獼猴桃的故事(22)

5、獼猴桃病蟲害防治之我見

千百年來,農業生產一直和各種病蟲害作著殊死的鬥爭。“防治病蟲害是關健。”一直在果樹生產中有著不可動搖的地位。

由於獼猴桃人工栽培在中國僅40年曆史,因此,人們在獼猴桃病蟲害方面的研究還很不全面,在果園的具體管理裡面,還存在如下缺陷:

(1)缺乏基礎研究。

從果園的管理方面,有的是獼猴桃全年的各種病蟲害的認識及防治辦法,而沒有系統性的果園具體防治指導意見,倒致果農面對複雜的病蟲害而無所適從。

(2)一些果農在生產實際中發現新的病蟲害,在網上發佈出來,弄得部分果農人心恍恍,不知道該怎麼辦?

我對病蟲害的看法是:

(1)獼猴桃病蟲害從開始栽培的“無”到後來的“有”,由當初的“少”到後來的“多”,再到後來將會越來越多,越複雜。因此,研究獼猴桃病蟲害方興未艾。

(2)搞清楚主要病蟲害和次要病蟲害的關係,搞清楚病蟲害在什麼條件下需防治,什麼樣的條件下可不防治,不要任何病蟲害都呼籲果農防治,使果農防不勝防。其實,任何果園的病蟲害都有一定的防治指標,比如每百個葉片有幾個葉片發病,就需要防治。若沒達到這個指標,就可不防治。由於獼猴桃是新興水果,這樣的基礎研究截至目前還未見到,有關部門還應抓緊。

(3)綜合防治才是果園病蟲害防治的唯一出路。截至目前,還未見到有效的獼猴桃綜合防治方案。

(4)認真總結獼猴桃防治的規律,把共性和非共性的歸納在一起,提出綜合防治的目標,以最有效、噴藥次數最少為目的,儘可能的避免藥害(高溫期不用藥或少用藥),總結出獼猴桃園的綜合防治辦法。

(5)總結出獼猴桃各個器官(根莖葉、花果實)的細菌性和真菌性病害。彙總出生理性和非生理性病害,避免把肥害、藥害、日灼等生理性病害和細菌、真菌等非生理病害混為一談,給果農造成錯覺,貽誤農時。

因此,基礎研究是關健!

獼猴桃的故事(2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