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的哲学:适应变化才能发现创造价值的目标公司


变化的哲学:适应变化才能发现创造价值的目标公司


“天不变,道亦不变”,似乎这是中国古代拒绝改变的政治借口。

事实上,中国古典哲学强调的是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人们如何做到知变、适变、导变,从而从变化中发现、创造出人类的机会,“参赞天地之化育”,就是对于人类的精神创造弥补自然的缺陷,从而实现价值倍增。

“天行健,君子以自疆不息”,强调的是人们如何效法天道的变化,适应天道的变化,不为天道的变化而脱离时代潮流。按照现代的语境,即自然界、社会都是在发展变化的,人们应当自强而不为变化所左右而应当掌握变化的规律,利用变化的客观规律为人类服务。

虽然,客观变化是自然的行为,但自然的行为未必就能够自然地与人类的需求对称,因此,需要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在掌握自然规律、社会规律的基础上,避免纯粹的自然式自由主义和社会式自由主义对人类社会或者对于人类个体的伤害。

经过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后,人们发现,纯粹自由的不受国家宏观调节的资本主义不会自动导致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反过来可能由于对于资本增殖的过分追求而陷入危机的恶性循环中。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后,经12年地支周期美国又因公司债泡沫在新冠肺炎疫情中遭遇危机。

在世纪之交,这种大约十年或十二年一次的恶性循环危机,如果不启动全球应急机制进行国家联合调节,就可能将人类文明后拖几十年。如果说,自由资本主义在十九世纪提出来具有历史进步意义,但经过二十世纪两次世界大战来平息危机及二十一世纪初期出现的全球化而导致的全球危机,已经历史地说明了,自由主义资本主义的“边际效应”已经到了其最高“境界”,“道者反之动”,自由主义式资本主义的对立面即国家调节式的资本主义已经历史地启动了。2008年开始于美国后来涉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幸赖全球政府的一致行动,才力挽狂澜,将可能导致人类倒退的危机遏制住。2020年面对疫情冲击,无论G7、G20还是欧盟,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上,都在采取协同合力应对疫情衍生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可能有人开始在关注疫情过后如何退出“宽松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问题,我们认为,由于全球面对的“自由贸易”和“经济全球化”已经臻于两百年前自由资本主义的最理想状态,由于客观规律即物极必反的作用,在市场这只看不见手失灵情况下,国家的宏观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已经成功登上了经济领域,但这种调控力量已经不等于凯恩斯当年为应对危机而提出的宏观调控政策,而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力量历史地全面对渗透到经济领域。

变化的哲学:适应变化才能发现创造价值的目标公司

因此之故,我们认为,要研究或者预测未来经济的趋势,不能缺少对国家力量作用的因子。为此,我们建立起国际资本、国家资本、产业资本、地方资本、机构资本和居民资本六维利益主体相互作用的研究范式,突破西方经济学政府—厂商一市场三维模型,力求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经济和资本市场研究需要,希望通过及时掌握国家力量的主要动作方向,提前知道并准确预测进而引导投资者形成正确的投资策略。这就是中国古典哲学给予现代经济研究的理论滋养,也是中国古典文化矿藏对于现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指导意义,我们要改变从众的研究思路,而是引导研究力量的方向。2008年下半年我们提出“地产稳天下定”即房地产将是2009年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重要机遇,就是建立于上述研究创新的基础上。

2020年我们提出稳地产、涨股市的建议,是因为时代已经变化,地产已完成了它在工业化、城市化、中产阶级培养中的主要任务,现在需要以股市代替房市成为中国产业高级化的历史任务。

疫情是百年一遇的大危机,中国股市正在法制化市场化国际化大潮中,将危机转化为机遇,成为产业升级、财富升值的重大平台。

变化的哲学:适应变化才能发现创造价值的目标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