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广场舞大妈、小白领撑腰的叮咚买菜,你看不上,估值百亿了

01

广场舞大妈的视野

“懒孩子,推荐你一APP,买菜用的。”

2018年10月份,当老太太将叮咚买菜的新人推荐推送给我,我好惊讶。不仅仅是因为小白级别的老妈会了APP推送,我还在想,买菜这档事能否通过APP解决,似乎也有答案。

2016年,兴起了买菜类APP。

这条赛道上出现了一长串名单:

盒马生鲜、京东到家、U掌柜、每日优鲜、本来生活、中粮我买、天天果园、一米鲜、易果生鲜、拼好货(后改名为拼多多)、叮咚买菜、我厨。

公众辨识度较高的是第一名盒马生鲜,及第二名京东到家,都是综合品类平台。

从第三名到拼多多,大多是以水果为卖点,掺杂蛋肉禽和菜。菜不是重点。

名单的最后一名我厨,主打是水产和肉禽。

只有倒数第二名,叮咚买菜,主打是菜。

这份名单是2017年业界整理的,从这个版本看,在全国范围,专注卖菜的暂时只有“叮咚买菜”。

靠广场舞大妈、小白领撑腰的叮咚买菜,你看不上,估值百亿了

我问我妈,买菜,这个小生意值得做吗?

我妈潘氏,作为掌管家庭工作生活40多年的马列主义老太太,回答了我几点:

第一, 你认为是小生意,那是你从来不烧菜不做家务。买菜是家庭生活的核心,每个中国家庭的刚需。成年人可以一天不玩游戏,忍着便好;但不能一天不烧菜不吃饭,忍不了。

第二, 中国有2亿家庭用户,你认为是to C,其实是一个to 小B的生意。基础数量大,消费潜力高,细水长流,不受经济周期影响。对应地,进入门槛也高。

第三, 传统的菜场买菜场景依然在,但是有很多弊端,工作忙的年轻人、有经济基础的中年人不一定喜欢,又缺乏选择。买菜类APP就由这批人暗中撑腰了。

老妈进一步阐述,这批人群无非两类人:贪便宜的广场舞大妈,没时间跑菜场的城市小白领。两者合计,人数相当多,虽然老妈说不出具体多到什么数量级,总之相当多。

出身上海社科院的她,是其中之一。

她认知叮咚买菜也是同事推荐的,她注册拼好货是同学拉拢的。

我妈是老三届,今年70了。

02

没人注意的APP

生鲜品类,历来是电商的难点。这生意拖不起时间,毛利率又薄。

因为是个小众市场,又不太好做。

所以,这场竞争一开始,没什么硝烟。

原丫丫网、妈妈帮、叮咚小区的创始人梁昌霖,埋伏在众多选手中,并不出众。业界忘了一条线索:叮咚小区其实是最早试验小区团购的模型之一,后代千团大战社区拼购,其实是延续了叮咚小区试验的路子。

先行者叮咚小区没有等到拼购的风口,先行拐到卖菜的羊肠小道上去了。

2017年4月,叮咚买菜创立,5月,APP上线。半年之内,日单超过了6000单,周复购率超过50%,客单价45元以上。

靠广场舞大妈、小白领撑腰的叮咚买菜,你看不上,估值百亿了

有个数据很有趣。注册30天以上的老用户,一周下单2.12次。

如果我们推断用户喜欢在双休日自己买菜做饭,那么从数学“抽屉原则”看,有些用户每周至少有一次下单是在工作日。

2018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约为37万亿元,同比增长27.07%。其中本地生活O2O在电子商务市场交易总规模中,仅为1.56万亿,仅为同期市场总盘的4.2%。2016年时候,这个数字还达到5.3%。

说明本地O2O渗透率依然较低,发展速率还不如大盘平均速率,还有很大发展潜力。

与O2O数据相矛盾的是,中国生鲜市场价值万亿,有中大B(餐饮企业)、小B(家庭、企业)市场之分,消费群体庞大。稍具特色的细分市场,企业均能立足,并通过带货发展壮大。

电商品类中,水果、乳品两类商品标准化程度较高、互联网化较为彻底,水果类占到网购生鲜的7成以上,玩家众多。

靠广场舞大妈、小白领撑腰的叮咚买菜,你看不上,估值百亿了

蔬菜、肉蛋禽类、水产,传统菜市场依然有品类和价格的优势,互联网渗透较难,相关APP寡淡。蔬菜,是电商玩法最不看好的分类,只有23.7%的用户走网购。

今日资本投资以前,缺兵少粮的梁昌霖也没什么选择,只能死磕。他认为“买菜难”需要得到解决,人买菜是高频刚需。

叮咚买菜基础是叮咚小区的配送,0配送费,“一根葱都免费送到家”。

菜比衣服还难。滞销的衣服好歹还值点钱,滞销的蔬菜三天就没人要了,整个仓库报废。

大数据科学家沈方带领下,团队运用BI技术在仓储、物流数据等多方面进行研发,滞销率低于3%,物流损耗平均为0.3%。这样才熬过了生死关。

03

单挑新零售

沉舟侧畔千帆过。

两年后的今天,叮咚买菜不仅活下来了,还进步神速。据梁昌霖2018年11月透露的信息,日单达到惊人15万,200个前置仓,客单价超过50,复购率超过52%。

是年年底,连盒马生鲜的创始人侯毅都承认,叮咚买菜一个小APP对其构成压力。

叮咚买菜是对大多数新零售同行都构成压力。无论模型新旧,叮咚买菜的执行力都在侵蚀市场份额。

服务态度,叮咚买菜团队是新零售的“海尔”,提出“我比你好一点”。什么叫好一点?很模糊。连同梁昌霖在内,地面团队多是退伍军人出身,素质整齐,吃苦耐劳。

送货速度。2017年提出的口号是“29分钟送到”,2018年,随着前置仓的设立,叮咚买菜加工仓+前置仓打法成立,送货时间压缩到了15分钟。

这意味着,叮咚买菜配送多数日用品、消费品,如同你家社区门口的小卖部一样方便,缺货率低于7%。

靠广场舞大妈、小白领撑腰的叮咚买菜,你看不上,估值百亿了

借助大体量的议价能力,叮咚买菜的价格还便宜,蔬菜带货延伸到了肉、禽类、蛋、水产和水果。基于“妈妈帮”的市场基因,搂草打兔子,顺手抄袭了社区拼团。

他能抄袭别人的拼团,多数社区拼团可没有他的供应链,数据不全,响应效率弱,客户转化就差。

重有重的好,轻有轻的难。

聪明人不肯吃苦,都想走捷径。真正有智慧的人都是走了少有人选的远路。

叮咚买菜是思路和体量上的双重创新。笔者观察生鲜市场多年,唯有这支团队避开了传统的源头批发、冷链、冷库的思维,跳出重资产陷阱,抗风险能力强,展现了市场活力。

作风土,打法扎实,内部有一定创新,如今它也到百亿市值了。

新零售鱼虾泛起,那些靠忽悠没思路的模型就该退场了。

所谓高维打低维,是智商的比拼。看不透,抄袭模型没用。

外卖模型,为什么中国做得起来,同样人口基础大的印度就不行。因为印度家庭组织还是大家庭,一个老奶奶买菜,给全家三代十几口人烧饭,省时省力省钱。

任何商业趋势,都是基于人口和社会组织的缓慢衍生推动。等你的客户进入主流消费群,你就活了。

梁昌霖背后多了一个女人,今日资本徐新。

靠广场舞大妈、小白领撑腰的叮咚买菜,你看不上,估值百亿了

3月29日,盒马生鲜悄悄在上海五月花广场开了一家菜市,叫盒马菜市,面积2000平。做生意就得走进大爷大妈家庭主妇。

生鲜这门生意,他们是衣食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