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一份"淡淡"的友谊

将两个人的‘关系好’都说成‘有感情’是对‘感情’两字的滥用。世上有三类感受可归结为感情:亲情、爱情和友情。前两种人所共知,我专说后者。友情就是朋友之间产生的感情。友情和友谊的关系是,一般先有友谊,再发展为友情。友谊通常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亲近感’,而友情则是一种强烈的‘心里依赖’。不管两个人的关系多么好,如果没有这种‘心里依赖’,那就不是友情。友情的产生不是自发的,也不是靠时间累加起来的。如果没有特殊的经历,就不要奢谈友情。正因为‘友情’难得,世上才有了‘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感慨!记住:是一个。

有人一生社交很广,朋友遍天下,整日海吃滥喝,逍遥于饭店与歌厅之间,这种关系充其量就是一种‘哥(姐)们友谊’,有的连友谊都算不上,而只是一种经济利益上的互相利用,当生活中有重大变故发生时,这些平日里的哥(姐)们都会弃你而去,正所谓‘树倒猢狲散’。

‘友情难求’并不是倡导人们不要来往,而是正好相反。事实证明,在当今社会,友谊仍是维系人际关系稳定的主要纽带,是社会和谐、生活幸福的重要标志。‘友情’可遇而不可求,我们则可以退而求其次,用心培育朋友间的友谊。但是千万不要把普通的‘友谊’当作‘友情’对待,也就是说不要用‘友情’的标准去判断对方对你的态度。生活中,有些人和朋友延续了几十年的关系,往往因为一件小事而成了仇人,自己还暗自感叹人间友谊咋这么脆弱。其实就是因为自己对别人的期望值太高,误判‘友谊’和‘友情’的区别而造成的。

如果有人还是弄不清友谊和友情的差别,我现在就可以设定一个场景,大家一看就明白了:如果你现在急需一万元办事,自己又无力筹措,你可以找一个家里存有十万以上现金、当下没有用处的朋友去借,如果他肯借给你,你们之间可能真的有‘友情’;如果他找借口拒绝你,说明你们之间没有什么真情,只是一般关系而已。

地球在太阳的引力下围绕太阳转了几十亿年而没有被烤化;电子和原子核相互吸引而不毁灭,其奥秘就在于它们始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距离不仅产生美,还保存了生命。人也一样,如果没有特殊经历,那就不要走得太近,若即若离或许是保持友谊的最好方式。古人是智慧的,所以才留下‘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名言,用来警示后人。因此,‘保持淡淡的友谊’应当是我们最理性的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