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為什麼不叫《母與子》,而叫《父與子》?

昨天,愛人看到女兒在讀德國漫畫家埃•奧•卜勞恩的經典作品《父與子》,有點困惑。

“為什麼這本書不叫《母與子》呢?”

這本書為什麼不叫《母與子》,而叫《父與子》?

這書為何不叫《母與子》?

“因為這書是男人寫的!”我淡淡地回答道。“你看,那些經典作品多數都是男人寫的。尤其是古代詩文,女作家極少的。”

“你再看看《聊齋志異》裡有那麼多美麗善良、多才多藝的女子和狐女等在主動追求還未考取功名的窮酸書生。你想想,這在現實生活中有多大的可能性。這一切大概是因為作者蒲松齡是男性,寫作《聊齋志異》時未考取功名而窮困潦倒。”我接著說道。

這本書為什麼不叫《母與子》,而叫《父與子》?

蒲松齡


“你再看看宋詞裡不知有多少美麗善良的女子在苦戀著,相思著,無怨無悔地等待著遠方的丈夫或心上人。這在現實中可能性也不大。這一切大概也是因為宋詞的作者大多是男性。”我又說道。


跟愛人的對話讓我想了男女平等的話題。鯤鵬以為,時下某些人對男女平等還有不同程度的認識誤區,鯤鵬嘗試分析。

1.現在早已實現男女平等。

鯤鵬認為,現在還沒有真正實現男女平等。我相信,在某些行業、某些地區、某些人群男女平等已經基本實現。但從整個社會來看,女性還是沒有獲得和男性等同的地位。我們不難發現,各行各業越往上層女性就會相對弱勢。以教師為例,一線教師女性多,但管理層和特級教師還是男性偏多。中小學教師女性偏多,但大學教師男性偏多。以科學工作者為例,普通科學工作者男性並沒有多少優勢,但是傑出科學家、有重大貢獻的科學家仍然是男性偏多。以公務員為例,基層公務員男性沒有什麼優勢,但高級公務員、政府高官男性明顯佔優。

可以這樣說,這個社會的要害部門、關鍵崗位主要還是在男性的掌控中,這個社會的主要資源還是掌握在男性手中,這個社會的重大決策權也是主要掌握在男性手中。

等所有的社會要害部門、關鍵崗位男女比例基本相同,這個社會的主要資源和重大決策權也由男性和女性共同掌握,到那時才能算真正的男女平等。


這本書為什麼不叫《母與子》,而叫《父與子》?

男女事實上的不平等

2.某些女性在談權利時要求平等,在面對義務時卻說:我是女人,你是男人,是男人就該養家餬口。

鯤鵬認為,這不是真正的男女平等。這是藉男女平等的現代觀念和古代男女的兩性定位謀一己之私利,躲避應該承擔的義務。

男女平等是權利和義務的雙重平等。男女有同樣的權利,也有同樣的義務。有些女性和男友(或丈夫)領房產證的時候,自己幾乎沒有出錢,但要求男女平等,房產證上一定要寫上自己的名字。等到每月還貸的時候,他們對男友(或丈夫)說:你是男人,天應該你頂著。所以數千,甚至數萬的每月房貸要男友(或丈夫)獨立償還。如果家庭的日常開銷由這些女性承擔也就罷了。然而這些女性以男人要養家餬口為由,家庭日常開銷仍然由男友(丈夫)承擔。那麼這些女性的經濟收入打算如何使用呢?要麼存起來,在自己高興的時候“幫男友(或丈夫)一把”,讓男友(或丈夫)對自己感恩戴德;要麼不斷補貼孃家,永遠是孃家人;要麼自己揮霍掉。

這種只要權利,卻躲避義務責任的行為,絕不是男女平等。其本質是在特殊形勢下形成的對男性的壓迫。這和古代男性壓迫女性在本質上有些相似之處。

這個年頭,家庭的一切都是男性支撐,自己的工資就是自己零花錢的女性不在少數,是處處可見的。

這些女性骨子裡沒有男女平等的氣魄。“同甘”異,“共苦”難,這些女性骨子裡沒有氣魄和自己的另一半共同面對生活的風風雨雨。這種現象是人性的自私和欺凌。


這本書為什麼不叫《母與子》,而叫《父與子》?

不能同甘共苦是人性的自私與欺凌

3.男女平等的障礙是男性。

從歷史上來看,男女平等的障礙的確是男性不願意喪失曾經擁有的各種主導權。但從現在來看,個人以為女性也是實現男女平等的重要障礙。雖然男女平等思想早已深入人性,女權主義運動也一直在開展。但是今天仍然有不少女性在思想觀念上阻礙著男女的真正平等。

如“幹得好不如嫁得好”的想法在不少女性,甚至在不少知識女性心中也奉為圭臬。記得讀書的時候,一箇中文系女生給文學概論女教師寫了一封信,反駁老師課堂上“幹得好比嫁得好更重要”的觀點。這封信約300字,女教師給這位女生回了一封3000字的信,詳論現代社會女性要有幹得好比嫁得好的思想。這位女教師事後告訴我們,“嫁得好”固然好,但在現代社會“嫁得好”往往是暫時的,一時的,很難是永久的。富有的男性會一時愛你愛得驚天動地,但是也會突然有一天宣佈不愛你了。女性如果沒有生存的基本技能,沒有“幹得好”的本領,那麼就可能悲劇了。所謂“男人是靠不住的”,大概就是這個意思的通俗表達。

其實上個世紀20年代,魯迅在北京女子師範大學的演講《娜拉走後怎樣》的演講中早就提出,現代女性的經濟獨立是走向自由,是獲取男女平等權的前提。魯迅唯一的一部愛情小說《傷逝》就講述了沒有經濟獨立能力的子娟被涓生拋棄後走向毀滅的悲劇。

“幹得好不如嫁得好”的本質,就是把自己生活的所有希望都寄託在婚姻上,指望“一嫁”解決人生的所有問題,獲取人生的所有幸福。其本質仍然是把自己依附在男性身上。這種依附關係跟封建社會把女子嫁人當作“女有歸”——嫁人了,就有了人生的歸宿,沒有本質區別。有這種想法的女性生活在現代社會,思想卻停留在封建時代。

某些女性自甘弱勢,自甘對男性的依附,且以為是天經地義,如今成了男女平等的一大障礙。


這本書為什麼不叫《母與子》,而叫《父與子》?

“幹得好不如嫁得好”的本質仍然是把自己依附在男性身上


4.男女平等不是把女性變成男性,更不是把男性變成女性。

這年頭,女性越來越像男性,而男性也越來越像女性。兩性自然的區別似乎越來越淡化。這不是真正的男女平等。男女平等不是自然屬性的趨於一致。讓青山成為青山,讓綠水成為綠水,讓男性富有陽剛之美,讓女性富有陰柔之美,這是大自然賦予眾生天然的差異之美。男女平等不是取消男女之間天然的差異之美。當然,我的意思不是說女性就不能陽剛,男性就不能陰柔,我只是從大的趨勢上來說的。

同樣,有些工作更適合男性做,有些工作更適合女性做,這不是男女不平等,這恰恰是尊重男女兩性的差異,是真正的男女平等。

我有一個夢:課本上的作家、教材裡的科學家、常常在電視上露面的政治家等等,女性也撐起了半邊天。到那時,男女平等或許就

真地成為現實了。

馬克思認為,人的解放是男女平等的實現前提,也是男女平等的必然結果。當女性能和男性一起共同享受權利,也共同承擔責任的時候,一個家庭就有了兩個頂樑柱:夫妻雙方;一個社會就不會主要是男性的孤軍奮戰。女性解放了,男性也才能真正解放。


這本書為什麼不叫《母與子》,而叫《父與子》?

女性解放了,男性也才能真正解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