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們越來越多的選擇考研的背後:就業的壓力和自我的救贖深造

大學擴招,學歷貶值,學位縮水,已經成了我們當下的嚴峻形勢,也就有了越來越多的考研大軍入場,值得注意的是,女生考研的熱情、數量和質量,都已經超過了男生。尤其是在教育、醫療這些女生青睞的傳統領域中更是如此。比如,在今天刷屏的文淵中學的offer名單中,35位清北碩博士中,就有23位女生,其中唯二的博士,還都是北大的女博士,這戰鬥力很強大吧。

女生們越來越多的選擇考研的背後:就業的壓力和自我的救贖深造

但是,我們也不能本末倒置和倒果為因的認為,女生更多的考研,是因為導師傾向於錄取更加聽話的女生,更多的原因,其實應該歸於兩點:考研的公平性,以及女生本科畢業生的競爭力確實不如男生後的補救。

學歷縮水,是考研大軍擴大的背景,也是女生選擇考研的前提

記得在1977年,國家開始恢復高考,那次高考大約在冬季,入學是在來年的春天。當時報考500萬人,錄取23.4萬人,錄取率為4.5%,其中大專生佔到了70%。在2019年,報名1000餘萬,三本以上錄取率為45%,大專以上錄取率為90%。

從時隔42年的對比中,我們看到的,是在人口基數成倍增長的前提下,報名人數和錄取比例的大幅上升。尤其是在15年前的大學合併和擴招,讓更多的人享受了國家發展帶來的高校教育的紅利,同時,學歷和學位,也像鈔票一樣,不斷的在通脹貶值。這就是考研大軍擴大的背景:要想找到好工作,就要有更高的學歷和學位。在這一點上,男女平等。

女生們越來越多的選擇考研的背後:就業的壓力和自我的救贖深造

考研的公平性,已經是女生提升自己的最後機會了

在生理方面,女生髮育的比男生早,可是在體力和適應性方面,男生的競爭性,就像原始人時期打獵的能力一樣,男生比女生強,已經是毋庸置疑的觀點了。尤其是理工科方面,很多單位,直接提出了只要男生的要求。

在這樣的情況下,女生們很多要面臨著畢業即失業的悲慘境地,選擇考研,選擇在專業和學歷上建立優勢,已經是為數不多的選擇了。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在大學期間,女生因為就業的壓力,在專業課上的成績比男生來說,更好一些,得益於考研的公平性,讓更多的女生通過考研,有了再次深造的機會。

女生們越來越多的選擇考研的背後:就業的壓力和自我的救贖深造

考研對於女生們來說,也是一個換行業的機會

雖然我們都知道高考的特殊性與重要性,但更多的關注點,是在要命的分數上和成績排名上。反而是在志願填報上,有著太多的無敵和誤區,我們當年如此,對於我們的孩子,也同樣如此。在這樣一個成績靠拼,志願靠蒙的情況下,大學報錯專業,成了人生後悔率高達第二位的人生錯誤。

在這樣的情況下,考研對於每個不喜歡本科專業的人來說,都是一次自我救贖。同時,由於女生在工作選擇上普適性上,低於男生,比如工科裡面的機械製造、土木工程,很多女生通過考研,進行專業跳槽,進行行業再選擇,已經成了唯一途徑和基本路徑。

女生們越來越多的選擇考研的背後:就業的壓力和自我的救贖深造

結束語:如果把高考比作鯉魚跳龍門,那考研無疑就是化蛇為龍,是人生深造的又一個高端平如。女生們更加偏愛考研,並且在數量、質量和成績上領先於男生,真的意外嗎?這都是被逼出來的呀!男生們在本科階段的競爭力優於女生,是客觀情況,是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對於女生們來說,只能通過考研,讓翅膀變得更硬,羽翼更加豐滿,才能展翅高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