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升小:我爸爸不願意把房子賣給我……

幼升小,已經成了孩子 們殘酷起跑線。很多人都認為,隨著社會不斷進步與發展,城市教育的馬太效應會越來越突出,強者更強,弱者更弱,最後好的資源都掌握在一部分人手裡。我也是這麼認為的。這也是我要從農村走到城市,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可以接受比我更好的教育。對孩子寄予厚望沒有錯,為孩子付出也無可厚非,但是往往很多家長在幼升小過程中走向極端,一定要孩子上名校,不僅給孩子揹負壓力,還家庭也造成很大困擾,甚至親情變薄、變質,最後本末倒置,得不償失了。

幼升小:我爸爸不願意把房子賣給我……

城市裡的還上學本沒有那麼容易,今天我要講的故事是關於一個廣州普通城市家庭孩子幼升小的事。

她叫鳳,父親那輩也不是廣州人,而她從小出生在廣州,廣州長大,學習、工作、生活一直都是在廣州。父母就她一個女兒,從小父母離異,各自組成家庭,她由法院判給父親撫養,母親再組家庭後再無來往。多年來,和父親一起生活長大,父親也是一直顧慮鳳的感受,一直沒有再娶。鳳出生時父親的已經30多歲了,等鳳成人後,父親已經50歲了。父親開始另外找了一個鳳稱呼為“阿姨”的人,照顧著父親的生活起居。

幼升小:我爸爸不願意把房子賣給我……

父親工作有單位,早年分了一套房,當時總共就花了一萬塊錢。房子雖然舊了,但是對口的學校是省一級公辦小學。鳳成家了,老公外地人,倆人一直沒有購房,隨著房價不斷攀升,越猶豫越下不了手,最後是遠遠超出想象,根本無力購房。她的孩子成為了有廣州戶口且父母沒有房產的孩子。

今年9月孩子即將上小學了,鳳從3月份就著急查找她所在區域幼升小對口入學條件和統籌入學條件。結果是兒子對口入學的條件是“居住在祖輩房產+孩子和父母與祖輩同戶同住+學位未被佔用+孩子入學當年的8月31日時已入戶並居住滿2年”,其實各個方面都沒有問題,唯獨就是最後一個“入戶並居住滿2年”,鳳自從結婚後就單獨租房子,並沒有和父親住一起。

為了長久打算,鳳也各方打聽如何能讓自己的孩子一定能堵上那個對口的省一級公辦小學。有人支招:反正你爸爸就你一個女兒,你讓你爸爸把房子賣給你,你依然讓你的爸爸住在那裡,關鍵是房本的名字是你的,那麼你兒子的戶口就是“人戶一致”了。

幼升小:我爸爸不願意把房子賣給我……

經常一段時間的考慮,鳳向她父親提出了這個要求,讓她沒有想到的是她父親一口回絕了她。讓她感到非常鬱悶,曾以為自己是父親最愛的人,最至親的人,沒有想到為了孩子上學,讓爸爸把房子賣給自己,爸爸不同意。鳳有點接受不了……

鳳說,如果我的兒子上不了那個小學,那我會怨我的爸爸……

之後,父親和鳳的關係變得微妙和緊張。鳳說,她再也找到之前的感覺,我的爸爸不願意把房子賣給我。

幼升小:我爸爸不願意把房子賣給我……

我認為,鳳的爸爸的做法情有可原,可以理解的。他的年級大了,雖然自己只有一個女兒,但是女兒整天上班,陪伴和照顧的時間很少,隨著自己的年齡越來越大,他得依靠第二任妻子照顧自己。而且,她父親認為,孫子未必是不能上那個小學。也許,她的父親也是顧及第二任妻子的感受。也許,她的父親擔心唯一的房產給女兒後,女兒會不會對自己不孝順。也許,她的父親如果將房產過戶到女兒名下,他沒有安全感……

鳳的做法也是可理解的。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任何力量都無法阻擋的。靠自己的努力給自己孩子創造更好的環境和條件,是為人父母的責任。對於自己所要承擔的責任要自己去承擔,儘自己的努力給孩子說個好示範。

幼升小:我爸爸不願意把房子賣給我……

作為子女,與其抱怨,不如多努力創造美好生活,將時間花在自己事業上。記得有一個大學生的勵志演講種說:“你要相信命運給你一個比被人低的起點,是希望你用一生去奮鬥出一個絕地反擊的故事。”自己的父母能給予,是愛;不給予,是本分。充滿感恩之心去生活,用雙手創造更美好的生活,給自己一個無悔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