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一件專利“躺賺”20年,獲利超5億元,這家中國企業做到了

有一家公司,或許你沒聽過它的名稱,也未見過它的產品,但你一定給他交過錢,它就是全球領先的高科技通信企業、全球最大的移動芯片供應商,CDMA技術商用化的先驅,電子行業的大佬——高通集團。

高通憑藉3/4G的通信專利,全球的智能手機廠商都要向其繳納專利費,就連蘋果、華為都得向其繳納專利費。根據高通在2018年財報可以看出,高通營收高達227.32億美元,其中專利授權費就高達55億美元(約389億人民幣),佔到了其整體營收的近四分之一,可以看出“專利”的重要性,以及專利是多麼的能掙錢。

靠一件專利“躺賺”20年,獲利超5億元,這家中國企業做到了

而除了高通之外,中國也有這麼一家企業,僅依靠一項“核心專利”,就向全球廠商收取專利費,而這一收就是20年。根據相關的統計數據顯示,在這20年所收取的專利授權費累計就超過了5億元,這家中國廠商就是朗科科技。

1件專利!讓朗科躺賺20年!

朗科申請的專利就是“用於數據處理系統的快閃電子式外存儲方法及其裝置”,簡單的來講就是“U盤”,朗科是全球第一個發明“U盤”的公司。

靠一件專利“躺賺”20年,獲利超5億元,這家中國企業做到了

專利於1999年11月14日申請成功,由於持有這項涉及U盤領域基礎技術的專利,當時朗科的地位就如同“閃存盤領域的高通”一般。包括閃迪、金士頓、PNY等國際巨頭在內的絕大多數相關廠商,都只得乖乖向其繳納“保護費”。

據網上數據,在2011 年到 2018 年的這段時間當中,有關該專利的訴訟就高達上百次,專利訴訟幾乎成為了朗科最重要的收入來源。

只是因為現在U盤銷量低,所以授權費也在下滑。以2018年數據為例,朗科營收9.67億元,其中專利授權費用為3629.26萬元,同比下滑了10%左右。

看起來似乎只佔3.75%,但要知道這部分的授權費用毛利達到了100%,而朗科全年的營業利潤僅為7,686.80萬元,這3629.26萬元的授權費用就值錢了,佔到了營業利潤的近一半。而統計朗科這近20年以來的所有費用,累計超過了5億元。

靠一件專利“躺賺”20年,獲利超5億元,這家中國企業做到了

躺著賺錢的日子漸行漸遠

眾所周知,我國發明專利保護期限是自申請日起20年,這就意味著再有2個月左右,朗科的這件專利就會“過期”失效。屆時該專利技術將會進入公共領域,可以無償使用。

然而,如今的朗科,在專利儲備方面,卻遠遠不夠。據公開資料顯示,朗科擁有已授權專利300餘件,其中發明專利262件,佔比超過80%。

雖然專利數量並不少,但在在U盤等部分移動存儲產品領域中,最核心的技術在於內存芯片,而朗科不具備相關的專利優勢,且隨著USB標準的不斷升級,朗科手中諸多建立在舊標準上的專利也將持續“貶值”。而新申請的專利既未覆蓋核心技術,也未形成行業標準,難以構建起有力的技術壁壘。

所以說,在躺賺的路上,朗科已經漸行漸遠。

靠一件專利“躺賺”20年,獲利超5億元,這家中國企業做到了

技術創新,構建企業核心壁壘

核心技術研發的持續性是企業發展不可忽視的戰略規劃,其實朗科也不是沒有看到問題所在,但一直沒有構建起自己的技術壁壘。而缺乏核心技術壁壘,朗科將失去核心競爭力,恐怕很難延續“中國移動存儲第一股”的優勢。

靠一件專利“躺賺”20年,獲利超5億元,這家中國企業做到了

而在知識產權愈加受到重視的今天,如果你不創新,不及時構建自己的專利壁壘,那等待的結果就是淘汰。而高通為什麼能一直“屹立不倒”?就在於其建立了核心技術壁壘,主導行業技術標準的制定,且不斷創新,在行業新興技術領域仍能保持其領先地位。

總而言之,創新,促進發展,而知識產權保護,則是創新的基礎。

靠一件專利“躺賺”20年,獲利超5億元,這家中國企業做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