懂,自己糊弄自己。


实践是一部无字大书,要读懂它,绝非一日之功,惟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方能日益长进。同时,单位领导也要从爱惜人才和培养人才出发,有意识地安排文字秘书尽量多接触实践,包括安排他们下基层调研、随同领导参加有关活动、驻村驻厂、与有关专业部门建立经常性联系等,使之能经常接受实践知识的辐射和熏陶,从而开阔眼界,增长才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