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失败,你是如何选择的

泰戈尔说:“如果你因错过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错过群星。”

上学的时候,我们考试失败,害怕老师批评,有时候成绩不敢给家里人说,害怕家人责备,等后来上班了,因为害怕自己做不好,被老板批评而不敢犯错,也不允许自己犯错。可是谁又不会犯错呢,其实失败并不可怕,害怕的是你沉迷于失败,不思进取,妨碍了你成功的脚步。

在《黑匣子思维》这本书中,作者结合自己的成功经验指出了要以失败为友。

“黑匣子”是俗名,它的真名很普通,叫“飞行数据记录仪”。它是一种将飞机飞行的情况储存下来的仪器, 当飞机发生事故时,人们一定会想方设法找到黑匣子,因为那里记录了飞机事故的原因,有了原因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防止类似事故再一次发生。

所谓“黑匣子思维”就是成长型思维的另一种说法,它是记录和审视失败并从中汲取经验的积极态度。

本书作者是一名英国兵乓球名将——马修.萨伊德,他雄踞英国兵坛榜首近十年,并两次代表英国参加奥运会。他在体育界是一名成功者,但他在做兵乓球运动员时,曾多次遭遇失败,然后不断从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才有了后来的成功。

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失败和勇于承认失败的态度,然而,在大多数时候,我们都会深陷在失败中无法自拔。

失败阻碍了人们进步和创新的步伐,有时候还会损害我们的生活,我们很多时候都在为自己的失败找各种借口,或者把失败归咎于比别人。

不从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就永远无法获得成功,过多的责备只会成为你成功路上的绊脚石。

书中也提到,贝克汉姆6岁开始颠球,到9岁的时候,他的颠球记录是2003次。整个过程用时大约15分钟。2003次颠球,不让足球落地,这简直是天才的表现。

但桑德拉从厨房的窗口看了整整3年,在她眼里,这不是什么天才的奇迹。她见证了这个过程中的无数次失败,见证了儿子所有的挫折与失望,也见证了小贝克汉姆从每一次挫折中学习的。

在完成了2003次颠球的记录后,贝克汉姆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颠球的技巧,于是开始练习新技术。

在职业生涯晚期,他还在寻找进步的方法,还在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想要进步就得不断鞭策自己……要不是那样,我永远也不会成功。”

面对失败,他们没有逃避,没有退缩,而是大方勇敢地接受了自己的失败,更重要的是,他们会进行下一次尝试,这就是“贝克汉姆效应”。

失败并不可怕,它带给你的是另一个成功的机会!

《黑匣子思维》一书传达了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要改变自己对失败的认知,不要把错误当成一件羞耻的事情,而应该把它当成一种学习的机会。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失败和错误,不惧怕失败才能取得进步。

所以,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必须有失败,不是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吗,我们要面对失败,认清失败,并找到失败的原因,一步步走向成功。

面对失败,你是如何选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