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鋼鐵大王戴國芳,宏觀調控之下鐵本在幾個月內就轟然倒下

民營鋼鐵大王戴國芳,宏觀調控之下鐵本在幾個月內就轟然倒下

每一塊鋼鐵裡,都隱藏著一個國家興衰的秘密”。鋼鐵大王大王卡內基,正是靠著鋼鐵成了美國現代史上第一個首富。後來我們的中國也差點出了一個卡內基一樣的人物。戴國芳與他的鐵本功虧一簣的故事裡或許隱藏著很多那個時代的秘密。

戴國芳與大多數那個時代出來的企業家一樣出生貧苦,由於是在太窮了,他12歲那年就輟學靠撿廢銅爛鐵為生,隨著蘇南模式經濟的發展,常州出現了很多小工廠,戴國芳每天就是撿拾工廠周圍的廢銅爛鐵,就這樣竟然讓他攢出一臺拖拉機,隨著工作效率增加,那麼掙的錢自然也多了。

在那個時代能源緊缺一直都是個大問題。1984年,戴國芳收購了幾臺二手轉爐和化鐵爐,在他家院子辦起了鍊鋼作坊。在能源緊缺時代,鋼鐵產業來錢還是非常快的,因此短短時間戴國芳又收購了幾家瀕臨倒閉的國有鋼廠車間,在不同體制下,這些瀕臨倒閉的鍊鋼車間成立印鈔機器,最多的時候戴國芳承包了5家之多。

1996年,戴國芳註冊成立江蘇鐵本鑄鋼有限公司,2000年前後鐵本佔地18公頃,擁有工人1000多名,銷售超過1個億,但是和寶鋼等等鋼廠一比就是個小嘍嘍,並且生產的都是些低端貨。都說人往高處走,戴國芳為了鐵本更上一層樓,決定傾家蕩產上高爐項目,他渴望從小的鍊鋼廠裡脫穎而出。三年後高爐項目建成,戴國芳對著高爐含淚當著工人面長跪不起,我們不懂當事人的辛酸。這一年鐵本騰飛了,全年鋼產量100萬噸,銷售25億,他登上富豪榜第376位,資產2.2億元。(拋開戴國芳個人能力不說,也確實趕上了好時代,那個時代鋼鐵就是最緊缺的物資。)

2001年隨著宏觀經濟持續高速成長,鋼材價格也是一天一個價,這時候戴國芳心裡就有個更大的夢想了。戴國芳決定在長江一帶建立新廠,當時長江一帶駐紮著各大鋼廠,戴國芳是想把鐵本建立在大佬身邊。

鐵本的新建計劃得到了常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當時常州的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位列江蘇之首,但是大企業卻沒有一個,因此常州政府需要那麼一家領頭羊的企業,來支持當地的發展。而鐵本當時就是常州的大企業,加上身處鋼鐵行業,在加上戴國芳是個值得信任的人,他是常州出了名的“五不老闆”,不做高級轎車,不僅娛樂場所,不大吃大喝,不賭博,不住高級賓館。自然就博得常州政府的支持了。

但戴國芳當時只想把產能擴大一倍,兩座高爐,一個14米深的碼頭,佔地200畝,年產260萬噸產量,總投資10億元。但在一些有關人士的熱情推動下,鐵本項目一改再改,從開始的260萬噸加到最後的840噸,佔地面積也從2000畝到最後的9379畝,總投資達到了驚人的106億元。但那時候的鐵本固定資產12億,淨資產6.7億,但卻要啟動一個超過百億的項目,無疑就是小馬拉大車了,不過有了政府的支持,銀行對鐵本大膽放貸,一下子鐵本得到了43.99億元的銀行授信,是固定資產的將近4倍。

中國的鋼鐵行業是一個有門檻的半壟斷性行業,因此一個民營企業想要啟動這麼一個100億鋼鐵項目是很難得到中央有關部門的批准的,但在那個時代向來有“闖關”的傳統,成功的在日後被傳為美談,失敗的就是違法的典型。

鐵本也毫無意外的“闖關”了,於是鐵本840萬噸的項目拆成了7個子項目和1個碼頭項目分別上報,鐵本成立了7家徒有其名的公司,土地也分成14塊報批申請。常州高新區經濟發展局一天就批准了所有的項目。戴國芳將全部精力都投入項目之中。

戴國芳十分清楚卡內基說的規模效應,只要規模大了,成本就低了,降低成本,搶佔市場,利潤自然就有了。鐵本定下的840萬噸規模,足以讓鐵本躋身中國最大鋼鐵行列。當時全國千萬噸以上的只有寶鋼和唐鋼。並且鋼鐵民企一直以來都是有成本上的優勢,每噸鍊鋼成本都要比國企成本低60-150元,並且戴國芳又跟澳洲一家公司簽訂鐵礦石供應協議,他的協議價格每噸只有300多,而市場上每噸鐵礦石要1000元。而且這個價格還是長期不變的。

正是因為一路綠燈,成本上的優勢加上鋼鐵市場持續升溫。戴國芳也信心爆棚,鐵本在接受採訪的時候對記者說道:鐵本要在3年內超過寶鋼。5年內追上韓國浦項。這也就是說他要在3年內成為全球第五的鋼企,5年內成為全球數一數二的企業。

所以。

由於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加快,進一步加劇了鋼材的緊缺,當時在長江三角洲一帶流傳著“五個一”,生產一噸鋼只需投資1000萬,1--萬噸產能只需要1年建成,1年就可收回投資。這種瘋狂的投入產出比在加上當時鋼鐵行業的散,亂,小的問題非常突出,2002年鋼鐵行業的投資總額710億,增長46%,2003年投資1329億,更是實現了近100%的增長。2003年底,國家覺得不對勁了。這麼搞下去,等這些鋼鐵廠都建成了,一下就會產生嚴重的產能過剩。因此國家的開始進行調控,對鋼鐵,水泥,電解鋁行業進行整改。就這樣戴國芳和他的鐵本被捲入了一場始料未及的驚濤駭浪。

2004年2月初幾個記者發現鐵本的鋼廠或許有非法佔地的問題,於是打電話跟國土部核實土地情況,結果國土部壓根不清楚這個項目。隨後就一篇內參材料遞到了中央。不久國家發改委,國土資源部,國家環保總局的人就趕赴常州調查此事。

鐵本面臨著巨大的危機。戴國芳還覺得這麼大的項目,建成就建成了,最多是罰款,不可能拆掉。但是鐵本由於非法佔地,違規建設等多項重要違規,在當時無疑成了一個典型的懲戒對象。

之後鐵本面對各種調查,戴國芳和他的謀士天真的認為花錢就能擺平,此時出了一個昏招,他寫了一份檢查,說鐵本曾經虛開發票2個億,抵扣稅2000萬,之後稅款也迅速補繳到了當地國稅局。正是這份花錢消災的報告日後成為了檢察院最有力的證據。

事情發展快的超出了戴國芳的意料,3月20日,遭受到巨大壓力的常州市組成了鐵本清理項目小組,下達了停工令。隨後國務院也到達常州,常州的領導班子,書記市長全都被抓去開會。

4月初,九部委組成的專項檢查組趕赴常州進行全面檢查,19日戴國芳和他的妻子,岳父等人被警方帶走,原因“涉嫌偷稅漏稅,數目巨大”

4月2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將其定性為地方政府嚴重失職違規和企業涉嫌違法犯罪重大案件。第二天新華社就發全國通稿,列舉了鐵本5大問題。

-----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嚴重違法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越權分22次將105億的項目分拆審批;

-----違規審批徵用土地6541畝,違規組織實施徵地拆遷;

-----鐵本通過虛假財務報告騙取銀行信用和貸款,挪用銀行貸款20億用於固定資產投資;

-----有關金融機構嚴重違法國家固定資產貸款審貸和現金管理規定;

-----鐵本大量偷稅漏稅;

這段時期8名官員受到了嚴厲處罰,戴國芳家產8萬元被查封。鐵本就是2004年宏觀調控的一個典型事件。此後眾多民營企業在鋼鐵和電解鋁及水泥行業都擱在鐵本事件中,損失最大的其實銀行,整整26億元收不回來。同時此次事件最耐人尋味是:在鋼鐵等行業民間資本被叫停後,國有鋼企全面擴張。

最後檢察院起訴戴國芳的罪名只有一條,就是他自己寫的檢查,虛開抵扣稅款發票罪,本來是想花錢消災,結果卻成了呈堂證供。不過虛開抵扣都是鋼鐵行業的潛規則,鐵本或許真的是頭硬就撞上槍口了。

之後戴國芳被判了5年,隨後北大教授還專門寫了一篇專欄,說道:回頭看歷史,戴國芳應該慶幸我們國家正在向著法治國家的方向走才對。出獄後也一直沒有他的消息。不過2013年爆出戴國芳重回鋼鐵業的消息。他一手創辦了全國最大的鎳鐵合金生產企業-江蘇德龍鎳業有限公司,他22歲兒子出任總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