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中国”四大造酒传说”,你听说过哪种?

酒的历史比华夏文明的历史要长许多,我们只是发现了酒,改造了酒,为酒的繁衍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酒从出现到被人类真正的认识,之间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时期。

据科学推算,我们真正饮酒的历史,大约有四千到五千年,出土的仰韶文化早期文物证实,大约在五千二百年前,炎黄子孙发现了酒,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证实,大约在四千年前,我们开始酿酒,所以这个时间推算还是有一定依据的。

细说中国”四大造酒传说”,你听说过哪种?

关于中国的造酒传说,流传的比较广的有三种,分别为猿猴造酒说,仪狄造酒说和杜康造酒说,但其实还存有第四种造酒传说-上天造酒说,可能是这种说话已经明显神话,所以并没有其它三种说法流传的广泛。

1.猿猴造酒说:

猿猴是一种灵长类动物,相比于其它野生动物,在逃脱人类抓捕方面它们有着相当大的优势,动作灵敏,身居山林,可以在悬崖峭壁间攀爬跳跃,要想逮住它们,可谓是难上加难。

细说中国”四大造酒传说”,你听说过哪种?

但唐朝李肇撰写的《国史补》一书却介绍了一种抓捕猿猴比较实用的方法,那就是用酒。猿猴的一个致命弱点就是嗜酒,在酒香的诱惑下,它们时常喝的酩酊大醉,这时人们要想抓住它们那可谓是轻而易举。不仅我国用这种方法抓捕猿猴,东南亚以及非洲一代,也曾用过类似方法抓捕猿猴或者大猩猩,这也佐证猿猴与酒有些渊源。

猿猴造酒的传说由来已久,我国许多典籍里都有记载。明代文人李日华在他的著作当中有过类似描述,这也是人们最喜欢引用的一段文字:

黄山多猿猱,春夏采杂花果于石洼中,酝酿成酒,香气溢发,闻数百步。野樵深入者或得偷饮之,不可多,多即减酒痕,觉之,众猿伺得人,必嬲死之。

大概意思就是猿猴用花果酿造的酒,樵夫碰到了偷着喝些,但不能多喝,否则被猿猴察觉,会被报复。

清代文人李调元也曾在他的著作中写过猿猴造酒,也有笔记体小说有过类似描述。猿猴的聚居处多有与酒相关的东西。

细说中国”四大造酒传说”,你听说过哪种?

通过后来酿酒技术的日臻成熟我们才知道,酒是一种发酵饮品,猿猴把采摘来的食物堆积在一起,经过酵母菌等微生物的分解发酵,是很可能产生酒精等物质的,所以猿猴造酒说是有一定依据的。

2.仪狄造酒说:

《世本》《吕氏春秋》《战国策》等典籍中记载,仪狄是夏禹时期的人物,古籍中有很多记录是关于仪狄造酒的,但究竟是真是假,还有待进一步的考证。

据传上古三皇五帝的时候民间有很多酿造酒的方法,但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这些方法充其量也就是民间土方,并没有传承途径和价值。但仪狄做了一件比较重要的工作,就是把这些造酒的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因而才会流传于后世。

细说中国”四大造酒传说”,你听说过哪种?

对于仪狄造酒记录比较详细的就是《战国策》,书中有述:

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

大概意思就是大禹的女人让仪狄酿造酒,然后献给禹品尝,大禹品尝过后虽然感觉不错,但却从此疏远了仪狄,这也导致他与美酒今生无缘。

仪狄是否是酒的创始人争议很大,古籍中也不乏矛盾的说法。但酒的酿造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发展的过程,单凭一个人力量就发明出酒,这个说法显然站不住脚。所以郭沫若说:

相传禹臣仪狄开始造酒,这是指比原始社会时代的酒更甘美浓烈的旨酒。

3.杜康造酒说:

相信这种说法是流传最广的,现在河南还有杜康酒。曹操的一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也令杜康这个名字深入人心。

细说中国”四大造酒传说”,你听说过哪种?

对于杜康造酒描述最为详细的一段文字:

有饭不尽,余馀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

大概意思就是,杜康将没有吃完的剩饭,倒在了树洞里,时间久了剩饭开始发酵,随后由芳香气味飘出,然后杜康就发现了酒。这种酒发现的方式才是一般发明创造的方式,来源于生活,创造于生活中的普通小事儿。

后来又有诸多政治家,文人墨客宣扬了酒源于杜康这一观点,这就进而加深了人们心中酒是杜康创造的这一印象。

虽有各路大V言论加持,但杜康造酒说似乎还有一些瑕疵。尧要早于杜康多年,如果说酒是杜康发明的,那尧酒千钟的说法就有点站不住脚了。

4.上天造酒说:

这一说法就明显有些神话性质了,这也是为什么我在这篇文章的标题-四大造酒传说六个字两边加了双引号的原因。

细说中国”四大造酒传说”,你听说过哪种?

这类说法多存在于文人墨客的作品当中,就比如诗仙李白的《月下独酌》中有述: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曹操曾经发布过禁酒令,当时孔融为了发泄自己的不满,写了一篇《与曹操论酒禁书》,其中有述:

天垂酒星之耀,地列酒泉之郡。

上天造酒说,即没有典籍辅证,也没有科学依据,这也是这种说法不太闻名的原因吧。

知酉说:

我从来不相信酿酒是一蹴而就的,换句话说就是不相信是某个人发明了酒这种说法。

酒这种东西可以说是大自然的馈赠,然后突然某一天我们的祖先发现了它。

当时的酒只是乙醇的一种简单形态,随着炎黄子孙,普通百姓的辛勤劳作,不断的更新着酿酒的技术,改善着酿酒的流程,然后才使得我们有现在这样口味醇正的酒喝。

虽然如此,但我还想说一句。酒虽好,但不要贪杯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