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聲線”還是“刺耳”?教你如何糾正和走出聲樂誤區

這是“聲線”還是“刺耳”?教你如何糾正和走出聲樂誤區

當我們評判一個歌手的唱功時,“聲線”確實是一個常用的評判標準,顧名思義聲線像一條“線”一樣貫穿了整首歌,整個聲區,達到完美演繹歌曲的目的,也有的把聲線稱為 聲音的“芯子”,但什麼是真正能達到我們輕鬆完成一首作品標準的 “聲線”呢?

其實我們,包括很多歌手在追求演唱的聲線時,很多都走入了誤區,誤以為清晰的聲線就是“集中”的聲音,集中是沒有錯的,但我們有沒有想過應該把聲音“集中”在哪裡?集中在嘴巴里?集中在鼻子裡?這些是我們真正需要的“集中”嗎?這樣出來的聲音確實是一根窄窄擠擠的 “線”,這種所謂的“聲線”在中低音時聽起來好像還不錯哦,很清晰的哦,但到了副歌高音聲區需要我們渲染情緒、抒發感情更加放出來唱的時候,會出現什麼情況呢?你會感覺嗓子越來越憋,很擠,這時想換個舒服的位置唱,已經來不及了,大多數人撐不住,就會轉假或者破音。

當然,很多明星在演唱的時候,即使是用錯誤的方法,都可以完成演唱,因為嗓子本錢是非常好的,但對於嗓音條件不是很好的人來講,這無疑成為我們進步的障礙,我們應該避免這樣的錯誤,其實真正的“聲線”不是“做”出來的,而是在正確的軌道里自然壓縮出來的,是一個結果,建議大家去聽一下花花,蕭敬騰的“聲線”對比一下楊宗緯,李健的聲線的狀態有什麼不同?大家仔細分辨一下。這個是很考大家的分辨力和聽力的哦,大家也可以留言發表自己的分析和看法哦!

那麼如何能找到這個正確的軌道呢,劃重點來啦,大家首先一定要摒棄我們說話的胸聲位置,不要用這個位置去唱歌;第二 不要提喉; 第三 不要鼻音;第四 不要失去壓縮;第五 不要咬字亂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