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姆莱:用人皮做《我的奋斗》封面,曾想带领全体德军向盟军投降


希姆莱:用人皮做《我的奋斗》封面,曾想带领全体德军向盟军投降

希姆莱


石楠花是野生在德国北部吕讷堡平原荒原上的一种灌木植物。文学作品中,石楠花荒原常常被描写成孤寂蛮荒阴暗的去处。1945年5月23号,纳粹时期德国秘密警察盖世太保的老大希姆莱,在吕讷堡英国第二军情报总部,服毒自杀。5月26号,希姆莱的尸体在吕讷堡以南的石楠花荒原里埋葬。当时动手给他挖墓地的是4名英国军人。因为担心着纳粹幽灵的复活,谁知道哪一天新纳粹过去把墓地当成圣地了,所以这4名军人被要求终生严格保密。

现在几位老人要么已经不在世了,要么垂垂老矣,但是对希姆莱尸骨的埋葬位置,守口如瓶。人们只能是猜测,应该是在距离胜利山不远的地方,也不知道是在哪一棵石楠花树下。希姆莱生前是作恶多端,罄竹难书,死后,成了阴暗的花下之鬼。

希姆莱1925年加入的纳粹党,参加过啤酒馆政变。1927年成为纳粹党冲锋队的全国领袖。1934年后,当上了德国秘密警察组织盖世太保的首脑。他把冲锋队发展成控制整个纳粹帝国最庞大的组织——党卫军。希姆莱亲自领导建立第一座样板集中营——达豪集中营。1941年底,希特勒提出来了对犹太人问题实施最后解决的决定——就是要灭绝犹太人。1942年1月,举行了万湖会议。最后决定希姆莱操刀,实施最后解决计划。

为了彻底解决犹太人,希姆莱在1942年开始指挥建立了许多集中营。著名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就是其中一个。希姆莱把屠杀犹太人的方式变成了一种工业屠宰场式的大规模批量式屠杀。但问题是这样,原来用武器杀人的方式,杀人的数量距离灭绝种族的要求差距很远,简单说就是杀人杀得太慢,更重要的是,杀人不是一个肉体简单的死亡。当时德国心理学家想了很多办法,但是杀人对于看守和行刑者的心理压力实在是太大了,心理学家也没办法。

随着杀人的规模越来越大,纳粹士兵集体心理崩溃,案例越来越多,纳粹能做的方法就是,一个小队一个小队的士兵轮换,把那些几乎全体奔溃的看守们派到东线的战场去当炮灰,然后再换上一批新的士兵执行杀人的任务。直到后来,纳粹的杀人专家找到了一种毒气——齐克隆B。

这种毒气被确认之后,大规模的杀人可以像流水一样操作了,一批批无辜的犹太男女老少用火车一列列地送到了集中屠宰场。在迅速地甄别之后,老年人、身体虚弱者、多数的妇女直接送入毒气室。当时为了让自己看起来脸色好看一点,躲过这个屠杀,已经被折磨得骨瘦如柴的犹太人在火车到达终点之前,咬破自己的手指头,用血来涂抹自己的脸。

送进被伪装成淋浴间的毒气室之后,囚犯们被成批成批地毒死和焚化。集中营的焚尸炉自从1942年开始,就日夜不停地冒烟,600万亡灵,从这些遍布德国占领区的大烟囱上飘走,有的时候遇到风雪,就再次降落下来,灵魂挂在树叶上,灵魂飘落在行人的肩头。

希姆莱曾经是希特勒眼中忠贞不二绝对坚信的铁杆骨干,纳粹第三帝国最炙手可热的风云人物。他一手组建纳粹党卫军,担任首脑。当时要加入党卫军最重要的条件就是,个人要对纳粹德国,绝对忠诚。而希姆莱为党卫军制定的座右铭就是“忠诚是我的荣誉”。但是,曾经被希特勒骄傲地称为“忠诚的海因里希”的希姆莱,却比任何其他纳粹领导人都更不忠诚于希特勒。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德国军队全线败退,纳粹德国是朝不保夕,在此情况下,作为纳粹德国第二号人物的希姆莱已经意识到大势已去。但最高领导人希特勒仍然试图做最后一搏。于是希姆莱决定背着希特勒酝酿与盟军达成协议。他不相信苏联,于是,他想西方世界跟他合作。他向他们发出了谈判求生的信号。但是,这已经不是战争早期了,谈判也许可以挽救士兵的生命,现在是全世界所有正义的人,都愿意付出自己的生命去彻底消灭纳粹魔鬼的时候了。4月23号,希姆莱在瑞典领事馆地下室里,与瑞典伯爵伯纳多特进行了会谈,希姆莱说,“为了在俄国入侵之前,尽可能多地挽救德国,我准备在西线而不是在东线投降。”希姆莱希望这位瑞典伯爵能尽快地把他的意见转告给艾森豪威尔将军,说自己愿意率领德国军队投降。

但是,没过两天,杜鲁门总统、丘吉尔首相就公开发表声明:拒绝接受德国任何形式提出的单方面投降。

第二天,希姆莱手下党卫队的头目们就开始利用他们手中的权力伪造通行证,准备金条、安排世界各地的流亡地点,开始纷纷逃亡。在柏林的希特勒对希姆莱的背叛狂怒不已,他命令戈林的空军逮捕希姆莱。希姆莱知道自己是罪孽深重,难逃法网,带上几个忠实亲信,急急忙忙地就逃了,为了安全起见的希姆莱,剃掉了大家熟悉的那个小胡子,摘下了夹鼻眼镜,然后在右眼上蒙上一幅黑眼罩,跟海盗似的,穿上一套野战秘密警察的制服,怀揣着一个姓名为海因里希·青格尔的身份证,和一群随从伪装成开溜回家的逃兵,打算混过英国人的布防区。

1945年5月21号,这是春季中炎热的一天,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结束两个星期了。德国到处是一片混乱景象,到处都是逃难者,到处都是盟军盘查德国纳粹的岗哨。希姆莱手里拿着那份罕见的全新的身份证引起了英国士兵的怀疑,把他押解到岗楼。做了十几年的警察头子,希姆莱知道自己的身份很快就会真相大白,倒不如自己主动承认了,或许还能侥幸活下来,于是他告诉士兵,“我就是海因里希·希姆莱,我想见蒙哥马利元帅。”

“希姆莱抓着了,呵。”当天蒙哥马利总部情报部领导人麦克尔·墨菲上校就赶到了。墨菲上校特别的老练精明,他没有开始审讯希姆莱,而是先检查安全措施,问他下属,“你检查希姆莱的口腔了吗?”“没有。”上校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因为墨菲上校掌握了情报,德国有大量的高级将领,安装了含有氰化钾的毒牙,方便自杀,他立刻叫来了医生,要对希姆莱进行重新的检查。医生命令希姆莱,“慢慢张开嘴,转过来,把脸转过来,朝光。”希姆莱一下子就明白了,完了。于是扭过头,合上了嘴,牙齿里发出咔擦咔擦的咀嚼声,毒牙被咬破了。希姆莱像触电一样地倒在地上,结束了他耻辱的一生。

希姆莱死了,盟军找到了他情妇保存的特殊收藏品——用人皮做成封面的希特勒的《我的奋斗》。人们还发现了希姆莱日记。在那里,大家发现这么一个杀人如麻让人毛骨悚然的大魔鬼,竟然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史学界这几年来整理归档了史料。从那里面来看,希姆莱是个浪漫的幻想家,是深情的丈夫、热情的情人和模范的父亲。

英国《每日邮报》评述说:出生于巴伐利亚州教师家庭的希姆莱,情意绵绵地对妻子说,我喜欢柏林,因为你在那里,即使你还住在你出生的贫困的小村庄里,我也会喜欢你所在的地方。比希姆莱大六岁的玛格丽特喜欢向丈夫诅咒犹太人,她说,“犹太人什么时候能远离我们的生活,让我们过上快乐的日子。”玛格丽特并不清楚,深爱她的丈夫,会用这么恐怖的方式来满足她的愿望,让600万犹太人远离了他们的生活,甚至离开了这个人世。

作为丈夫、父亲和情人,他对妻儿乃至情妇是无话不谈,唯独小心翼翼地掩饰着自己和大屠杀的紧密联系,照他日记中的说法,为的是避免,让那血腥的事实给他们脆弱的心灵带来伤害。

希姆莱并非是纳粹精英中唯一的顾家男人和慈父,从现存的资料看,杀人如麻的阿道夫·艾希曼、赫尔曼·戈林,还有纳粹的宣传部长柏林沦陷时把自己孩子都杀掉的戈培尔,他们的家庭,他们家庭的美满,被第三帝国的人民广泛传颂,“啊,看我们的领袖,他们是多么的完美啊。”这种普遍的双重人格特征,让人困惑,他们对艺术、音乐有着很高的造诣,他们谈吐谦逊有礼,在私人场合,他们具备着普通的人性,可以是好父亲、好丈夫,也可以做好朋友。但凌驾在这些人性之上的,是超越普遍人性之上的纳粹性,每一个对纳粹党发过誓的都被加持了魔咒一般,为权欲、贪婪不择手段地挣扎奋斗,为了保全自己,可以牺牲战友出卖亲人,所有残害杀戮自己恶行,是以纳粹党的名义进行的。甚至,即便是那个自己的官位来到了最高层,要被清除的时候,他也只能无奈地说,“我相信希特勒领袖。”希姆莱就这样,他在有勇气咬破毒丸的时候,也没有智慧脱离这个恶魔,去得到救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