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曆朝的名稱是怎麼來的?歷代都城何在?

一、中國曆朝更替的線索

中國歷史悠久,朝代更替繁多。為了記清我國的歷史朝代,有一首順口溜可供參考:

中國歷史朝代歌


黃帝堯舜夏商周,

春秋戰國亂悠悠。

秦漢三國東西晉,

南朝北朝是對頭。

隋唐五代又十國,

宋元明清帝王休。

按宏觀社會形態劃分,“黃帝、堯、舜”時代是原始社會,“夏、商、西周、春秋”時代是奴隸社會,“戰國、秦、漢”以後是封建社會。

中國歷史的朝代更替的粗線條如下:

中國曆朝的名稱是怎麼來的?歷代都城何在?

二、中國曆代王朝稱號的由來

在理清了中國曆朝更替的線索後,我們進而探尋歷朝名稱之由來。

夏:這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朝代。禹治水有功,舜便讓位給禹。由於禹是夏后氏部落的領袖,夏原為禹始封之地,故由他建立的國家稱為“夏”。

商:因地域而得名。公元前16世紀,商湯滅夏後,建立了自己的王朝。因為他們的始祖住商(今河南商丘),故定國名曰“商”,後遷都殷(今河南安陽),故亦稱“殷”。

周: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發滅商,建都鎬京(今陝西西安)。因武王的先祖太王曾在歧之南的周原居住,是周室的發祥地,故國號定名為“周”。周朝歷時825年,是中國古代歷時最長的朝代,分西周和東周兩個時期,東周又分春秋、戰國兩個時期。

春秋戰國:東周的前期稱為“春秋”,取名於孔丘所著史書《春秋》。東周的後期稱為“戰國”,當時邦國林立,七雄並峙,戰亂頻仍,史稱戰國。春秋戰國時期,中國經過大約500年的動亂、分化和改組,封建制代替奴隸制的革命成為時代的潮流。

秦:秦的祖先大費(伯翳)因協助大禹治水有功,舜便賜其姓嬴氏。大費的後人非子又因養馬有功,周孝王封其秦邑,到了襄公時開始立國,就取名為“秦”。

漢:公元前206年,劉邦率兵攻入咸陽,滅掉了秦朝,被項羽封為漢王,佔有巴蜀、漢中之地。後來劉邦在垓下打敗項羽,逼其自刎,遂於公元前202年稱帝,國號為“漢”,都長安,史稱西漢。200餘年後,皇族劉秀(光武帝)利用農民起義的力量,於公元25年重建漢朝,都洛陽,史稱東漢。

三國:指魏、蜀、吳三個國家。它之前是東漢,它之後是西晉。三國時代(220—280),群雄割據,三足鼎立,互相征戰,戰亂不已。

魏國自曹丕稱帝至曹奐退位,共46年(220—265)

蜀國自劉備稱帝至劉禪退位,共43年(221—263)

吳國自孫權稱帝至孫皓退位,共59年(222—280)

晉:公元265年,獨攬曹魏大權的司馬炎,逼魏元帝曹奐讓位,自己當了皇帝,建都於洛陽。因他做過晉王,故國名稱“晉”,史稱西晉。公元317年,晉帝被劉聰殺死後,司馬睿稱帝,建都建康(今江蘇南京),史稱東晉。

南北朝:是南朝和北朝對立局面的總稱。南朝,指江南頻繁更迭的宋、齊、梁、陳四個朝代,都城均在建康(今江蘇南京)。北朝,指在北方頻繁更替、對峙的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五個朝代。

三國、西晉、南北朝時期(公元185—581),除西晉建立短暫的統一王朝外,其餘時期都處於分裂割據狀態。

隋:公元581年,身為丞相又執掌兵權的楊堅,廢掉北周靜帝宇文闌,取而代之,定都長安。因他曾為隋王,故定國號曰“隋”。

唐:隋末戰亂四起,軍閥紛爭。李世民的祖父李虎,因功曾被封為唐國公。李虎之子李淵繼承父爵,在群雄逐鹿中掃平中原,遂立國,以“唐”為國號。

五代十國:唐末社會動亂,出現了五代十國的局面。五代(907—960)指相繼統治黃河流域的五個朝代——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總稱五代。同時,南方各地和北方的山西先後出現了十個割據政權——前蜀、吳、閩、吳越、楚、南漢、南平、後蜀、南唐、北漢,總稱十國。

宋:公元960年,殿前都檢點趙匡胤在陳橋發動兵變,取代後周而稱帝,因其曾做過宋州(今河南商丘)節度使,故國號曰“宋”。以公元1127年金國攻破汴京,擄去宋徽宗、欽宗為界,分為北宋、南宋。北宋167年,都汴京(開封)。南宋153年,都臨安(杭州)。

元: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了蒙古族,建立了蒙古國。傳至忽必烈,他取《易經》中的“大戰乾元”四字的“元”包含“始”“大”“善”之義,符合“上天眷命”,有利於統治中國各人民,於1271年改國號為“元”。

明:朱元璋出身貧苦,少年做過牧童,又當過和尚。後投身於元末起義軍,在小明王朝韓林兒政權下做過將領,在掃平群雄後,建立自己的王朝,承小明王朝之國號,亦稱“明”。

清:公元1616年,女真族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建立“金國”,史稱後金。其子皇太極即位改年號為天聰,改女真族為滿族,改國號為“清”,因清是金的諧音,又可避免與“金國”重複。

三、我國曆代的都城

商(後期)——殷(今河南安陽)

西周——鎬京(今陝西西安)

東周——洛巴(今河南洛陽)

秦——咸陽(今陝西咸陽東北)

西漢——長安(今陝西西安)

東漢——洛陽(今河南洛陽)

三國:

魏——洛陽(今河南洛陽)

蜀——成都(今四川成都)

吳——建業(今江蘇南京)

西晉——洛陽(今河南洛陽)

東晉——建康(今江蘇南京)

隋——長安(今陝西西安)

唐——長安(今陝西西安)

北宋——東京(今河南開封)

南宋——臨安(今浙江杭州)

西夏——興慶府(今寧夏銀川東南)

遼——上京(今遼寧巴林左族南波羅城)

金——中都(今北京、開封)

元——大都(今北京)

明——北京(今北京)

清——北京(今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