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王爷要给太监行礼的时代 (《茶馆》影评)

这部电影的画面质感,不是很清晰,拍摄的年代比较久远,影片能把当时的社会环境,拍的特别的写实,最底层的人物,各个阶层的人物关系,以及中国文化的特点。

一个王爷要给太监行礼的时代  (《茶馆》影评)

故事开头以一段传统相声的方式,做为故事发展的一条线索,把茶馆的状态都形容一遍,有喝茶的,有遛鸟的,养蛐蛐的,有老有少,有穷人隔着窗户看的,展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的魅力,既押韵又具有故事性,也展示了当时的人生百态,三教九流。

整部电影的叙述,仅仅在一个茶馆来表现,其实对于拍摄和演员,要求比较高

一个王爷要给太监行礼的时代  (《茶馆》影评)

正在茶馆热闹非凡时,掌柜突然听到,有两个客人谈论,江西的县太爷被洋人打死了,直接就上前制止了,可见掌柜的脑子很灵活,当时的政治也是很敏感。

文中以多个人物的故事线,来表现出,那个时代的瞬息万变。

“唐铁嘴”,第一个人物线,专门给掌柜面相,希望以此免费讨碗茶水,一个饭都要吃不上的人,也要喝茶,可见当时人们对于茶的热爱。

一个王爷要给太监行礼的时代  (《茶馆》影评)

常四爷和孙二爷一起出现,没落的封建贵族的代表,穿乞丐衣服卖女儿的人,贫苦大众的代表,人贩子“刘二爷”乱世投机者代表,秦二爷维新派代表,大太监代表,苦苦挣扎的封建权贵阶层。

剧中还有很讽刺的一面,一个王爷混的不如一个太监,见了太监还要行礼,常四爷和孙二爷被当差的抓走了,这个王爷连个当差的也不如,竟然不敢求情,也暗示了王朝的没落。

一个王爷要给太监行礼的时代  (《茶馆》影评)

故事分三个阶段叙述,二十年一个变化,掌柜二十多岁,掌柜四十多岁,掌柜六十多岁。

一个王爷要给太监行礼的时代  (《茶馆》影评)

在掌柜四十多岁的时候,主要人物发生了一些变化,常四爷从旗人变成自食其力菜农,孙二爷落魄的快吃不上饭了,掌柜改革茶馆,代表反面的人物一如即玩,唐铁嘴靠着战争算卦反而混的好了一些,人贩子刘二爷继续贩卖人口,被当做替罪羊砍头,抓走常四爷的两个官差依然是狗腿子,给清政府当差,给袁世凯当差,给洋人当差,谁给钱给谁当差,奴性体现到了极致。

一个王爷要给太监行礼的时代  (《茶馆》影评)

第二个二十年,刻画篇幅不是很长,有一个细节很好,某个派系军阀的官兵进来茶馆,就开始打劫,跟土匪无异,全程聚酯粗俗,只说了三句话“屌”“屌”“老子要现大洋”,话不多,但是对当时军阀刻画简直太妙了。

真正的表演无需太多的语言,单单从表演上看,一代老艺术家,呈现给我们的绝对是艺术品,这也是这部影片,让我再三回味的魅力。

一个王爷要给太监行礼的时代  (《茶馆》影评)

活到白发苍苍的只有三个人,其他发面立场的代表人物,在第三个二十年都没有出现,而是以后代出现,继续子承父业,做着一些跟他们父亲一样的职业,很讽刺。

一个王爷要给太监行礼的时代  (《茶馆》影评)

从故事的开始活到故事的最后,一个是茶馆的老板,一个是常四爷,一个是孙二爷,茶馆老板,代表的是勤劳聪明灵活,与时俱进的特点,也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常四爷是善良正直,嫉恶如仇,有担当,能屈能伸,爱国,也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常四爷,柔柔弱弱,能写能算,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代表着传统的文人,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一个王爷要给太监行礼的时代  (《茶馆》影评)

导演有意让这三个人活到最后,也暗示了,让中国能够在苦难中走出来的,靠的不是别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只有中国这种坚强不屈的文化支撑,才让中国历经苦难屹立不倒,源远流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