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包装计划:少时“不治行业”的他,后来是怎样成名的?

曹操的包装计划:少时“不治行业”的他,后来是怎样成名的?

在三国时代,“名声”是最重要的一块“活字招牌”。

袁绍得“恢弘大气”之名,天下才子皆慕名而来,于是他短短几年内便占据中原四州,成为河北霸主。刘备得“仁厚忠义”之名,这是他的“保命法宝”,以致于他流窜于中原各地时,却无一人敢暗中加害。

而一代雄主曹操在中原之地崛起,同样离不开自身的名身。所以荀彧宁愿放弃同郡的袁绍,也要投奔还很弱小的曹操。话虽如此,曹操的成名之路,却有些莫名其妙。

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可以看到,曹操在青年时期的表现,不足以令世人称赞。而在乱世将起之时,曹操却已经中原地区声名鹊起了。名士桥玄、何顒甚至直言道:“能安天下者,必为曹操!”

那么在这段期间,曹操究竟做了哪些事情,才让自己闻名于中原,并得到世人高度评价的呢?

一、太学诸生,根正苗红

陈寿在《三国志》中说,曹操二十岁之时,以孝廉身份入朝为官。但在曹操入仕之前,却鲜有提及。而《世说新语》注引《续汉书》中则说:“初,魏武帝为诸生,未知名也。”这里提到的“诸生”,经万绳楠先生考证,就是太学生的意思。

也就是说,曹操在二十岁之前,曾是一位太学生。汉武帝当初设立太学,多是从中择优录取,故而每年人数不过百来人。但到了东汉中后期,太学规模愈发庞大,桓帝时甚至高达三万余人。在这些太学生之中,只有少数是有才学的,而其他人则多为官家子弟。究其原因,汉代帝王为施恩于百官,一般会“使公卿子弟为诸生”,甚至“自大将军至六百石,皆遣子受业”。

曹操的包装计划:少时“不治行业”的他,后来是怎样成名的?

曹操的父亲曹嵩,当时也身居高位,还捐过一个太尉。因此曹操能入太学,应当是凭借家世的便利。如此一来,便能解释曹操为何与袁绍、张邈从小便相熟,因为三人算是同学。在东汉时期,多数官家子弟都是先游太学,后举孝廉,从而顺利进入仕途。正因如此,曹操、袁绍与张邈,也同样是举孝廉出身。

由此可见,曹操的出身算是“根正苗红”,这也是他能立足于中原之地的一个必要保障。反观吕布、孙坚等人,基本都是出身边地且无功名在身,因此前者最终众叛亲离,而后者只能委身于袁术麾下。

二、为君翻案,成名伊始

众所周知,曹操名义上的祖父,是宦官曹腾。而太学又是培养读书人的地方,属于党人集团的基地之一。因此不难想象,曹操进入太学,应当会受到一定排挤。毕竟党锢之祸以来,党人集团与宦官集团的矛盾,已经势同水火。

因此曹操急需做的,是彻底摆脱“阉赘遗丑”的恶名。据《后汉书·刘陶传》记载:“大将军梁冀专朝而桓帝无子,连岁饥荒,灾异数见。陶时游太学,乃上疏陈事。”由此可见,东汉时期的太学生,有上书议政之权。

于是曹操利用这个机会,做了一件大事。《三国志·武帝纪》注引《魏书》说:“先是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谋诛阉官,反为所害。太祖上书陈武等正直而见陷害,奸邪盈朝,善人壅塞,其言甚切,灵帝不能用。”

陈蕃,是东汉中期颇有名望的党人代表,他因受宦官迫害而身死。这件事在朝中,一直是个忌讳。但曹操却直接上书灵帝,请求为陈蕃翻案,这无疑是很需要勇气的。但曹操此举,其实并不关心陈蕃能不能翻案,他只是为了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与主张:他与党人集团站在统一阵线。

曹操的包装计划:少时“不治行业”的他,后来是怎样成名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很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比如曹操为何行刺宦官张让?又为何一意孤行处死宦官蹇硕叔父?究其原因,曹操想通过这些激烈手段,简单有效地将自己与宦官集团割裂开来。显然,曹操如愿以偿。诸多名士清流因为曹操的热血之举,对其另眼相看。

太尉桥玄,见到曹操大为讶异,遂感慨道:“吾见天下名士多矣,未有若君者也!君善自持。吾老矣!愿以妻子为讬。”不仅如此,桥玄还建议曹操去寻找名士许劭,以获得更高的名望。

三、乱世奸雄,治世能臣

东汉末年,名士品评之风盛行。后辈子弟若能得到名士一句高度评价,便能身价倍增。如诸葛亮与庞统,他们二人之所以成名,便是荆州名士庞德公提出的“伏龙”与“凤雏”之说。

曹操的包装计划:少时“不治行业”的他,后来是怎样成名的?

在得到桥玄提点之后,曹操立即找到许劭。后者是中原地区最负盛名的人物品评家,其主持的月旦评,更是名士清流眼中最为盛大的品评活动。见到曹操后,许劭推辞不过,只好评价道:“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不管是做个“能臣”,还是做个“奸雄”,许劭此语都在向世人表明:曹操将来当有一番大作为!

曹操听罢,亦大笑而去。不得不说,“名人效应”实在有几分道理。在经过许劭点评后,曹操立刻便在中原地区闻名,如何顒、蔡讽等名士,也都愿意与之交游。此时的曹操,俨然成为中原之地的几位“新星”之一,受到诸多名士一致好评。

四、激流勇退,回乡养名

正当世人以为曹操要在仕途上大展宏图之时,他却做了一个令人意外的举动。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久之,徵还为东郡太守;不就,称疾归乡里。”史学家裴松之认为:曹操称病归乡,应当是他担心受到权臣迫害。因此他注引《魏书》说:“於是权臣专朝,贵戚横恣。太祖不能违道取容。数数干忤,恐为家祸,遂乞留宿卫。”

这个说法,倒也有几分道理。毕竟曹操在入仕之初,便以激烈昂扬的做法,将宦官集团狠狠得罪了。但从局势来看,曹操在成名之后激流隐退,未尝还有一层“以退为进”的意思。

曹操的包装计划:少时“不治行业”的他,后来是怎样成名的?

三国时代,还有另一种成名之路。朝廷征辟名士入朝为官,后者不就,其名声反而愈发显贵。很多儒士成名,皆通过这种方式,以达到“养名”的目的。据《后汉书·蔡玄》记载:“(玄)学通五经,门徒常千人,其著录者万六千人,徵辟并不就。”蔡玄不入朝堂,恰好符合东汉名士重名节而轻生死的习惯,因此他愈发受到世人盛赞。

曹操辞官归乡,与蔡玄征辟不就有异曲同工之妙。他称病归乡之后,不仅能暂避风头,而且还能表达自己的气节,因此曹操的名气不减反增。等他再度入仕时,便直接被朝廷“徵为典军校尉”。身为西园八校尉之一,曹操此时的地位与权力,与昔日小小议郎,不可同日而语。

由此可见,曹操对自己的包装计划,起到了极为显著的效果。

参考文献:《三国志》《后汉书》《续汉书》《廓清曹操少年时代的迷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