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聖貝多芬的名作解析之《月光曲》的傳說

樂聖貝多芬的名作解析之《月光曲》的傳說

樂聖貝多芬的名作解析之《月光曲》的傳說

創作靈感故事:

兩百多年前,德國有一個音樂家叫貝多芬,他譜寫了許多著名的曲子。其中有一首鋼琴曲叫《月光曲》,傳說是這樣譜成的。

有一年秋天,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來到萊茵河邊的一個小鎮上。一天夜晚,他在幽靜的小路上散步,聽到斷斷續續的鋼琴聲從一所茅屋裡傳出來,彈的正是他的曲子。

貝多芬走近茅屋,琴聲突然停了,屋子裡有人在談話。一個姑娘說∶“這首曲子多難彈啊!我只聽別人彈過幾遍,總是記不住該怎樣彈,要是能聽一聽貝多芬自己是怎樣彈的,那有多好啊!”一個男的說∶“是啊,可是音樂會的入場券太貴了,咱們又太窮。”姑娘說∶“哥哥,你別難過,我不過隨便說說罷了。”

貝多芬聽到這裡,就推開門,輕輕地走了進去。茅屋裡點著一支蠟燭。在微弱的燭光下,男的正在做皮鞋。窗前有架舊鋼琴,前面坐著個十六七歲的姑娘,臉很清秀,可是眼睛失明瞭。

皮鞋匠看見進來個陌生人,站起來問∶“先生,您找誰?走錯門了吧?”貝多芬說∶“不,我是來彈一首曲子給這位姑娘聽的。”

姑娘連忙站起來讓座。貝多芬坐在鋼琴前面,彈起盲姑娘剛才彈的那首曲子來。盲姑娘聽得入了神,一曲完了,她激動地說∶“彈得多純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貝多芬先生吧?”

貝多芬沒有回答,他問盲姑娘∶“您愛聽嗎?我再給您彈一首吧。”

一陣風把蠟燭吹滅了。月光照進窗子來,茅屋裡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銀紗,顯得格外清幽。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窮兄妹倆,藉著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鍵來。

皮鞋匠靜靜地聽著。他好像面對著大海,月光正從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來。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時間灑滿了銀光。月亮越升越高,穿過一縷一縷輕紗似的微雲。忽然,海面上颳起了大風,捲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個連一個朝著岸邊湧過來……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靜的臉上,照著她睜得大大的眼睛,她彷彿也看到了,看到了她從來沒有看到過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濤洶湧的大海。

兄妹倆被美妙的琴聲陶醉了。等他們甦醒過來,貝多芬早已離開了茅屋。他飛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剛才彈的曲子—《月光曲》記錄了下來。

樂聖貝多芬的名作解析之《月光曲》的傳說

作品解析:

貝多芬的這個曲子(作品27之2—— 《#c小調鋼琴奏鳴曲》 )描寫的是海上 月光的說法,源出於德國音樂批評家雷爾施塔布(1799—1860)。

俄國鋼琴家安東·魯賓斯坦 (1829—1894)非常反對用“月光”來解釋這個曲子。他說:“月光在音樂描寫裡應該是暝想、沉思、 安靜的,總之,是柔和光明的情緒。《#c小調奏鳴曲》第一樂章從第一個音符到最後一個音符, 完全是悲劇性的(用小調來暗示),是佈滿雲彩的天空,是陰鬱的情緒。末樂章是狂暴的、 熱情的,表現的正是和溫柔的明月完全相反的東西。只有短短的第二樂章可以說是一瞬間的月光。” 在德國,也有人稱此曲為“園亭”奏鳴曲。園亭是建築在樹蔭下的涼亭,顯然這標題對於這首 奏鳴曲也同樣是不確切的。看來,這首曲子所表現的決不是一幅明淨的風景畫,而是一種內在的 陰鬱情緒。

《貝多芬傳》的作者泰厄(1817—1897)說第一樂章是“少女為生病的父親祈禱”, 這無論如何要比“月光”和“園亭”恰當一些。 貝多芬的這首曲子作於1801年,當時他正和朱麗法塔·貴恰爾第(1784—1856)相愛,這個曲子是獻給她的。這一年的十一月十六日貝多芬寫給韋格勒的信中提到她時還說:“她愛我,我也愛她。” 但到1802年初,她已另外愛上了羅伯爾·哈倫堡伯爵,並於1803年和他結了婚。羅曼·羅蘭 把此曲和貝多芬的失戀聯繫起來,說“幻想維持得不久,奏鳴曲裡的痛苦和悲憤已經多於愛情了。” 羅蘭把第一樂章解釋為憂鬱、哀訴和痛哭。

俄國音樂學家奧立比舍夫(1794—1858)認為第一樂章是 失戀的“沉痛的悲哀”,好比“垂滅之火”。但1801年正是貝多芬和貴恰爾第熱戀的時候, 說這個作品是寫失戀的痛苦,也許和事實不符。

俄國藝術批評家斯塔索夫 (1824—1906)他在回憶了聽李斯特在彼得堡的演奏後,認為這首奏鳴曲 是一出完整的悲劇 ,第一樂章是暝想的柔情和有時充滿陰暗預感的精神狀態。他在聽安東·魯賓斯坦的 演奏時也有類似的印象:“……從遠處、遠處,好象從望不見的靈魂深處忽然升起靜穆的聲音。 有一些聲音是憂鬱的,充滿了無限的愁思;另一些是沉思的,紛至沓來的回憶,陰暗的預兆……” 《#c小調奏鳴曲》因“月光”的標題和傳說而特別出名。

貝多芬有一次說過:“人們常常談論 《#c小調奏鳴曲》,但我曾寫過比這更好的東西,象《#F大調奏鳴曲》(作品78號)就是一例。” 可見貝多芬自己對《月光曲》是並不十分滿意的。

樂聖貝多芬的名作解析之《月光曲》的傳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