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寧波督促清理沿海灘塗固體廢物12.6萬餘噸

麥電網訊:最高人民檢察院4月16日召開“守護海洋”檢察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總結電視電話會議通報稱,為期一年的專項監督活動,檢察機關共督促清理沿海灘塗固體廢物126885噸,垃圾332287立方米,違規養殖場426處;封堵和治理入海排汙口260個;治理海域面積815平方公里;修復海岸線25.3公里、河道168公里;增殖放養13436萬尾,追繳各類賠償修復金共2.18億元。

最高檢第八檢察廳廳長鬍衛列介紹說,專項監督活動部署於2019年2月,主要從入海排汙口設置不規範、陸源汙染防治力度不夠、海上汙染防控措施執行不到位、海洋生態保護與修復工作相對滯後、海洋環境監督管理制度落實不到位5個監督重點全面發力。

一年來,沿海檢察機關海洋公益訴訟案件辦理全面展開,收效明顯,共摸排線索2468件,立案1773件,發出訴前檢察建議1411件,公告85件;向法院提起公益訴訟152件,其中行政公益訴訟7件,民事公益訴訟34件,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111件。


浙江寧波督促清理沿海灘塗固體廢物12.6萬餘噸


陸源汙染也是造成海洋生態損害的重要方面。專項活動中,各級檢察機關積極做好陸海統籌,河海共治,同步抓好陸源性汙染的監督治理。遼寧省境內河流眾多,全部流入渤海、黃海,遼寧省檢察機關全省聯動,非沿海的8個市以入海河流汙染防治為重點開展監督保護行動。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人民檢察院對海岸7個生活小區存在私設排汙口、汙水直排入海的情況,分別向環保和市政部門發出檢察建議,並多次召開有街道和居民代表參加的聽證會,推進整治項目的批覆和建設,實現近3公里的海岸線生活汙水零入海。

針對海洋環境汙染及資源損害排查線索和調查取證難題,檢察機關借智借力,發動群眾廣泛參與,同時發揮專家“外腦”作用,提升辦案公信力和影響力。

會議還發布14個相關典型案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