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吃越瘦的"負卡路里"食物,你知道嗎?

越吃越瘦的

越吃越瘦的

夏天馬上來了,相信有不少小夥伴早已開啟了減脂大計,要想在夏天來臨之前儘快瘦下來,很多小夥伴真是絞盡了腦汁,前些天有幾位減脂的朋友向我求證:網上流傳的“負卡路里“食物是否真的存在,對減肥是不是有效。

1

真的存在負卡路里食物嗎?

在網絡裡流傳著一種說法,有這麼一類食物:芹菜、蘋果、羽衣甘藍等,我們機體消化它們時所消耗的熱量,會高於它們本身所提供的熱量。吃東西應該是獲得熱量,為什麼還存在消耗熱量呢?

越吃越瘦的

這是因為,我們的身體把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分解成小分子(氨基酸、短肽、單糖、雙糖、脂肪酸、甘油等)時,要經歷咀嚼、胃腸道蠕動的過程,這些過程是需要消耗熱量的,而這些營養小分子要從腸道進入血液也需要消耗熱量,當它們隨著血液流向全身各細胞器官,細胞也需要消耗熱量,才能讓血液中的營養素為己所用。

越吃越瘦的

這麼看來,如果消耗這些食物的熱量大於食物本身的熱量,就真的存在越吃越瘦的食物哦~

但從食物熱效應(因為進食而消耗熱量)的角度來看,我們消耗的熱量並沒有想象的高。

研究表明,產能營養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的食物熱效應值,分別是5-6%、20-30%、4-5%。舉個例子,如果只吃蛋白質,由蛋白質提供的熱量是100kcal,身體為了消化吸收蛋白質,要額外付出30kcal,那麼身體實際通過蛋白質獲得的熱量就是70kcal,也並非是0。

所以,其實並沒有真正的“負”卡路里食物。

越吃越瘦的

2

卡路里有時候會出錯

食物的熱量值本身就與真實值有一定偏差。

國內目前現行的食物成分,取自於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2018年出版的《中國食物成分表》,能量值是依據樣品中各產能營養素的的克重,乘以各自的產能係數得出;而各產能營養素的克重受到檢測方法的制約,與真實值是有一定偏差的。

越吃越瘦的

除了測定方法的偏差,同類食物由於產地不同、品種不同,也存在營養素的差異。這就是為什麼,同樣都是蘋果,但會出現很多種不同的熱量值、脂肪含量以及維生素含量的原因。

另外呢,相同的食物,經過不同加工處理方式,也會導致對人體實際產生的熱量不一樣。例如富含抗性澱粉的穀物顆粒,大麥、大豆等,如果是把整粒的大麥煮成大麥飯,消化時間會比較長;如果把大麥磨成粉末,做成粥,由於降低了消化難度,煮成粥所產生的能量效果會高於大麥飯。

所以,減肥的你,不要總是隻看卡路里!

3

小結

越吃越瘦的

其實這些所謂的負卡路里食物,都有一些共同點:本身熱量低,膳食纖維多,咀嚼需要花時間,增加了進食的時間,所以對減脂是有幫助的。但是隻吃這些食物,會導致營養不均衡,發生營養不良的風險。

想要有效減脂,就要牢記三餐的結構公式:主食+蛋白類食材+蔬菜/水果,加餐:堅果、奶製品、水果。

最後,提醒各位小夥伴:不要迷信某一類特殊食物,或者某一種特殊的吃法能有神奇的減肥功效。均衡飲食,適當控制熱量,配合科學的運動才是減脂的正確姿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