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一个好建议,魏忠贤如何断章取义,让皇帝恼怒


大臣一个好建议,魏忠贤如何断章取义,让皇帝恼怒

明朝宦官专权,已经是现代人很熟悉的事情了,当年“土木堡之变”,就离不开宦官王振的蛊惑。

但后来皇帝并没有吸取教训,依旧给宦官很大的权利,历史中最著名的宦官魏忠贤,就把宦官权利推向了顶峰。

大臣一个好建议,魏忠贤如何断章取义,让皇帝恼怒


魏忠贤原本是民间的无赖,因为欠钱过多,选择进宫当太监,开始在宫里也做了很多累活脏活,不过他也是有心机的。

在明朝,皇位的继承都坚持立长不立幼的规矩,当时还是太子的朱常洛,他的长子朱由校是一个宫女所生,魏忠贤成功去了他身边侍候,把他带大,后来他继位时,也的确信任魏忠贤。

也是朱由校对他放心,才让魏忠贤有机会倾朝权野。

大臣一个好建议,魏忠贤如何断章取义,让皇帝恼怒

明朝有规定,皇帝口谕通常是皇帝口述,司礼监秉笔太监用笔记录,再交给内阁拟定,最后才颁发。但有很多时候,司礼监秉笔太监可以直接下达皇帝旨意,魏忠贤就用用这个机会,铲除异己,残杀不是他一派的太监,在宫内重要位置上,安排自己的心腹,而这一做法,让魏忠贤一家独大,有了一手遮天的能力,甚至开始伸手朝政。

明朝也有规定,大臣的奏章可以由秉笔太监向皇帝转呈,而魏忠贤也利用这个好处,欺上瞒下,陷害与他有过节的大臣。

当时朱由校不怎么上朝,处理政务基本上都是大臣直接上奏折,所以就有一个大臣曾上疏奏章,希望皇帝能够恢复祖制,每天上朝跟大臣们面对面处理一些政务。

大臣一个好建议,魏忠贤如何断章取义,让皇帝恼怒

这个建议自然触动了魏忠贤的利益,看到这个内容时,并没有立马上报,而是在朱由校看戏时,断章取义说了其中一小部分内容:“然鸿胪引奏,跪拜起立,如傀儡登场已耳”,让皇帝误会。

奏折不在跟前,又在玩乐,朱由校没有查看奏折的内容,直接相信魏忠贤的话,把皇帝比作傀儡,是大不敬,直接命人仗责他八十。

魏忠贤这种做法不是第一次,只要出现侵害他利益的事情,都会利用这个职权,陷害大臣。

能有这个大的权利,最主要的还是因为皇帝信任他,朱由校从小是他带大,魏忠虽然残酷专权,但是对皇帝,却十分忠心,后来在朱由校快要病逝的时候,还嘱咐下一任皇帝对他好点,但朱由校没搞清楚,魏忠贤对他忠心,不代表不会谋私。

大臣一个好建议,魏忠贤如何断章取义,让皇帝恼怒

后来魏忠贤还拿下了东厂,坐上提督的位置。

东厂权利很大,在锦衣卫之上,他们恣意行事,这时候,被残害的不仅是朝臣,很多百姓也遭受他们的骚扰。

他们能随意抓人,不受法律的限制,还能动用各种残酷的私刑。

魏忠贤掌握实权,重要职位上也都是自己心腹,那一时期,权利达到了顶峰,出行在外,都喊他九千岁。

宦官专权并不是明朝才有的事情,但是在明朝,宦官的权利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