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鋒還是爭鋒:恭親王奕訢一生的選擇題

藏鋒還是爭鋒:恭親王奕訢一生的選擇題

恭親王愛新覺羅·奕訢,天資聰穎,頗有才氣,懂滿蒙漢三種語言文字,自幼飽讀儒家經典,詩文騎射在皇子中卓爾不群,精明能幹,留下“鬼子六”的名號。其一生屢現高光時刻,卻因聰明太露,在宦海中跌宕起伏。藏鋒還是爭鋒,他用一生來破解這道艱難的選擇題。

聰明太露錯失皇位

道光皇帝晚年,在哪位皇子立為儲君的問題上,一直在皇四子奕詝和皇六子奕訢之間糾結猶豫。按才幹和清朝傳統,當立奕訢繼承大統,但卻選擇了才智相對較平的奕詝。

為什麼會是這個結果?據傳是奕詝恩師杜受田的主意,讓奕詝不比條陳時政和騎馬武功,而以仁孝取悅父皇。有一年春天,道光帝帶領諸皇子狩獵,奕詝故意一箭不發。“上問之,對曰:‘時方春,鳥獸孳育,不忍傷生以幹天和。’宣宗(道光帝廟號)大悅曰:‘此真帝者之言!’立儲遂密定。”道光末年身體違和,纏綿病榻,將不久於人世。奕詝前來晉見,伏地流涕,痛切異常,“帝大悅,謂皇四子仁孝,儲位遂定。”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皇帝召集重臣,宣佈兩道御筆上諭,一為“立皇四子奕詝為皇太子”,一為“封皇六子奕訢為親王”。

歷史總有一些真相撲朔迷離,帝王的心思也最是難懂。

把奕訢失掉皇位的原因歸結於仁孝輸給了奕詝,恐怕是看輕了道光帝的水準。選擇聰明能幹、鋒芒畢露的奕訢,可能會使大清江山陷入動盪;選擇才智相對平庸、性格平穩的奕詝,可能會讓大清社稷更加綿長。誰又能說,這不是道光皇帝的老謀深算呢?

雖然說歷史不能假設,但假如奕訢不那麼聰明太露,而是老成持重,懂得隱藏自己的鋒芒,也許結局會是另一個模樣,奕訢的人生際遇也會全然不同。從這個意義上說,奕訢所做人生的第一道選擇題,就決定了自己的命運。

藏鋒還是爭鋒:恭親王奕訢一生的選擇題

聰明太露失去寵信

奕詝即位,改元咸豐。為了彌合嫌隙、籠絡兄弟,授奕訢為十五善射大臣。咸豐二年(1852年),將原慶郡王府(乾隆年間大學士和珅府邸)賜給了奕訢,並且給奕訢的海淀別墅“朗潤園”親自題名並賜詩一首,表示極其關切之意。

咸豐三年正月,奕訢奉旨管理中正殿、武英殿事務,九月署理領侍衛內大臣,參與京城巡防事宜,十月奉旨在軍機處行走,打破了清代皇子不得干預政務的祖制。四年二月,管理三庫事務,補授鑲紅旗蒙古都統,四月補授宗人府右宗正,六月調補鑲黃旗漢軍都統,九月升授宗人府宗令、閱兵大臣,調補為正黃旗滿洲都統。五年,總理行營事務,賞穿黃馬褂。

應該說,咸豐皇帝對當年的競爭對手信任有加,恩寵備至,超出了一般帝王的心胸度量。而咸豐五年發生的一件事,卻改變了奕訢的仕途生涯。

是年七月初一,孝靜成皇后(靜太妃)病重,奕訢請求自己的生母晉封為皇太后。奕詝的生母孝全成皇后去世較早,遺命將奕詝給了託孤靜貴妃(靜太妃,奕訢生母)撫育。也就是說,奕訢生母對咸豐皇帝有養育之恩。按理說,這樣的要求並不過分,咸豐皇帝半推半就、含含糊糊也就答應了。奕訢立即傳旨冊封,導致咸豐皇帝大為不滿。二十天後,咸豐皇帝下旨罷免奕訢一切職務,責令回上書房讀書,仍在內廷行走,管理中正殿等處事務,給了恭親王一個下馬威。

風波過去,咸豐皇帝雖然後來陸續授予了奕訢職務,卻對自作聰明、擅自主張、難以駕馭的恭親王徹底失去了信任。

咸豐十一年(1861年)七月,奕詝病死於熱河,遺詔載淳繼位,命載垣、端華、肅順等8人為“贊襄政務王大臣”,卻把奕訢摒除在外。恭親王聰明太露,在藏鋒還是爭鋒的問題上,給出的答案讓他經歷了又一次政治挫折。

當然,咸豐一朝,奕訢的聰明並非全無所獲,一些政見舉措得以實現。尤其咸豐十年擔任議和大臣,主持簽訂了《中英北京條約》和《中法北京條約》,聰明幹練不僅贏得了西方國家好感,而且籠絡了文祥(戶部侍郎)、桂良(文華殿大學士)、寶鋆(總管內務府大臣)一幫大臣,形成了自己的政治集團。

聰明太露仕途更加曲折

咸豐皇帝駕崩不久,奕訢協助慈禧太后發動了辛酉政變(北京政變),將顧命八大臣全部處死,改元“同治”,慈禧、慈安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奕訢被授予了議政王、軍機處領班大臣,並以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王大臣的職務主管王朝外交事務,總攬內政外交。審時度勢、果斷出擊,到達人生高點,奕訢的聰明讓此次爭鋒取得了完勝。

如果奕訢汲取教訓,改弦更張,收一收鋒芒,相信會在這個高位上待的更久。但是,改變一個人的個性最為痛苦,也是最困難的一件事情。

權傾一時的恭親王,治國理政時常一意孤行,不拘小節。一些重要的朝政大事,有時未經奏明兩宮太后就獨斷專行,自作主張,導致權慾薰心的慈禧日漸不滿。

同治四年(1865年)三月,編修蔡壽祺彈劾恭親王攬權納賄,徇私驕盈。慈禧太后要奕訢當面解釋,藉機敲打。奕訢脫口而出“蔡壽祺不是個好東西”,引發慈禧震怒,下令查辦。兩天後就以“目無君上”名義,免去議政王等一切職務。朝中大臣求情,慈禧方才允許在內廷行走,管理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免去了議政王職務。奕訢的聰明能幹遭受沉重打擊。

同治八年,奕訢支持殺掉慈禧太后的親信安德海,慈禧暗自記上一筆。同治十三年,奕訢帶領10位重臣勸諫同治帝不要修治圓明園,引發皇上大怒,當面斥責奕訢“此位讓爾,何如?”奕訢根本沒有弄清楚慈禧的真實意圖,再諫,同治皇帝下令革去親王世襲罔替,改為郡王,仍在軍機大臣上行走。後經兩宮太后干預,賞還了親王世襲罔替。實際是慈安太后從中斡旋,慈禧再一次敲打了恭親王。

光緒七年(1881年)三月,慈安太后去世,奕訢在政治上更為孤立。反反覆覆的浮沉,基本上磨平了奕訢的稜角,挫敗了他的銳氣,終於懂得了適時收藏鋒芒,遇到大事不提出應對策略,但為時已晚。

中法戰爭,是戰是和,奕訢為首的軍機處拿不定主意,軍隊節節敗退。光緒十年三月,慈禧太后藉口奕訢“委靡因循”,免去他一切職務,武英殿大學士寶鋆、吏部尚書李鴻藻、兵部尚書景廉等全部被逐出軍機處和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奕訢政治集團全軍覆沒。

光緒二十年,沉寂多年以後,奕訢被起用為總理衙門大臣,總理海軍,會辦軍務,內廷行走,但內憂外患的歷史條件下幾乎毫無作為。二十四年一病不起,四月初十辭逝,終年66歲,在鬱悶中走完了一生。

藏鋒還是爭鋒:恭親王奕訢一生的選擇題

身後淒涼得失難以評說

恭親王墓址,規制宏大,佔地千畝。石獅、石坊、華表、神橋、石碑、碑樓、享殿、寶頂等一應俱全,也算是極盡哀榮。1932年墓地被土匪所盜,後來陽宅也被拆掉變賣,墓址地面建築物蕩然無存。1958年修建十三陵水庫,恭親王墓地石料全被拉走修建水庫,一對石獅子運到水庫紀念碑公園。吊車吊不動,原址留下了精美絕倫的三門四柱三樓的石牌坊,是這位曾經權傾一時的恭親王留給世人的物質記憶。

作為咸豐、同治、光緒三朝的名王重臣,奕訢主張學習外國科技加強中國軍事實力,主張保持與歐美大國的和平,支持開辦中國早期的近代軍事工業,成為洋務運動的中樞首腦。任職中樞期間,清政府先後平定了太平天國運動、捻軍以及西部各省的回民叛亂。開辦同文館,倡議設置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為促進教育進步和新式外交也做出了貢獻。

一生命運坎坷,撇開歷史因素,就其個人發展來說,成也聰明、敗也聰明。曾國藩一句“恭親王舉止輕浮,聰明太露,多謀多斷”,可謂道盡其一生宦海沉浮的真機。

左宗棠有聯“能受天磨真鐵漢,不遭人嫉是庸才”,豈不知“用舍行藏真道理,常遭人嫉是蠢才”。《論語·述而》雲:“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很多人聰明一世、才華橫溢,終究不得一展抱負,實現人生價值,卻把原因歸於運氣和機遇,從而慨嘆人生無常。天生稟賦如何運用,是大智若愚隱藏鋒芒,還是恃才傲物與人爭鋒,恭親王所做的選擇題,難道不值得聰明的能人用心思考麼?

藏鋒還是爭鋒:恭親王奕訢一生的選擇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