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向轻轨建设者们道声“辛苦”!

芜湖:向轻轨建设者们道声“辛苦”!

拿到了慰问品很开心

轨道梁制作及精度是芜湖轻轨的关键技术,关系着轻轨运营后的安全性和乘坐舒适度。劳动节前夕,位于一北一南的保顺路和白马山制梁场内一片忙碌,在技术攻关、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施工人员们正力争早日将剩余的轨道梁全部预制完成。

4月28日下午,保顺路制梁场所在的中国中铁芜湖轨道交通第一项目分部温馨热闹。得知劳动节期间轨道交通建设者依旧不停歇,经开区安监局、疾控中心以及龙山街道特意走进分部和工地,送安全、送服务、送慰问,向坚守一线的建设者们道声“辛苦”。

目前,保顺路制梁场共有120多位建设者。下午5点多,场内仍是机器轰鸣,工人们或忙着捆扎钢筋,或利索地打磨着轨道梁模板,一派繁忙景象。据第一项目分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榀轨道梁的“出炉”要经过原材料加工、捆扎钢筋、入模、合模、调试、混凝土浇筑、预应力张拉、封端等20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要求严格,确保误差控制在2毫米以内。为了保质保量完成工程建设,该分部特意组建了科研攻关团队,形成了一整套跨座式单轨轨道梁预制施工工法,并成功申报20多项国家专利。

记者了解到,芜湖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一期全线共需架设4600余榀轨道梁,保顺路制梁场还有最后30榀轨道梁未预制,力争5月中旬完成;白马山制梁场预计6月20日左右将余下的轨道梁全部预制完成。

大江晚报记者 芮娟 通讯员 万伟 文 记者 许诚 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