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一窝蚊子,二战英国德哈维兰DH.98蚊式飞机的主要型号

这篇是应读者要求写的。一位读者和我私聊说能不能写个蚊式机的介绍,我说您这个题目可就太大啦。这种飞机人随便写个N厚的书呢,你要我个搞自媒体的从何下手?要不我给您拉下型号?他说中,那咱们就拉型号吧。

好大一窝蚊子,二战英国德哈维兰DH.98蚊式飞机的主要型号

当然开篇前咱们还是要扯点基本的。DH.98蚊式是二战英国三大名机之一,兰开斯特、喷火,然后就是它。因为主要是木结构,所以被称为木头奇迹,整架飞机的金属结构件只有130千克。在我看来这飞机就是个怪物,二战前一度流行“比战斗机还快”的轰炸机这个概念,不少飞机也是按这个目标设计,但真正在战争中实现了的也就是蚊式(德国Ar 234闪电战喷气轰炸机也能算,但出来太晚也太不成熟)。

蚊式的概念最早是1937年提出来的,当时德哈维兰纸面计算认为他们能造一种比喷火还快的轰炸机,另外如果战争爆发钢和铝属于战略物资会出现短缺,所以这架飞机是全木结构,有利于战时生产。而此前他们开发过DH.88竞速机和DH.91邮政机两种木结构飞机,对此有经验。

德哈维兰的设计比战斗机快那是有前提的,一是飞机完全无防御武器,二是只用双人机组。英国空军对此难以接受,提出了诸多修改意见,比如增加乘员、增加防御机枪、增加炮塔、增加遥控炮塔等等。德哈维兰始终顶住压力不松口,除了在原型机上曾经安装过一个炮塔外不肯接受任何额外要求。也亏得如此,最后蚊式终于成为一代名机。同期的很多飞机,比如Ju 88、布伦海姆、图-2在原型机阶段都可以和战斗机拼拼速度,按照空军的“实战经验”修修补补之后,最后都是被战斗机咬着屁股打的命。

蚊式的正式设计要到1939年战争爆发后才开始,但英国空军始终在轰炸机的配置上磨叽。他们认为无武装飞机拿来侦察是可以的,后来又认为可以改装为重火力防空战斗机,所以蚊式的最初三架原型机是轰炸、侦察、战斗型并举,并且最早投产装备的是侦察型和战斗型。

好大一窝蚊子,二战英国德哈维兰DH.98蚊式飞机的主要型号

存世的蚊式首架原型机

因为英伦空战的影响,40年末才开始建造蚊式原型机。试飞期间很快就开始随便超伴飞的喷火MK II,能超喷火那么遇见德国主力战斗机也就不在话下。1941年下半年,各型蚊式开始大量生产装备部队。

大概在43年的时候,蚊式终于把德国人炸得受不了了。当时蚊式轰炸型和战斗轰炸型经常搞单机或者小机群突袭,德国战斗机拿这种战术相当没办法。为什么呢?太快了,抓不住。蚊式这个飞机气动极好,满载4000磅炸弹时候时速只下降10英里,还不如表面处理不好下降得多(蚊式夜战型早期使用表面粗糙的黑色哑光漆,结果时速下降20多英里,后来都改成罩光漆了)。德国人的唯一办法就是用Bf 109 AS(发动机加大增压器尺寸的改型,可以爬到比较高的空域),如果能预先爬升到蚊式飞行路线前的高空,那么能在俯冲时抓住它。不过蚊式的探测距离本来就短,速度又快,所以这招也玄。

老这样也不行,所以赫尔曼·戈林打算重视这个问题,从东线调人调飞机回来成立两支专业灭蚊部队,25战斗机联队和50战斗机联队。他想好了就把阿道夫·加兰德找来,战斗机总监嘛。你觉得加兰德这嘴里能出什么好话?大概就是你整那些没用的干啥?除了Bf 109 AS你还能咋的?

你说戈林不知道只能用109 AS?他找你来是听这个吗?不过戈林还是问他那依你意思该咋办呢?加兰德的意思就是让他炸,不管了,集中兵力打兰开斯特,打垮兰开斯特不就完了吗?把戈林气的啊。要换个飞机可能就真不管了,但蚊式不行啊。轰炸型4000磅炸弹,跟个B-17差不多了,战斗轰炸型也是2000磅,这个吨位扔下来就是绝对的房倒屋塌,这不是骚扰这就是正经轰炸。加兰德可以不管,戈林敢放着不管吗?还真改名叫迈耶了咋的?

所以说呢,这个阿道夫·加兰德在我看来就是个喷子杠精类的人物。战后他是把自己洗的白白的,但换位而处,假设你有这么个下属或者这么个同事,你能待见他吗?

夜间也成了蚊式的天下,还是同样的问题,太高太快追不上,直到德国战败都没有有效的克制手段。咱们中文网络里一直吹He 219夜枭,去年我本来打算给它写个长的,资料收集一堆,越看越三观颠覆。我们叫它蚊子杀手,德国夜间战斗机部队叫它蚊子饲料。III/NJG1宁可飞老式的Bf 110都不肯飞这玩意儿,崭新的He 219叫他们扔机场野地里放到报废为止。为啥?这种飞机是所有德国夜间战斗机里遇见蚊式夜间战斗型时生存力最低的机种,大家还要求活命呢。

后来我一看这不能写,写了找挨骂呢,咱得写大家喜闻乐见的。今天我写蚊式,顺嘴扯几句,谁看了不舒服,就当我说段子好了。不过我提醒一点啊,不需要看更多外来资料,中文网络里找找He 219型号介绍。He 219A-6是什么型?反蚊式型。好嘛,为克制蚊式研制的夜间战斗机的改进型叫反蚊式型?那么敢问一句,这基本型到底实现了设计目的没有?

当然了,战争快结束的时候Me 262夜战型出来了,这个是比蚊子更快没得说。不过又存在一个航程和探测的问题,你发现不了光速度快也不行啊。这种飞机出来太晚,可确认战例很少,灭蚊效果目前只能说存疑吧。

好大一窝蚊子,二战英国德哈维兰DH.98蚊式飞机的主要型号

战争后期的新威胁

蚊式一共生产了7781架,41年打到45年损失600多架,英国轰炸机司令部损失率最低的机种。

好了,闲话扯完,咱们还是拉型号。

侦察型

PR Mk I。这是最初的量产型照相侦察机,一共10架外加一架原型机,最高时速615千米/小时,航程4040千米。1941年9月17日,蚊式PR Mk I第一次战斗出击,在7000米高度甩开了3架Bf 109的追击。

PR Mk IV。1942年4月由轰炸型B Mk IV改造而来,一共改造了30架。

PR Mk VIII。一个过渡型号,同样由B Mk IV改造而来,是第一种安装两级双速增压发动机的蚊子。该机于42年10月20日首飞,在20000英尺时速达到702千米/小时,只有5架。

PR Mk IX。设计基于B Mk IX,43年4月首飞,生产了90架。

好大一窝蚊子,二战英国德哈维兰DH.98蚊式飞机的主要型号

PR MK IX存世机

PR Mk XVI。这个型号带加压座舱,最大时速668千米/小时,升限11700米,航程4540千米,一共生产了435架。

好大一窝蚊子,二战英国德哈维兰DH.98蚊式飞机的主要型号

PR Mk XVI

PR Mk 32。高空远程侦察型,由PR Mk XVI改装而来,加长了主翼。1944年8月首飞,只改造了5架。PR Mk 32和其后的PR Mk 34是基于德国Me 262喷气战斗机频繁出现后蚊式丧失速度优势而转向高空发展的型号。

PR Mk 34。高空超远程侦察型,拆除了油箱和驾驶舱防护装甲,炸弹舱凸出以容纳大型油箱,机翼下携带副油箱时航程为5800千米,该机在30000英尺高度时速为684千米/小时。改进型PR Mk 34A于1945年8月首飞,是蚊式最后的量产侦察型,这两种型号一共生产了181架。

PR MK 35。战后用B MK 35改装的侦察型,数量不详。

轰炸型

B Mk IV。最初的10架B Mk IV是用PR Mk I的订单改装的,于1941年9月8日首飞,这批飞机载弹量为2000磅,被称为系列1。此后从轰炸机原型机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型号载弹量增加到4000磅,被称为系列2,共生产了273架。B Mk IV的最大速度是610千米/小时。

好大一窝蚊子,二战英国德哈维兰DH.98蚊式飞机的主要型号

B Mk IV系列2

B Mk V。高空轰炸型试验机,只有1架原型机,机翼强化,有挂装副油箱和翼下弹架的能力。

B Mk VII。基于B Mk V的设计,在加拿大生产也仅在加拿大使用。共生产了25架,后来6架被移交美国陆军航空兵。

B Mk IX

。最大时速657千米/小时,共生产了54架(不同来源说法有出入)。该机型创造了盟军轰炸机战斗出击纪录,LR503号在战争中出动213次。但该机在欧洲战争结束两天后兜售胜利债券时坠毁,两名机组人员殉职。

B MK XVI。高空轰炸型,安装了增压座舱和改进的电子设备,最大速度为657/小时。这个机型共生产了402架。

好大一窝蚊子,二战英国德哈维兰DH.98蚊式飞机的主要型号

B MK XVI

B Mk XX。加拿大生产的B Mk IV第2系列,但是换装了美国佩卡德公司生产的更新型号梅林发动机,共生产了245架。

B Mk 25。B Mk XX换装梅林225发动机后的命名。

B Mk 35。最后量产的轰炸型,时速679千米/小时。共生产了274架,其中100架是1946年交付的。战后一些该型机被改装为PR MK 35侦察型或TT MK 35拖靶型。

好大一窝蚊子,二战英国德哈维兰DH.98蚊式飞机的主要型号

B MK 35

战斗型

F MK II。蚊式的昼间战斗型只有F MK II一种,在机头安装4挺.303机枪,机腹4门20毫米炮,这也是大多数夜间战斗型和战斗轰炸型的常用配置。蚊式战斗型原型机于1941年5月15日完成,但很快需求转向更为迫切的NF MK II生产。蚊式战斗型的前部弹舱用来容纳机炮炮身部分,后部弹舱空间其实仍可利用,因此43年后开始生产战斗轰炸型,在后部弹舱携带炸弹。

好大一窝蚊子,二战英国德哈维兰DH.98蚊式飞机的主要型号

F MK II

1942年曾试图开发一种高空战斗型以猎杀德国容克斯Ju 86P高空侦察机,但因为Ju 86P数量极少,不久后威胁自动消失,开发随之中止。

F MK II产量不详,估计不会很大,并且似乎没有和NF MK II严格区分。

夜间战斗型

NF MK II。1940年英国空军决定在蚊式战斗型基础上开发带炮塔的夜间战斗型,以作为格罗斯特公司设计的后补。NF MK II于1942年1月交付,没有安装炮塔,保持了蚊式一贯的优良性能。该机安装了AI Mk IV米波雷达,机头设置发射天线,接收天线设在外翼下方。该机一共生产了466架。

好大一窝蚊子,二战英国德哈维兰DH.98蚊式飞机的主要型号

NF MK II机头采用八木天线

当时为了掩盖机载雷达的秘密,对外都是宣称夜间战斗机飞行员靠吃胡萝卜获得夜视能力。当1942年末该机进入意大利上空作战时,为防止泄密拆除了雷达设备,此时称为NF MK II(Special),也有的资料直接称之为F MK II。

NF MK XII。用NF MK II机体改装AI Mk VIII雷达的型号,共改装97架。

NF MK XIII。使用FB Mk VI战斗轰炸型改装的夜间战斗型,这个机型使用了带天线罩的厘米波雷达,因此取消了4挺机头机枪,共生产270架。

好大一窝蚊子,二战英国德哈维兰DH.98蚊式飞机的主要型号

好大一窝蚊子,二战英国德哈维兰DH.98蚊式飞机的主要型号

NF MK XIII有两种不同的机头雷达天线罩

NF Mk XV。延长主翼的高空夜间战斗型,在B Mk IV基础上改装,一共只有4架。该机同样安装了机头雷达罩,但将4挺机枪移到了机头下方炮舱内。

NF Mk XVII。在老式NF MK II机体上安装英国AI.X(美国SCR-720)雷达的型号,共改造99架。

NF Mk XIX。NF MK XIII的发展型,安装英国AI.X(美国SCR-720)雷达,共生产220架。

NF Mk 30。二战中生产的最后一种夜间战斗型,该机主要强化了高空性能,在26500英尺高度最大时速为682千米/小时,共生产了526架。

好大一窝蚊子,二战英国德哈维兰DH.98蚊式飞机的主要型号

NF MK 30存世机

此外还有

NF Mk XNF Mk XIVNF Mk 31三个没有投产的型号。

战后开发了NF Mk 36NF Mk 38两个型号,产量分别是266架和101架。其中NF Mk 38由于存在稳定性问题,最终没有进入英国空军服役,只是转卖给南斯拉夫60架。

战斗轰炸型

FB Mk VI。因为优先生产夜间战斗型的缘故,战斗轰炸型要到1942年6月1日才首飞。这种飞机的机翼进行了加固,可在翼下挂载两枚500磅炸弹或者8发火箭,机身后部弹舱还可以装两枚500磅炸弹。相对而言战斗轰炸型的最高航速要低一些,不同高度上平飞速度大致都在600千米/小时左右。FB Mk VI共生产了2298架,几乎占蚊式总产量的三分之一。

好大一窝蚊子,二战英国德哈维兰DH.98蚊式飞机的主要型号

FB Mk VI

1943年至1944年间,英国空军战斗机司令部和海岸防卫司令部的蚊式战斗轰炸机白昼频繁在法国沿海和内陆出没,在地面火力和德国战斗机的打击下损失较重。战斗轰炸型的损失大致占蚊式机总战损的二分之一左右。

蚊式机的原始设计毕竟是轰炸机底子,因此与正规战斗机相比,蚊式战斗轰炸型的承受过载能力比较低。也就是说它是没法和德国单发战斗机打狗斗的。蚊式战斗轰炸机只能打突袭,要么H&R,要么B&Z,你要它T&B倒是强人所难。因为活动范围都是中低空,蚊式战斗轰炸型和德国单发战斗机遭遇机会很多。我知道最佳的一个战例是一架蚊式单机一次击落两架Fw 190,更高比例好像也没打出来过,当然也可能只是我不知道而已。

对德国双发的Bf 110,蚊式是全方位压制,兵力相等的小编队遭遇,蚊子无损吃光梅塞施密特的事也发生过。

FB Mk XVIII。FB Mk XVIII拆除了20毫米火炮,改为1门莫林斯6磅炮(57毫米),另外保留了2到4挺机枪为主炮修正弹道。安装6磅炮的目的是打潜艇,随便能把耐压壳打个对穿。这门炮备弹25发,有自动装弹机,可以打单发也可以连射,作为航炮相当完善。

不过火炮系统全重达720千克,为了和U艇特别是强化防空的U-Flak对射,又安装了410千克装甲,因此这种飞机比较笨。而试飞发现火炮对稳定性特别是横向受力比较敏感,飞机在进攻时必须很小心的长时间稳定俯冲,在对方防空火力下比较危险。所以只造了18架,包括一架改装的原型机。

好大一窝蚊子,二战英国德哈维兰DH.98蚊式飞机的主要型号

FB Mk XVIII

FB Mk XVIII用火炮击沉击毁潜艇各一艘,还有若干水面舰战果,此外使用火箭击沉了5艘潜艇。值得一提的是莫林斯炮居然有一个对空战果,1944年3月10日,一些FB Mk XVIII在4架FB Mk VI掩护下攻击德国水面舰,和10架掩护的Ju 88遭遇,击落了其中3架。托尼·菲利普斯的蚊式用6磅炮四次命中一架Ju 88,其中一炮直接打掉了一个发动机。

FB Mk 26。FB Mk VI发展型,由加拿大生产。

好大一窝蚊子,二战英国德哈维兰DH.98蚊式飞机的主要型号

存世FB MK 26

FB Mk 40。FB Mk VI发展型,由澳大利亚生产。

教练型

T MK III

。基于F MK II的双座教练型,无武装,采用双重操纵系统,共生产约348架。

T Mk 22。加拿大生产的T MK III。

T MK 27。加拿大生产型,换装佩卡德公司生产的发动机,其他无变化。

T MK 29。加拿大生产型,基于FB MK 26改造。

T Mk 43。澳大利亚生产的T MK III。

鱼雷攻击型

蚊式鱼雷攻击型就是此前我们介绍过的海蚊舰载轰炸机,虽然1944年原型机就进行了着舰试验,但直到45年10月才正式生产。

TR Mk 33。该机是从FB Mk VI发展而来,装备全套着舰设备和可折叠机翼,起落架以油气缓冲代替橡胶,安装AN/APS-6雷达。共生产了50架。

好大一窝蚊子,二战英国德哈维兰DH.98蚊式飞机的主要型号

TR Mk 33

TR Mk 37。改用ASV Mk XIII雷达,只生产了6架。

拖靶型

TT Mk 35。使用B MK 35轰炸型改装的拖靶机,1963年退役,是英国空军最后的蚊式。

好大一窝蚊子,二战英国德哈维兰DH.98蚊式飞机的主要型号

存世TT MK 35

TT MK 39。使用B Mk XVI轰炸型改装的拖靶机,除空军外,英国海军也使用这种飞机。

TT 6。为比利时空军改造的FB Mk VI,只有两架。

客货运输型

1943年起英国海外航空在苏格兰卢赫斯基地和瑞典斯德哥尔摩之间投入蚊式机航班。这种飞机是FB Mk VI简单改造而来,在弹舱中可容纳货物或者一名乘客。蚊式机一般将反德宣传品和秘密人员送往瑞典,返航时则携带滚珠轴承,可能有超过三架蚊式被投入这条航线。

蚊式运输机运输的最有名的货物可能是著名物理学家玻尔,此人后来在曼哈顿工程中起到重大作用。据说因为玻尔头太大,氧气面罩不合适,飞入高空他就因缺氧昏死过去了。还有个说法称玻尔过于重要,飞行员得到指示如果被德国战斗机拦截,就把玻尔像炸弹一样扔出去,不过好在他是在蚊式上。

好大一窝蚊子,二战英国德哈维兰DH.98蚊式飞机的主要型号

扔出去,就……了

战后德哈维兰又开发了全木质的大黄蜂战斗机,不过这种飞机似乎主要是为了弥补蚊式战斗机空战中不能狗斗的遗憾,一般都不把它看作蚊式的后继机。

真正继承了蚊式衣钵的是英国电气的堪培拉轰炸机,这种飞机在五六十年代风靡一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